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阐述运动训练方法的本质,分析"高峰"训练和效率训练的联系.运动训练管理的效率主要体现在完成动作的精确度、保持体能的能力、肌肉收缩的特点、关节的灵活性、战术等5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视觉表象训练的实验方法,探讨其对乒乓球运动的动作姿态结构原理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感知协同认知能力和运动竞技控制认知能力影响.实验证明,视觉表象训练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乒乓球运动的动作姿态结构原理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感知协同认知能力和运动竞技控制认知能力.为此,对视觉表象训练的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视觉表象训练是通过加强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快速转化能力、改善注意力的聚合能力、提升核心肌肉群位移的协同能力等知觉因素,使其对乒乓球运动的认知、判断、应变和控制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7,(6):22-25
文章综述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横踢技术的影响。经过系统的运动功能训练,运动员的功能动作筛查评分明显改善,存在的肌力不平衡和关节运动受限等问题予以解决,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重新塑造。文章将为跆拳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在制定跆拳道体能训练计划时,应最先参考身体运动功能筛查(FMS)所检测出的身体弱链、肌力不平衡和关节运动受限等问题,制定相关的矫正训练计划。在恢复运动员各关节正常的灵活性、稳定性后,接着进行动作模式力量训练。最后将运动能力训练与技术、战术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魏莹  韩雪 《中华武术》2020,(1):31-32
身体功能训练是通过特殊的身体功能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的身体技能进行测试和评估。本文通过文献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功能训练和其他相关理论问题的分析,阐明了功能训练的定义,体育功能训练与传统体育训练的关系。为"身体功能训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参考,从而促进"身体功能训练"在训练中的发展。结果表明,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人体运动效率,防止运动损伤,促进康复,从而达到完成训练任务,提高比赛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协调能力的竞技价值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协调能力是运动员的一种综合性运动素质,其竞技价值早已超越人们目前的想象。协调能力作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融合剂",可促进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训练的效果。通过"运动协调"与其它运动素质、运动技能、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从理论方面阐述协调能力对改正错误动作,促进动作技能之间的正迁移,加快建立动力定型,减少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弥补比赛时因心理紧张而造成的动作变形,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等方面的竞技价值。  相似文献   

6.
训练监控方法与手段在花样游泳项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专项训练负荷、运动能力和训练方法入手,探讨训练监控常用方法与手段在花样游泳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对象为2006年11月—2010年6月进入国家队集训的运动员,年龄22.6±2.7岁。采用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和训练学手段,建立花样游泳项目专项训练负荷、运动能力和训练方法的监控指标体系并应用于训练实践。1)花样游泳项目专项训练负荷监控包括一组/成套动作、一日训练课、短/长周期训练负荷监控。其中,一组/成套动作训练负荷监控是训练量化的基础,利用心率、血乳酸、血氨和次日晨血清CK、尿液指标监控训练负荷强度;一堂训练课负荷监控主要利用血清CK、BU、晨脉、体重、尿液指标、Omega Wave等指标综合分析训练负荷强度、训练量和疲劳消除情况;短/长周期训练负荷监控主要利用血清CK、BU、T、C,WBC、RBC、Hb、Hct、晨脉、体重、体成分、尿液指标、Omega Wave、最大耗氧量、无氧功、肌力等指标,考察周期训练效果。2)花样游泳项目专项运动能力监控包括基础体能、专项体能和专项技术监控,以训练学指标为主,辅以运动生理生化指标。其中,基础体能主要从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方面进行监控;专项体能则结合花样游泳项目特点,对高强度有氧、憋气、踩水、耐乳酸、专项游等能力监控;专项技术监控则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花样游泳专项技术进行解析,分析动作的高度、速度、角度等以评价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3)花样游泳项目专项训练方法监控采用训练学指标、辅以运动生理生化指标,考察专心训练方法是否符合训练目的,是否有利于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对40名自愿参与的男性大学生施加8周的功能性力量和传统力量训练,以期通过基于下肢运动生物力学、FMS和运动能力测试,探究功能性力量与传统力量的训练效果,进而为大学生进行功能性和传统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建议。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了8周的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并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了下肢内外翻力矩、FMS和运动能力测试。研究结论:(1)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功能动作质量(FMS),但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并没有对功能动作质量的提高带来更显著的效果;然而对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要显著优于传统力量训练。(2)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更能提高大学生的速度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灵敏素质,然而其对下肢的弹跳能力的影响却远不如传统力量训练,弹跳能力仍需要进行大的抗阻力量训练才能得到显著提高。(3)功能性力量训练不能替代传统力量训练对于肌肉的力量、爆发力以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力量训练时,应当考虑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能力的不同影响,有选择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究军校学员入学入伍训练中的军事体育运动损伤情况,并通过功能性运动检测筛查潜在运动风险和个性化训练来降低损伤发生率。选取60名学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先进行功能性运动检测筛查潜在运动风险,然后构建个性化训练体系对其进行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通过对比两组学员的数据和动作模式分析结果,评估训练效果和损伤情况。实验组学员在功能性运动检测中表现出更好的运动能力和稳定性,相比对照组学员,损伤发生率较低。动作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在深蹲、跨栏架、直线弓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等动作中表现出更好的执行效果。通过功能性运动检测和个性化训练,可以降低军校学员入学入伍训练中的军事体育运动损伤发生率,提高学员的运动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训练运动员、飞行员视觉动作反应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避免由视觉动作障碍造成的失误,对提高运动成绩和战斗力有重要意义。901型视觉动作反应仪是将计算机高科技应用于体育领域的新产品,实现对人体视觉动作反应能力的定量测试和分析,并可对人体视觉动作反应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使训练科学化。文章旨在介绍该仪器在体育训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明确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概念、理论基础、评估手段、身体功能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的关系。结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为了预防损伤、提高运动能力,以动作模式训练为核心、以运动链理论、动作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新型体能训练体系。与传统体能训练相比,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重点解决关节的灵活性、身体稳定性,基本动作模式、动作效率的问题,它是传统体能训练的基础;传统体能训练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是运动表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发展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辉  李景莉 《体育学刊》2004,11(6):112-115
协调能力是影响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运动员协调能力有助于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和运动成绩。“协调”将紧张与放松、严格与宽容、专一与全面、健与美辨证地融为一体。提高对协调的认知水平,树立科学的协调训练观,必将减少无谓的体力付出和精力消耗,使运动训练的时间、内容和负荷安排得更加合理,促进运动训练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肢体间不对称是当前国际体能训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梳理国际权威研究成果,厘清肢体间不对称的概念和内涵,探究肢体间不对称与运动表现的关系、肢体不对称的评估方式、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法。主要结论:第一,肢体间不对称主要是指身体左右两侧肢体结构、动作模式、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差异;第二,肢体间不对称直接影响爆发力输出、多向速度、离心-向心能力、平衡能力,潜在影响运动经济性、动作模式及专项运动技能的发挥;第三,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式为力量和爆发力训练(双侧和单侧)、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核心区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等。建议在训练实践中应将肢体不对称与基础力量、爆发力等测评结合起来,以优化精英运动员的评估体系;应对运动员的肢体间不对称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控,探索肢体间不对称与多种运动能力、神经肌肉疲劳等多种能力的交互影响,为调控训练计划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13.
韩国优秀射箭运动员的想象训练特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韩国优秀射箭运动员的想象训练特征进行研究后认为,韩国优秀射箭运动员的想象训练多种多样,在训练内容中对技术动作的想象训练最多;在想象时机和方式上,多在休息或训练间歇,采用闭目眺望远山或天空进行想象训练.韩国射箭运动员对想象训练有正确的认知,认为想象训练有助于提高能力和成绩、放松身心.  相似文献   

14.
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能力的生理基础,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和理论分析法,探讨了运动训练对突触可塑性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与学习记忆能力改善的机制。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均能产生可塑性的影响,从运动训练对突触结构参数、突触前轴突末梢线粒体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及突触素、BDNF、NMDA受体产生影响等方面,说明运动训练促进了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运用《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运动选材、项群训练理论、高原现象、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体能训练、心理训练、技战术训练等方面分析"李娜现象",指出"李娜现象"符合《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是《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实践成果,符合体育学和竞技运动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高级运动训练控制论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对运动训练学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运动训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训练控制与工程控制和训练艺术的关系,运动训练控制论与现代运动员观及其研究中的量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在明确李玄旭400米混合泳技术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技术分析和功能动作训练的方法,优化其混合泳技术,提高运动成绩。认为利用系统论的观点明确李玄旭400米混合泳技术结构,并提出解决、稳定、巩固的优化路径,对奥运备战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运用运动技术诊断和功能动作筛查是基础、功能动作训练是关键的思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明确身体各环节功能,训练较好的身体流线型姿态,提炼关键技术的基本动作是从体能方面优化游泳运动技术的良好手段;奥运会分段成绩提示李玄旭400混蝶泳、蛙泳成绩均有所提高,且蛙泳提高幅度可观。上述实践可为游泳项目运动技术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武术运动中柔韧性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和研究了武术柔韧性训练对运动肌肉伸展性、张力,以及对动作幅度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柔韧性不好,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会立即缓慢下来并复杂化,而其中某些对完成比赛动作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往往不可能学会;关节灵活性差会限制力量、速度和协调能力的发挥,降低肌肉群内和肌肉群间的协调性,是导致肌肉、韧带损伤的原因之一。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文章就如何丰富武术套路柔韧性训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运动训练原则”体系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中必须遵循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包括运动训练指导原则和运动训练操作原则两大模块。其中,运动训练指导原则是保证运动训练沿正确方向发展的指导性依据;运动训练操作原则则是在正确训练指导思想规范下的科学化训练之动作依据。为了扩大训练操作原则的实践辐射作用,认为运动训练操作原则体系应包括以下4个分层体系;一般训练操作原则、阶段性训练操作原则、项群训练操作原则和专项训练操作原则;它们共同架构了指导运动训练实践的动态时空。  相似文献   

20.
陈志荣 《中华武术》2018,(12):35-36
中长跑训练是一项体能性耐久力运动项目,具有负荷量大、训练内容单调枯燥等特点,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易产生恐惧和倦怠感,且严重影响着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效果。为此,我们把心理训练融入到中长跑各个训练时期,全面把握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规律,不断提升运动员心理素质,从而高效完成中长跑各项运动训练目标任务。本文结合运动训练的实际从三个方面简要阐述"心理素质训练"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