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红楼梦》两英译本看归化异化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时对文化信息的处理一般采取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和主要以目的与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分析霍克斯和杨宪益两位翻译大师在传递不同背景文化信息方面所采取的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指出两者之间是相互对立又是动态统一的关系。通过对归化异化"度"的分析,指出好的译文应当是归化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异化与归化的讨论是在文学翻译当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归化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异化则主张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译者为马爱农、马爱新姐妹的中文译本为研究材料,探讨异化与归化的翻译方法在文学翻译中的使用,分析该译本的翻译特点。文章表明在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异化和归化除了排斥性和对立性之外,更有兼容性和并存性的一面,不存在绝对的异化和绝对的归化,它们在翻译过程中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从韦努蒂所提出的“异化”和”归化”翻译法中,可以对应地引出翻译中一般对文化因素处理的两种方法,即主要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异化)的翻译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归化)的翻译。尽管两种方法都有其存在价值,但归化翻译扭曲了被翻译文化的文化身份,而异化翻译法对于保存文化“异质因素”尤为重要,且有利于彰显多元文化,从而确立翻译中的文化认同。因此,在对中国文化中令人瞩目的古诗翻译时,异化翻译是保留中国古文化特质不二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以模因理论为指导,通过跨文化语言转化中归化与异化的分析,指出在翻译过程中,既要解构源语模因,还要重构目的语模因,并对比各自语言文化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达到归化翻译或异化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英若诚是我国著名的戏剧翻译家。他在中国戏剧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翻译中对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一般分为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这两类。作者以英译中《推销员之死》为例,对英若诚在戏剧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具体运用进行分析,探究其翻译策略是如何处理文化负载词,习俗俚语等文化信息,并进一步总结其采用归化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理论中传递文化内涵的两个重要翻译策略,在国内外曾经引起了广泛争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使用“归化”还是”异化”的能动选择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以“OTHER quachs,plague take them”中译本为例,笔者从归化与异化的概念、文化因素及其翻译、信息对等和归化与异化的融合等四个方面浅析了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异同,进而得出译者只有在翻译教学中采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相互融合的原则,才能够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内涵的鉴赏和吸收,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7.
翻译本身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翻译中的形象转换必须在两种语言、两种不同文化之间 ,在归化与异化之间进行权衡。翻译中的形象转换处理有 3种情况 :原文中的形象在译入语中不变 ,将原文中的形象转换为地道的译入语中的形象和舍弃形象改用普通语言来表达形象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翻译过程中有效完成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的传递是文学翻译的重要任务。不同的文化背景、生存环境、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等都影响着翻译的质量。结合使用异化和归化策略,合理运用创造性叛逆手法是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功能派翻译目的论主要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强调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Tony Rayns灵活采用浓缩,归化,异化等多种翻译方法,使译文简洁易懂,流畅自然,并适当保留了一些中国特色文化,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有效实现了字幕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中“原味”(异化)和“异味”(归化)是辩证统一的。文化翻译中,为使译文能够体现其宏观的“原味”,应遵循以下几点翻译原则:一是保证文化信息的准确传递;二是保持文化信息的“原味”;三是目标语读者能够理解相关的文化信息。只有在文化翻译中兼顾源语言文化内涵的有效传递和目标语读者的准确理解,才不失为文化翻译的佳译典范。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文化的差异,在商标翻译中要全面考虑国外消费者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消费心理,在宣传民族文化和产品特性的同时,追求语言朴实、形象鲜明的商品形象。跨文化交际是动态的,商标的翻译应该考虑文化交流的动态性。从商标和文化的内在联系出发,通过大量的实例探讨中外文化双向交流中的出口商标翻译。从跨文化角度概括了出口商标翻译的三种方法,即直译法、音译法和音义合璧法,并强调了这些方法在文化交流中的动态性,指出具体商标在翻译时可以随着商品目的国对其文化内涵理解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寻了中西传统体育文化,发现从根源上存在:开放个性与封闭保守、神本位与人本位、征服自然与顺应自然、着眼局部与考虑整体的差异,在社会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契约与伦理宗法、冒险竞技与养生娱乐的不同,在“身”与“心”关系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身”“心”对立与统一。分析了当前中西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困境,西:过度竞技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怀、过度商业化导致体育道德异化;中:体育文化自信丧失、养生传统被忽视,最后提出中西体育文化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公共关系学中的CI视觉特征和商标的英文翻译结合起来 ,通过分析几个知名企业的商标英文翻译在“企业识别体系”中的作用 ,总结一些企业英文商标翻译的得失 ;同时分析了部分中小企业的商标或标识的英文处理 ,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好的CI离不开好的英文翻译 ,并提出几条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从“龙”的寓意看文化词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英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汉语的文化词语有其不同于英语的独特的模式和内涵 ,这种独特性构成了翻译过程中的障碍。本文作者根据汉语音、形、意的三维结构 ,从语音负载词、语形负载词和语义负载词三个层面讨论文化词语的翻译 ,说明翻译文化词语不仅要考虑其字面意义 ,而且要着重准确地传递其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 ,要灵活地综合运用音译、直译、意译、扩译等技巧 ,尽可能将文化词语的深层寓意准确地表达出来。作者在文中对一些文化词语的英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使得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成为翻译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片名翻译有其特殊性这是考虑之一,片名翻译要求更具文学艺术特色这是考虑之二。本文将通过范例分析来探讨分析片名翻译中的几项原则及常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好的翻译是以翻译情境多元系统为支点的源语和译语语篇多元系统诸价值的最佳平衡。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译者要根据语篇范围选择翻译方法 ,考虑译文是否体现了原文的语篇方式及体式 ;根据具体语境 ,采取灵活对策 ;掌握源语和译语衔接手段的异同之处 ,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衔接和连贯标准 ;了解英汉语在语篇结构各方面的差异 ,翻译中及时调整语篇结构。  相似文献   

17.
摘要:量化指标为特征的知识中心教育使体育教育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成为数字表征的抽象人。在此“刺激-反应”话语下,学校武术表现出实践性本体教育缺失的“去中国”化异化现象。鉴于此,通过文献资料法、辩证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传承进行分析,认为:拳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话语的隐喻,传统武术以“拳种人-武术人-中国人”的教育模式,在生理身体、社会身体、心理身体教育方面实现对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而进行自我认同人化教育。当前学校武术要进行拳种的“内外、己人、身心”话语转换,以“己-人-己”路径进行精神培育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的育人,服从“学武术,做中国人”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8.
导游词集中展现了特定民族丰富物质精神文明文化风采,在中西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其涉及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民族思维审美习惯和语言文化传统,导游词的高效翻译实践充满挑战,值得深入探讨。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当下译界通常把导游词作为“呼唤型文本”进行翻译处理。而从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视角出发,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文化分野模型则能提供更契合导游词本质属性的翻译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文本信息量的调适、文本信息意象的类比转换等策略都能有助于调适文化语境,从而最终使得导游词英译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文体,其语言的表现风格往往不同,翻译时应把握以下原则:对应原则、接受者原则、层次性原则、译性的限度原则,使译文尽量符合作者原意。  相似文献   

20.
新闻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新闻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的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翻译的原则是多维度的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的方法侧重"三维"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