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储诚炜  仵希亮 《文教资料》2012,(10):111-112
近代中国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各种平民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平民教育流派纷纷兴起,直接促进了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人民教育观是中国近代平民社会地位和教育现状的折射。从近代中国社会平民在政治经济中和文化教育中的地位,中国近现代政府对平民教育的倡导及对平民教育团体的支持,苏区、边区和解放区人民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教育现状诸方面,可以全面了解毛泽东人民教育观形成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向世界推介平民教育,将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本土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平民教育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世界事业。他不仅向外传播了平民教育,更重要的是使平民教育走进了世界。平民教育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合作的历程为’当今促进中国与国际教育组织的对话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平民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家的理想和为之献身的事业。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却涌现出一批献身于平民教育的志士。陶行知、晏阳初、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平民教育的关系涉及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史以及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众多领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晏阳初称毛泽东曾参加他在长沙组织的平民教育运动只能是孤证,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是早期毛泽东与平民教育运动确实有关.首先,毛泽东在他的早期文稿中大量使用与"民众"、"小民"意思相同的"平民"一词,甚至还有"平民主义"的说法;其次,毛泽东认为平民需要教育;第三,毛泽东亲身从事过平民教育.与面向农村、扎根农村的晏阳初不同,毛泽东早年搞的平民教育重点在城市、在工人群体,因为毛泽东考虑的重心是要开展工人运动,必先提高工人觉悟,因此工人夜学等平民教育形式就有大加运用的必要.与晏阳初等纯粹的平民教育家更不相同的是,即使在早期,毛泽东的视野也比较开阔,他不是就教育论教育,而是将教育放到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来总体评估其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14日上午,全国两会温总理记者招待会再度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去年,也是3月14日,也是记者招待会,温总理在谈到经济问题时,深情地提到“穷人经济学”,认为懂得了穷人经济学就懂得了许多经济学原理。今年,温总理说:“我特别要强调下平民教育问题……我们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教育。”2004年本刊第9期摘发了《晏阳初:与爱因斯坦齐名的中国基督徒》一文,本期特约近代教育史研究者撰文再度对平民教育与晏阳初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1891--1946)是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以提倡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生活教育等主张而为世人所推崇。他的言行思想,在二十一世纪仍有重大的启蒙和现实意义,因为中国改革开放虽然普遍提高了人民的经济生活,但教育普及才是提升人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如果广大地区的农村教育不能有效地得到改善和推广,社会经济将会受到桎梏而无法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8.
方明 《农村教育》2007,(9):35-36
“平民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家的理想和为之献身的事业。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却涌现出一批献身于平民教育的志士。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还有黄炎培、张伯苓等教育家,他们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立志教育救国,  相似文献   

9.
近代平民教育思潮的当代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40年代的平民教育思潮在中国农村掀起的波澜是非常壮观的,它代表的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对农村发展一种深刻的认识,代表一种知识分子的良知,这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重温近代这股勃然而发的平民教育思潮,汲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陈华 《教师博览》2014,(10):53-54
中国近代社会需要具有独立人格和做事能力的青年。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都愿意聚集在教育的天空下为培养这样的青年贡献力量。公民教育、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人格教育、平民教育、世界观教育,等等,近代中国的教育界由此而思潮鼎沸。蔡元培和经亨颐、黄炎培、郭秉文等人正是这些思潮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1.
International schools are commonly depicted in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and popular press as offering elite educational credentials to an elite, oftentimes international, student body. In this paper, I draw on a case study of a Cana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to argue that a new form of international school is emerging in China – one that offers a haven for domestic students from certain competitive and discriminatory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 Fieldwork was conducted at a Canadian curriculum high school for Chinese citizens in Beijing. Most students at the school were internal migrants or children of China’s ‘new rich’ entrepreneurial class; that is, their families had economic resources but occupied precarious social posi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offers a pathway to obtain baseline academic credentials in the absence of other opportunities for progress in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 Together with evidence of dramatic growth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and tracks in China, this case study suggest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me that departs from a pictur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 ‘elite’ in terms of student body, academic environment, and expected educational trajectories of graduates. The paper also develops our understanding of clas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最大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社区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要面向全体民众;要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要满足社区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在中国 2 0世纪上半叶影响广泛 ,他的“社会即学校”、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的社区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教育服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的思想对当今开展乡镇社区教育仍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晏阳初是极负盛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一切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都起源于哲学思想的萌动,而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的活力正是基于其超拔的教育哲学思想。文章探讨了晏阳初超拔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中的自由教育哲学思想、博爱教育哲学思想和民本教育哲学思想,以及其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5.
西方教育哲学中的两大传统——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认知理性价值教育传统和以伊索克拉底为代表的修辞教育传统——的分离,造成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对于我国近代以来的教育有着不少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山西大学堂对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一起开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先河。山西大学堂以其一校两制、以新化旧的独特办学模式,取法英国的教学风格和开内省举办大学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为使民办教育早日振兴,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促使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总体系中的地位,尽早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此,要制定并实施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民办教育的优惠政策,民办学校要坚持创新,突出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教育质量、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闻待 《中学教育》2011,(4):36-43
文章回顾了西方发达国家中等教育400年相对充分的发育历史。中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走向多样化的历史,也是一个教育公平内涵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提炼出中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三个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日本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从自身国情出发的、同民族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包括了职前与职后的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系统内的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与教育系统外的职业训练 ,各级政府、民间和企业创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训练设施。他们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 ,应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 ,办学层次多样化 ;应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规划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机构 ;应加快建设与职业教育大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应严格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推动我国完整的职业培训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阳明学派的道德教育理念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东传日本之后,对日本古代,乃至近代道德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较中日阳明学派道德教育理念的异同,有利于增加中日之间的文化认同,有利于增加对原发型文化与移植型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