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仔猪60头,按完全区组设计分为3个处理,处理1饲喂添加0.10%刺五加提取物日粮,处理2饲喂添加0.02%硫酸粘杆菌素日粮,处理3饲喂基础日粮. 分别于添加后第7、14和28 d每个处理随机取5头试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采血后的试猪经麻醉处死,取回肠末端食糜测定其中的氨基酸含量. 结果表明,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刺五加提取物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回肠食糜中氨基酸的含量. 提示刺五加提取物可促进断奶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增加小肠对氨基酸的吸收,有助于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将48头育肥猪(杜×长×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三个重复,在同一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半乳甘露寡糖(GMOS)和50mg/Kg 金霉素(CTC),进行了46天的对比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从两个处理的每个重复分别选择一头阉公猪屠宰,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基础日粮添加0.1% GMOS与添加50mg/Kg CTC相比较,平均日增重提高10.2%(P<0.05),平均日采食量降低25.2%(P<0.01),料肉比下降13.2%(P<0.01);2)屠宰性能:基础日粮添加 0.1%的GMOS与添加50mg/Kg的CTC相比较,背膘厚下降了15.6%,皮厚下降了11.5%,瘦肉率提高了2.94%,但经统计分析,差异均不显著(P>0.05);3)血清生化指标:与添加50mg/Kg的CTC相比,基础日粮添加0.1%的GMOS可使育肥猪血清中的血糖水平升高120%(P<0.05),胆固醇水平下降3.86% (P>0.05),甘油三脂水平下降42.6% (P>0.05);4)猪肉品质:与添加50mg/Kg的金霉素相比,基础日粮添加0.1%的GMOS可显著降低肉中吲哚的含量(P<0.05),对其它肉质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添加0.25%林肯霉素及0.1%、0.2%和0.3%的半乳甘露寡糖(GMOS)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肠微生物DNA电泳条带的数量明显多于回肠中的数量;断奶后0 d的回肠条带数量多于断奶后14 d的数量,但两者间结肠微生物种类差异不大.唾液乳酸杆菌、瘤胃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仔猪回肠共有菌;而金色葡萄球菌、唾液乳酸杆菌、瘤胃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结肠的共有菌.由相似性分析可见,各日粮处理间电泳带谱之间相似性较低,除了对照组和0.2%GMOS组断奶仔猪回肠微生物各带谱间存在80%的相似性外,其他各组的回肠微生物各谱带间的相似性大部分在20%~50%之间.这表明饲喂不同日粮的断奶仔猪,其肠道相同微生物种群数量相同者较少,各自特有的微生物种群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大米糖浆取代乳糖后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液生化及激素指标的影响。方法是采用7d断奶的二元杂交仔猪(长白×大白)32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16头,每组设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日粮成分除乳糖水平外(对照组和处理组分别为43.5%和0%),其他成分均一致。试验期14d,分别于试验第7天和第14天每组随机抽取5头,颈静脉采血制备血清。结果表明,14d处理组的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21d对照组与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44)。14d和21d对照组血清总蛋白、总甘油三酯、尿素氮及胰岛素与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4d对照组与处理组间血清胃泌素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21d对照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14d对照组T3水平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21d T3水平对照组与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4d对照组血清T4水平比处理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21d对照组血清T4水平极显著高于处理组(p<0.01)。综合分析认为,乳糖具有促进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吸收胆固醇的作用,但对早期断奶仔猪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没有影响,此外胃可能不是早期断奶仔猪消化乳糖的主要部位,低乳糖水平及大米糖浆具有降低胃PH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复方中药健胃促长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其消化机能的影响,选择120只14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4组为试验组,从15日龄起,分别在基础日粮添加0.5%、1%、2%复合健胃促长剂,连续饲喂3周,测定各组肉仔鸡每周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在25~27日龄、39~41日龄连续收集试验鸡排泄物,测定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便氮磷排泄量;分别于28日龄和42日龄取十二指肠食糜测定消化酶活性。结果 3组、4组肉仔鸡试验第1、2、3、4周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肉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3组、4组肉仔鸡饲料粗蛋白质、钙、磷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粪便中氮、磷含量及日排泄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组、4组肉仔鸡28、42日龄十二指肠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复方中药健胃促长剂可显著促进肉仔鸡生长性能和改善消化机能。  相似文献   

6.
饲用酶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既能改善饲料利用率和提高仔猪生产性能,且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饲用酶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在仔猪饲料中如何选择饲用酶制剂。列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饲用酶制剂应用于仔猪日粮的实验研究与成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饲用酶制剂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以真可消化磷(TdP)为指标,配制了5种生长猪试验日粮,并使其总钙与TdP的比例为2:1。通过对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等的评定,对TdP需要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了:(1)生长猪平均日增重(ADG)随日粮TdP变化的多元方程;(2)拟合出了料肉比(F/G)随日粮TdP含量变化的多元方程;(3)根据血清无机磷浓度与日粮TdP含量的关系,也拟合出了多元方程;(4)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随着日粮TdP含量的升高呈下降趋势。(5)血清钙浓度基本不受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的影响。血清钙浓度随日粮钙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血清无机磷随日粮TdP含量变化的趋势相似,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由此,本研究推荐生长猪真可消化磷的需要量为0.34%,总钙的需要量为0.68%。  相似文献   

8.
以体重相近的三元杂交仔猪为动物模型, 考察仔猪(分为3个处理组)采食由不同比例的支链淀粉(AMP)与直链淀粉(AMO)组成的日粮后日粮中氨基酸(AA)的表观回肠末端(AID)和表观粪便(AFD)消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日粮中AMP和AMO的比例显著影响仔猪对AA的消化吸收,提高日粮中AMP的含量有助于提高日粮AA的AID值,从而提高仔猪对日粮AA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二氢吡啶以三个不同水平(0、50、100mg/kg)添加饲喂雄性尼罗罗非鱼33d,探讨二氢吡啶的适宜添加水平及其对血清T3、T4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二氢吡啶(50、100ng/kg)可使日增重分别提高11.9%(p=0.063)、6.8%,体重特定生长率提高12.6%(p<0.05)、8.7%,饵料系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9.0%、6.9%,但对试验鱼平均存活率及背侧肌组成无影响;试验末,50mg/kg组血清T3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2.449±1.119,1.757±0.555 p<0.01),T4均处于不可测水平.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不同蛋氨酸水平对山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46~48周龄,健康无病、体型、体重基本一致的产蛋高峰期山鸡200只,随机均分为5组,1个对照组(Ⅴ组),4个试验组(Ⅰ、Ⅱ、Ⅲ、Ⅳ组),对照组蛋氨酸水平为0.22%,每组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山鸡。每组基础日粮相同,蛋氨酸水平为0.22%,各组蛋氨酸添加量分别为0、0.05%、0.10%、0.15%、0.20%(每组添加量递增0.05%),试验期2个月。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宜蛋氨酸水平不仅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和理想的产蛋峰值,显著地提高产蛋量和蛋重,而且还能提高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山鸡产蛋高峰期日粮蛋氨酸水平为0.37%。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女性教师递增负荷前后血清心肌酶的差异,进而评估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女性教师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心脏风险。方法:对受试者进行体力活动问卷调查,从中筛选87名健康女性教师进行递增负荷试验,测试运动测试前后的心肌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运动前安静状态下,体力活动不足组心肌酶各指标值均低于中、高水平体力活动组,其中体力活动不足组CK-MB显著的低于中等组(P0.05)并且非常显著的低于高等组(P0.01)。2)运动测试后,体力活动高水平组CK值显著的高于体力活动不足组(P0.05),除AST以外,其余心肌酶水平随着体力活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其中体力活动不足组AST值超过正常值范围,提示心肌组织出现了一定的损伤。3)除中等和高水平体力活动组的CK-MB运动后比运动前有所下降外,其余各组指标运动后都有所升高,特别是三组的CK、AST都非常显著的升高(P0.01),从运动前后差值比较分析来看,不足组的CK、AST增加值显著的高于中等组和高等组(P0.05)。结论:1.体力活动不足的高校女性教师安静状态下的心肌酶水平较低。2.递增负荷运动会引起高校女性教师心肌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运动后血清心肌酶水平有所升高,而且体力活动不足女性的损伤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心肌酶指标中的CK和AST。  相似文献   

12.
利用UAS/hand-gal4系统构建果蝇心脏Nmnat基因特异性过表达,研究心脏Nmnat基因过表达联合耐力运动对高脂膳食诱发脂毒性心肌症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雄性w^1118和NmnatUAS系果蝇分别与雌性hand-Gal4杂交,收集F1代心脏Nmnat正常表达(hand>w^1118)和过表达(hand>Nmnat)处女蝇,饲养至15 d后开始进行耐力运动(E)和高脂膳食(HFD),并分为hand>w^1118、hand>w^1118+E、hand>w^1118+HFD、hand>w^1118+HFD+E、hand>Nmnat、hand>Nmnat+E、hand>Nmnat+HFD、hand>Nmnat+HFD+E共8组,每组410只。ELISA检测心脏TAG、NAD+、SIR2蛋白去乙酰化、SOD活力和MDA水平,qRT-PCR检测心脏相关基因mRNA表达,M-mode检测心脏功能情况。结果:hand>w^1118+HFD+E果蝇心脏的Nmnat、dFoxo、bmm表达、NAD+水平、SIR2去乙酰化、SOD活力、缩短分数高于hand>w^1118+HFD(P<0.05或P<0.01),且d FAS和Col4al表达、TAG和MDA水平、心率和纤维性振颤低于hand>w^1118+HFD(P<0.05或P<0.01);hand>Nmnat果蝇心脏各指标与hand>Nmnat+HFD相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hand>Nmnat+HFD+E果蝇心脏的Nmnat、dFoxo、bmm表达、心脏NAD+水平、SIR2去乙酰化、SOD活力、心脏缩短分数高于hand>Nmnat+HFD(P<0.05或P<0.01),且dFAS和Col4al表达\TAG和MDA水平、心率和纤维性振颤低于hand>Nmnat+HFD(P<0.05或P<0.01)。结论:心脏Nmnat过表达和耐力运动均能抵抗果蝇高脂膳食诱发的心脏脂质过度堆积、氧化损伤、减弱心脏收缩能力和增加纤维性振颤,其分子机制与心脏Nmnat/NAD+/SIR2/dFoxo通路活性增强有关。心脏Nmnat基因过表达联合耐力运动能更好地降低脂毒性心肌症的发生概率,其机制与二者联合对心脏Nmnat/NAD+/SIR2/dFoxo通路活性上调的叠加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毛蕊花苷和马蒂苷对递增大强度运动大鼠骨骼肌细胞内线粒体钙含量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单纯运动组,运动+毛蕊花苷组和运动+马蒂苷组。每组10只。观察毛蕊花苷和马蒂苷对运动大鼠体重等一般情况、跑台力竭时间和线粒体钙含量、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实验第三周末运动+毛蕊花苷组和运动+马蒂苷组疲劳相关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加,体重增加。运动+毛蕊花苷组和运动+马蒂苷组大鼠跑台力竭时间显著长于单纯运动组,P<0.01,P<0.05。运动+毛蕊花苷组大鼠跑台力竭时间长于运动+马蒂苷组,P<0.05。单纯运动组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钙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运动+毛蕊花苷组和运动+马蒂苷组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钙含量显著低于单纯运动组,均P<0.01;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单纯运动组,P<0.01,P<0.05。运动+毛蕊花苷组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钙含量低于运动+马蒂苷组,P<0.01;而肌浆网Ca2+-ATP酶活性明显高于运动+马蒂苷组,P<0.05。结论:毛蕊花苷和马蒂苷可能通过提高递增大强度运动大鼠骨骼肌细胞肌浆网Ca2+-ATP酶活性,促进细胞内Ca2+转运,从而表现出较明显的抗运动性疲劳和提高大鼠运动能力作用。且毛蕊花苷的作用强于马蒂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累积运动与持续运动对肥胖大鼠糖脂代谢和MCP-1的影响。方法:普通体重大鼠为对照组(C,n=6),肥胖大鼠分为:安静组(S,n=8)、持续运动组(E,n=8)、中强度累积运动组(MAE,n=8)、高强度累积运动组(HAE,n=8)。运动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0?,5d/W)。E组跑速20m/min~25m/min,60min/次,1次/d。MAE组跑速与E组相同,12min/次,5次/d,间歇60min;HAE组跑速40m/min~42m/min,6min/次,5次/d,间歇60min。8周后,测内脏脂肪湿重,行糖耐量实验,ELISA法测血清胰岛素、FFA和MCP-1。结果:(1)运动组的内脏脂肪体重比低于C组和S组(P<0.05)。(2)HAE组灌胃后120min的血糖值低于S组和E组(P<0.05)。(3)运动组的ISI高于C组(P<0.01);运动组的胰岛素和HOMA-IR低于S组而ISI较高(P<0.01);HAE组的胰岛素和HOMA-IR低于E组与MAE组而ISI均较高(P<0.05)。(4)运动组的FFA和MCP-1较C组与S组下降(P<0.05);累积运动组的MCP-1低于E组(P<0.05)。结论:累积运动和持续运动均可减少肥胖大鼠内脏脂肪,改善其糖脂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纠正慢性炎性状态。持续运动降低内脏脂肪和FFA的效果更好;而累积运动改善血糖调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机体慢性炎性状态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充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力竭游泳后肝脏抗氧化、抗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灌服灵芝孢子粉小鼠力竭游泳实验模型,测定小鼠血清测谷丙转氨酶(CPT)、肌酸激酶(CK)活性,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活性、丙二醛含量(MDA)含量。结果:小鼠力竭运动后,三个给药小鼠血清CTP、CK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肝脏SOD、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与中剂量组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低剂量组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1或P〈0.05),与高剂量组差异显著或无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5)。结论:补充灵芝孢子粉可以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脏细胞的损伤,另外补充灵芝孢子粉600mg/kg·d对小鼠抗氧化损伤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核能补剂对大强度训练大鼠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大强度训练模型,观察补充核能补剂对长期大强度训练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大鼠补充核能补剂,能明显提高其长时间大强度训练后的体重和血色素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能明显降低其大强度训练后血清中LDH、CK的活性和BUN的浓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运动性疲劳对SD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与糖元含量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健体I号对运动性疲劳的预防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大鼠进行3周每天4 h的游泳训练,实验组游泳前30 min予16.8 g/kg/d剂量健体I号水煎液,模型组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于3周后取样测定血清肌酸激酶、血糖、肝糖原、肌糖原及取肝肾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观察运动性疲劳大鼠血清CK、肌糖元、肝糖元的变化及中药复方健体I号水煎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含量明显偏高(P0.05),糖元含量(P0.01)偏低,实验组能明显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含量(P0.01),提高糖元含量(P0.01),肝组织细胞水样变性明显减轻。结论:健体I号具有抗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步走干预,探讨健步走的降血压效应,并从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角度对健步走降血压的机制进行研究,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干预处方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46名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性16名,女性30名),分成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抽签分组),其中对运动干预组进行6个月的健步走干预,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在运动干预前、3个月后以及6个月后对患者的血压以及NO含量、eNOS活性进行检测,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在运动干预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干预中期(3个月)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变化(P>0.05),但6个月后显著下降(P<0.05),但舒张压无显著性变化(P>0.05),对照组各个阶段血压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2)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NO浓度、NOS活性在运动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组干预中期NO浓度、NOS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6个月著升高(P<0.05),对照组各个阶段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3)运动组收缩压变化与NO、NOS均成显著性负相关(P<0.05),运动组舒张压变化与NO、NOS成负相关(P>0.05)。结论:6个月的健步走运动能显著改善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NO浓度、NOS活性,NO生成增加与收缩压的变化具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引起收缩压的变化的重要机制,但6个月的健步走运动对患者舒张压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及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高糖高脂膳食建模成功的48只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安静组、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每组12只。每天进行1h跑速为25m/min的跑台运动,间歇低氧暴露为4h/d(14.5%O2),7d/w。干预4周末测量各组大鼠体成分及血清TG、TC、HDL-C、LDL-C浓度。结果:与常氧安静组比较,间歇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体重、肾周脂肪及附睾脂肪重量均出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下降(P0.05,P0.01),并以间歇低氧运动组下降最多,而股四头肌及腓肠肌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脂代谢指标TG、TC和LDL-C均出现显著或极显著性低于常氧安静组(P0.05,P0.01),而HDL-C则极显著性高于常氧安静组(P0.01),且以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的效果最佳。结论:间歇低氧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和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