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三贴近"是求真求实提高新闻媒介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新闻事实的失实问题,从新闻业正式产生的那天就一直困扰着新闻界,是新闻报道中的"老大难"问题.新闻失实原因复杂,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分析新闻失实的构成,除了蓄意为之外,主要是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没有牢牢树立起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意识,没有紧绷防止新闻失实这根弦,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严谨.  相似文献   

2.
新闻失实能“杜绝”吗?在深入讨论这个问题时,我认为应当弄清楚下面两个问题:一是新闻能不能失实,二是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否包含事实的真实这一层含义。在此,我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并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杜绝”的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真实,也就没有新闻,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十分看重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3.
自新闻诞生之日起,新闻史上就没断了虚假新闻的踪影.(本文中的虚假新闻包含两个概念: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虚假新闻”和部分失实的“失实报道”.)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新闻出版总署就不断发出文件,明令各新闻单位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杜绝虚假新闻;1999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正式对虚假、失实报道提出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新闻必须真实,但失实报道却可谓与生俱来.面对失实报道,监督和监管都是必须的.不过对于业务性失实而言,倘若不能基于全面而辩证的思想方法,既指明其危害性,又认识到其必然性,从而给予适度的包容和宽容,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新闻生产的活力,也不利于当下网络时代的新闻繁荣.基于马克思关于“报刊有机运动”理论,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发具有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5,(19):67-68
<正>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为什么现代报刊最早出现于欧洲?学界曾经长期有所讨论,有"阶级斗争需要说"、"社会需要说"等。前者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王权联合资产阶级(平民)与割据的地方诸侯进行斗争,这很难说是哪个阶级与哪个阶级的斗争,而是同一个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而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主要代表——王权的斗争,发生在现代报刊出现  相似文献   

6.
书讯     
《新闻失实论》《新闻失实论》(作者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已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列举了新闻失实的种种表现,还阐述了社会环境、新闻体制、新闻观点、思维方法、采写方法以及新闻事实本身的复杂性对新闻失实的影响,探讨了个人、新闻单位、社会共同防治新闻失实的方法和措施。 (斯通)《广东革命报刊史料》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编纂的《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第一辑,即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20年广东共产主义小组成立,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广东省在民主革命时期共出版革命进步报刊四百余种,许多同志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为了系  相似文献   

7.
书讯     
《新闻失实论》《新闻失实论》(作者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已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列举了新闻失实的种种表现,还阐述了社会环境、新闻体制、新闻观点、思维方法、采写方法以及新闻事实本身的复杂性对新闻失实的影响,探讨了个人、新闻单位、社会共同防治新闻失实的方法和措施。(斯通)《广东革命报刊史料》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编纂的《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第一辑,即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20年广东共产主义小组成立,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广东省在民主革命时期共出版革命进步报刊四百余种,许多同志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为了系  相似文献   

8.
政党报刊的蜂起与堕落成为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民国成立以前的政党报刊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压迫、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民国初年政党报刊的性质和作用却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也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理解和认识民初政党报刊的特点、性质和作用及其成因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这对正确评价民初政党报刊在新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钱晓文 《当代传播》2012,(3):111-114
本文主要从传播学角度探讨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新闻宣传模式的特征及影响。政党报刊以党派利益为目的,以舆论宣传功能定位,兼顾报刊其他功能,存在双刃剑效应。政党报刊以政论为重心,开创以传播者为中心的"言论+新闻"宣传模式,其弊端就是为了宣传而制造虚假新闻等。这些经验、教训以及其中的规律对于做好今天的党报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这是有点新闻知识的人都知道的.但是,恰恰是懂得新闻真实性重要的人,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写出一些隐形失实的新闻来.就新闻媒介而言,某些报刊、电台、电视台也不时出现一些隐形失实的新闻,影响新闻媒介的声誉.因此,剖析隐形失实新闻的种种形式,引起作者和新闻媒介的重视,是极其重要的.所谓隐形失实新闻是相对明显失实的新闻而言的.时间错,地址错,数据错,人物张冠李戴等属明显失实.明显失实,容易被识破.隐形失实,则是指那些看似真实,实则失实的新闻.这里试举出三类:一、乱套新闻角度造成的隐形失实新闻.对于新闻角度,各家说法不一.我个人的体会是:所谓新闻角度,就是新闻事实和大政策的接轨.或者,从新闻事实中折射出来的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正确性.一个新闻事实,不同时期,甚至同一时期可套上不  相似文献   

11.
当书架上新闻学研究的书不断增加时,人们却产生了一种遗憾和忧虑:研究新闻业务的书尽管出了不少,但大多大同小异,从立意到叙述方法几乎同出一辙,大有“一碗豆腐,豆腐一碗”之感。正当此际,就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的研究生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却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件实事——殚精竭虑地写出了《新闻失实论》。对新闻失实这一新闻界的“顽症”,人们用各种方法加以“医治”的研究性文章已篇幅浩繁,但《新闻失实论》却是第一本系统性的专著。翻开这  相似文献   

12.
鸦片片战争前后,随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活动的开展,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逐渐传人中国.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成为重视近代报刊的第一人,他与魏源致力于译报活动,为国人自办报刊的创办打下了基础.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纸,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办的<昭文新报>,成为国人国内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自办传媒的真正产生,有其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朱学诗、许万全两位老新闻工作者编著了《守护生命线——新闻失实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一书,邀请我作序。因为"新闻失实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是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资助的研究课题,我理所当然应该写几句话。这是一个应该重视的课题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根本问题。离开了真实性,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新闻失实又是从新闻事业诞生起就如影随形相伴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威廉·伍德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英文报刊《广州纪录报》的创办者和首任编辑,也是美国在华第一份报刊《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的创办者.通过介绍威廉·伍德创办《广州纪录报》及《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的过程,论证了威廉·伍德是中国英文新闻报刊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陈瑜伟 《今传媒》2007,(9):56-57
经济和物质活动的高度活跃和繁荣,使新闻在五彩缤纷中真相和假象、鲜花和陷阱并存.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事件、广州某报"伟哥之父心脏病发"失实报道等虚假新闻的不断出现,使规避报道陷阱,防范新闻造假失实,确保节目安全播出,成为摆在新闻从业者桌面上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王中同志1963年旧作,现按二十年前原文发表,供研究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纸参考.前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它革命时期曾在国内外办了大最的报刊,在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17.
媒介的商品属性与“商业化”误区卢惠民当30多年前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教授提出报纸是商品,政党报纸具有“两重性”(即既是政党的宣传工具,又是流通于社会的出版物)这个命题时,曾经被指责为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新闻观点;而今天,中国的新闻学术界几乎都认...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姓“社”。在新闻改革中,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资产阶级新闻理论,而改变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变姓“社”为姓“资”。近几年,新闻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新闻系在本学期开设了“新闻学专题讲座”课程,作为反右派斗争、整风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徹底肃清右派分子王中的反动新闻理论对该系师生的影响,破资产阶级新闻观点,立无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新闻专题”第一讲“新闻战线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已于10月19日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同志就这一题目作了报告。石西民同志在报告中着重分析了我们和新闻界右派分子的主要分歧表现在三方面:(一)对报纸本身的看法——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还是所谓“社会需要的产物”?(二)报纸要不要党的领导?(三)我国有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些新闻刊物上有文章或资料提到: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邵飘萍1918年在北京创办的新闻编辑社.而据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载,已知的最早的国人办的通讯社,是1904年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见1934年《广州年鉴》).这个通讯社比新闻编辑社时间上要早十四年.其实,在邵飘萍创办新闻编辑社前八、九年中,我国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已先后创立不下二十家.如1909年李盛铎、王侃叔等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1912年1月创办于广州的公民通讯社,同年九月于上海创办的民国第一通讯社,同年11月于广州创办的展民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