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文本提供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巧妙设疑,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进而诱导学生积极地思索和探究。这种师生间的一引一探,所依托的前提是巧妙的提问,这种提问应有较强的情境性、开放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巧妙设疑,诱导想象”,有助于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和表达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巧妙设疑诱导“入境”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教师创设的情境极大地诱发了儿童的想象。巧妙设疑,诱导想象,可跨越时空,缩短距离,将文本“还原”到…  相似文献   

2.
假想设疑,即无中生有,虚中生实,根据虚设的文本信息,虚拟的现场情境进行设疑,诱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索和探究。这种提问有较强的开放性、情境性、创生性和挑战性,有助于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和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假想“入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假想设疑,可跨越时空,浓缩距离,将课文“还原”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置身其中,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物的心理体验,融入课文描绘的美妙境界。如教学《特殊的葬礼》,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后,他们对赛特凯达斯瀑布的消失产生无限感慨时,教师相机设…  相似文献   

3.
情境式提问是通过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情色彩,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像活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的一种提问方式。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把学生带入形象化的课文情境,启发学生在认知与情感两方面得到发展,这是情境式提问的功能优势。而如何充分发挥情境提问的功能,关键是在提问中艺术地处理教材信息。笔者试按语表情境中教材信息的不同把情境式提问分成四类:1.激疑问难式“学贵有疑”,“知疑而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激疑问难,激起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有利促进思维。当然,所激之疑,所问之难,都要适度。如…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实际中,那种随心所欲、毫无计划的设疑提问,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最强烈、最持久的兴趣,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设疑提问必须要有启发性,要达到四个基本要求。1.提问要有目的性。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疑,搞形式、图热闹。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也不是只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这种只图形式的提问,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在…  相似文献   

5.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置疑,适时启发、引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一、巧妙设疑、置疑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习的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一个直接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疑、置疑,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书刊、报纸、电视,知道点生物学知识,但不深刻,并非直…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要精心设计,选好问点;贴近生活,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探索求知;设疑讨论,启迪思维;加强引导,中肯点评,让学生在提问时激发兴趣,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使有效提问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手段、实现三维目标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教学质量是整个教育质量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 ,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可采取如下措施。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兴趣是一种动力 ,具有不可低估的潜能 ,创设情境就是设置矛盾情境 ,为学生创设“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积极有效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条件和环境。当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时 ,就会主动学习和探索 ,并表现出较强的注意力 ,而且逻辑严谨 ,想像丰富 ,见解深刻。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设疑、提问、启发、诱导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归纳为 :(1)以学…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抓住课文的重点,通过教师设疑的方式来达到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突破“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大力鼓励诱导学生质疑,变教师“自我设疑”为学生“主动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使小学生学会提问、培养质疑能力呢?本文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巧妙设疑。培养思想.激发兴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一句风趣的话都足以让学生把学数学的枯燥抛于脑后.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课堂中能巧妙地设疑、显疑、激疑、释疑,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一、复习旧知──设疑“设疑”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习动机。教师有意识将“疑”设在新;日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例题能顺利地进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如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一课时,课始就问:“老师这里有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棒,如果要围成一个长方形,你该挑哪些小棒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又问:“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老师抓住旧知,找出例题的生长点,为例题的教学铺路架桥。二、尝试练习──显疑教师要充分…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那么,语文教师该怎样用“设疑引思”来引领语文课堂走向高效呢?本文将从设疑引思的层次性、趣味性、启发性三个方面来阐述应如何运用巧妙设疑来引领语文课堂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2.
“问题情境”式教学是常常被历史教师所采用的主要课堂教学方法之一。设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首要环节。“疑”设得好课就成功了一半。作为教师,应学会巧妙设疑,以便利用问题有效引导并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问题情境”就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4.
学则须疑,疑能引思。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激疑、质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通过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晓花 《教师》2013,(16):29-29
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努力开发并巧妙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挖掘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呢?1.创设情境,设疑置问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学科教学内容设疑置问,触发学生学习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的开始可以采用提问、设疑的方式。我在执教《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是以谈话  相似文献   

16.
张小娇 《师道》2014,(5):25-26
悬念设疑在课堂教学中,“悬念设疑”又称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无法预知结果但迫切希望知道结果的情形下,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柴力军启发诱导原则是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成功地运用这一教学原则的关键往往在于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精心设计的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一种充分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即教师有目的的设疑,以引起学生积极定向的思考.提问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方面有特殊作用,它是教师的“常规武器”。敦学中的启发式在于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恰当、巧妙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9.
王德勋 《中学教育》2002,(11):27-30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展性思维 ,也是人的思维活动中最为突出、最为宝贵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通过设疑问难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有位教育家说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即是说 ,借提问来启迪学生 ,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认识 ,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所以 ,提问法是启发学生自己产生知识的“产婆术”。一、抓住“难点”提问 ,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启发思考 ,调动…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是语文课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而促进师生有效互动,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与课堂提问有很大关系。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设疑布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实际,巧妙运用“设疑布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