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信息公平与信息平等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信息化导致的社会问题可谓多种多样,其中,信息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信息公平问题,对国内外关于信息公平与信息平等的定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其他领域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在分析相关研究的特点和分歧的基础上,为未来研究与政策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平等与信息公平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当今社会中信息不公平的各种现象,并为实现信息公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召唤信息公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莫惠 《图书馆》2007,(2):53-55
信息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信息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它主要包括使用信息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四个基本方面。文章探讨了我国保障信息公平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图书馆在维护信息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4.
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制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信息公平问题是全世界关注的话题.信息公平的实质是信息权利的平等,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和社会制度的正义性.公共图书馆制度从关心平民的信息需求、促进民主政治和消除数字鸿沟角度,维护了社会的信息公平.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5.
邹凯  李颖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1):42-45
总结国内外关于信息公平与信息平等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过程中存在对两者关系的疑问与看法;并从定义、来源及涵义方面对信息公平和信息平等进行梳理与比较,试图辨析两者关系;最终得出不能简单用信息公平代替信息平等,应该从多种角度和学科对两者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信息公平:概念、意义与原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鑫 《图书馆学刊》2006,28(5):41-42
信息公平的主要内涵是信息资源配置的公平。信息公平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也体现了社会制度的正义性。实现信息公平,必须坚持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和共享原则。  相似文献   

7.
梁静 《图书馆》2012,(1):107-108,111
在社会信息公平体系中,信息技术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信息技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而集中垄断,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权力与信息利益过度集中,导致信息利益失衡;另外一方面,信息技术因为广泛普及而推广应用,扩大了信息活动的参与性,均衡了社会化信息利益分配,对实现信息公平有较好的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权利价值语境中的信息公平与信息权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建构现代权利价值语境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权利的理解,指出信息公平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及物质条件下,处于信息活动中的人们以公平、正义、平等理念为价值尺度来反映社会主体间信息关系平衡状态的价值/话语表述。得出信息权利与信息公平的内在联系--信息权利的宣示与践行是实现信息公平的程序化保障,以期在构建信息公平社会进程中,为实质与程序意义上的信息公平找到现实的制度依托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多元语境中对信息公平内涵的阐释,指出信息公平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体在信息活动领域中合理地分配信息利益和责任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并提出践行信息公平的基本原则,即“人是目的”、“正义之平等”以及“利益平衡”原则,进而建构信息公平本体论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10.
方杲  汪健 《图书馆》2015,(3):1-6
信息公平作为一种价值目标、一种制度理念、一种关系状态,三者本身就是对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反映,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公共图书馆是实现社会信息公平保障制度之一,它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保障弱势群体的信息权利,维护社会信息公平。公平的正义原则以其"自由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为公共图书馆解决信息公平提供一个新思路,成为信息社会的伦理基石,推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我国城乡图书馆间的差距入手,指出农村读者获取各种知识、信息与城市读者相比明显不平等。提出以城带乡;城市反哺农村;送书下乡;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等城市支持农村开展信息服务的对策,以维护信息和知识公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信息能力平等、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制度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主体的信息能力平等是实现信息平等的基本条件,从而也是实现信息公平的基本条件。公共图书馆制度为人们实现信息能力平等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信息化而导致的社会问题可谓多种多样,其中,信息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信息公平问题,站在本体论的角度,以信息主体的信息活动条件与信息公平的关系作为总体研究构架,探讨了信息公平内涵、规则、表现等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平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文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信息权益缺失的成因,从加强农民工信息权益维护的制度建设,完善教育培训网络,提升农民工信息素质,创造和谐、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弘扬包容、平等的公共信息服务理念等方面强化了农民工信息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缩小信息鸿沟 维护信息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社会信息鸿沟已经成为信息公平的障碍。本文在剖析我国信息鸿沟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在缩小信息鸿沟维护信息公平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信息公平论:追求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信息公平论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试图改变全球信息传播不平衡、不公平状态的传播改革理论。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核心战略资源的大背景下,通过为发展中国家和有特殊需要的地区、群体和个人提供物质手段和信息产品来保护与促进其公平获取、享用信息的权利,以缩小"数字鸿沟",从而建成包括所有人在内的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公平和信息均衡的和谐社会已成当务之急。但是,要践行和实现真正的信息公平,则必须坚持信息自由原则、信息平等原则和信息共享原则,同时要积极寻求主体能力保障、制度政策保障和伦理道义保障。不仅如此,还应该以东方生态智慧为基础,坚守整体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媒介生态观,追求媒介生态的平衡发展、良性循环、有机互动,在充满诗意追寻和栖居中选择简朴、节约、公平与恰到好处的信息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信息生态环境,使人、媒介与社会和自然处于一种最佳的组合状态。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公平主要表现为数字鸿沟和信息歧视。数字鸿沟和信息歧视现象为社会带来了诸多危害。为了消除信息不公平现象,应该采取的策略有: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大力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提高人们的信息能力、发展和普及公共信息服务业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必须以追求平等与自由为目标,提倡公平服务和免费服务,扩大开放范围,倡导人文关怀,维护读者权利,建立信息保障和信息公平制度。讨论了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信息权利,指出高校图书馆维护信息公平的5点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论信息公平的道德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调节是维护信息公平的重要手段。信息公平的道德调节主要从政策导向、提高公众公平可容度和增强信息服务责任等方面入手。信息公平的道德调节应坚持平等优先、以人为本、利益协商、合理配置和利于发展等原则。  相似文献   

20.
文章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不平等相关研究对信息穷人、信息富人的界定方式以及对信息贫困和信息不平等的测度方式。结果显示,尽管"信息穷人"与"信息富人"的概念随信息社会的兴起而日渐流行,但多数研究都将社会经济意义的弱势人群等同于信息穷人;同时,尽管存在很多描述信息贫困和信息富有的指标,但这些指标尚未合成对信息穷人和富人有效区分的尺度。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对信息穷人和富人的粗放式划分和测度,既不利于全面认识信息不平等现象,也不利于深入考察信息不平等与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