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忠教授是研究当代楚辞学颇有成就的一位学者,已出版《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和《楚辞论稿》两部专著,并发表大量论文。《中国二十世纪“楚辞学史”研究论文总目》是建忠先生最新成果,本刊决定在“楚辞研究专栏”上连载,相信有助于同行的借鉴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周建忠教授是研究当代楚辞学颇有成就的一位学者,已出版《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和《楚辞论稿》两部专著,并发表大量论文。《中国二十世纪“楚辞学史”研究论文总目》是其最新成果,本刊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期“楚辞研究专栏”已发表该文第一部分,本期发表第二部分,争取下期连载完毕。  相似文献   

3.
“爱生模范”李开荣老师离开我们已逾百日,然而他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却会永留人间,百年不渝。他在平凡的岗位上,26年如一日所做出的不平凡业绩,犹如一座高山,矗立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令人景仰。他那难能可贵的“五种精神”,在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的跨世纪伟业中,尤其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自从这些年记者、作家纷纷“换笔”,自从身边的朋友纷纷进入了“键盘时代”以来,我也走出了方格,敲起了键盘。于是乎文章不再分初稿、二稿而叫作“1.0版”、“2.0版”。看来,我们手中的笔被键盘所取代,是指日可待的事了。这对于我,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本来,书写工具由繁到简,由不方便到方便,是文明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事,主宰中国文坛两千多年的毛笔不就逐渐隐退了  相似文献   

5.
以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及其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楚辞学,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九个分支学科与六个层次的研究格局。近十五年来,更以每年“著作十五部、论文二百篇”的频率向前推进,经国务院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级学会——中国屈原学会已拥有近三百名会员,而省级以上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亦举行十七次之多。面对这门古老而热烈的“显学”,不少学人有目不暇接、耳不及闻之忧。为了传播信息,促进研究,特编印《楚辞研究信息快报》。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95-2004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楚辞体”语文体特性研究的论文,分别从《诗》、《骚》异同比较、汉代人对楚辞的接受、楚辞的“语体特点”和“体性”特征等四个方面对“楚辞体”的文体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周先生“同步进行”说的第一个特点是,侧重于当代,并用“整体构架与个体特质的具体审视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当代楚代楚辞学”。第二个特点是,虽然着眼于当代,但不是复述、摘要,而是在研究中指陈得失,体现自己的主体意识。第三个特点是,对楚辞与屈原本身、对古代、近现代楚辞学史有深切的体悟与研究,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离开了我们,可他对电大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一直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1978年2月6日,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创办广播电视大学。此前,小平同志于1977年10月19日接见英国前首相希思,在谈到恢复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时,希思介绍了英国采用电视等  相似文献   

9.
一、百年以来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和今后的方向关于百年以来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其1977年制订的《心理学学科规划(草案)》中,曾经作出过比较切合实际和值得重视的评述。《规划(草案)》中说:“一百多年来,欧美等国的心理学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在理论上,由于受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严重束缚,陷于四分五裂,缺乏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出现了所谓‘心理学的理论危机’。”——究竟缺乏的是怎样的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这里没有指出来。我们认为:缺乏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古代楚辞研究著述者籍里分布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了它们存在着地域失衡和时代失衡的问题;结合对中国历史、楚辞学史的考察,我们认为,文化中心、特定的经济背景和独特的文化传承等因素造成了楚辞著述者籍里即楚辞研究的地域失衡状态;社会鼎革前后的特定事实、封建朝廷的统治政策、文化政策的鼓煽和学风裹挟是造成楚辞研究时代失衡的重要因素。由此,揭示了楚辞研究的不平衡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日本学者稻畑耕一郎先生的《屈原否定论系谱》以及三泽玲尔先生的《屈原问题考辨》(《重庆师院学报》1983年第四期),使笔者颇感兴趣。《系谱》认为:“‘否定论’又因否定了被先验地相信其存在的屈原,而出现了要从根本上对《楚辞》及其本质重新提出疑问的趋势,并因此成为民国以来新楚辞学的出发点”,“这大概应受到高度评价”,并断言对“否定论”“单纯地在感情上被拒绝”的倾向,“在今后大概一定会逐渐被扬弃的”。而《考辨》也开宗明义地指出,屈原“是生前详细事迹不明的‘想象中的作家’”。对于“否定论”,是否值得海内外学人如此青目,对于屈原的  相似文献   

12.
《职大学报》全体同仁: 值贵报开设“楚辞研究”专栏20周年之际,我们代表屈原故乡人们向贵报特致谢意,并表示祝贺。同时,特向贵报同仁真挚问候!  相似文献   

13.
1959年起,我来体院,除搞中医内科教学外,还兼治疗运动员疾病,但都是采用一般法则来进行治疗,对运动员的疾病的特殊性未予重视。在治疗月经失常症中也是如此,对大量的气虚型月经失常症未能认识,所以疗效不高。由于学生月经失常症得不到良好治疗,以致影响运动训练及运动成绩的提高。1977年以来我才认真对待这一问题,从几百例的月经失常症中,在祖国医学文献中,研究了这个问题,逐渐认识运动员“过度训练”、“过度疲劳”和中医的“劳累”、“劳倦”、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当时健在的楚辞学大师、学界泰斗、原杭州大学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姜亮夫先生,支持我刊创设"楚辞研究"专栏,在病榻子上亲笔题辞:"研究屈原作品弘扬民族精神",并口述贺辞。20年来,我刊遵循姜亮夫先生的教导,"楚辞研究"专栏一直未有中断,为中国楚辞学贡献了绵薄之力。"饮水不忘掘井人",今天,我们焉能忘记姜老当年的鼎力支持和谆谆教诲?因此,重印姜老的题辞及祝辞,以示对先生的敬意和谢意!  相似文献   

15.
方铭 《职大学报》2011,(3):33-34
在漳州市、东山县和漳州师范学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东山县委宣传部及汤漳平教授的辛勤筹备,由中国屈原学会、漳州师范学院、东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漳州研究基地协办的“2011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14届年会”今天在美丽的东山岛隆重举行,我受会议主办方的委托,在此宣布“2011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14届年会”开幕!  相似文献   

16.
芸芸 《阅读》2024,(18):46-49
<正>一块块泥巴怎么变成神奇的兵马俑?兵马俑的神态为什么那么逼真?兵马俑坑中还有哪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工艺技术?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能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本篇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中国兵马俑背后的奥秘。走近兵马俑在1974年被陕西农民发现之前,秦兵马俑埋葬在地下已达两千年之久。八千多名真人大小由黏土塑成的士兵和军官伫立于俑坑之内,这些由黏土制作的俑人排成阵列,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再现了秦军势不可挡的气势,充分展现了秦始皇的勃勃雄心。  相似文献   

17.
毛庆 《职大学报》2012,(4):9-13
纵观中国两千年楚辞研究史,姜先生可以"三最"立之:研究时间最长,成果最多,取得成就面最广。姜亮夫先生是国学领域"耸立南天的一代宗师",他留给学界许多宝贵启示,总括起来,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治学精神,二是治学方法。其治学精神为:锲而不舍,敢说真话,勇于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随着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党和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长足发展。它已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管理中起到了并正发挥着它的支柱作用。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科学技术成了在这场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领先地位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国民经济以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领导我党适时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到下世纪中叶,国民经济的发展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并争取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这里关键在于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已走过的第一步和正在实施中的第二步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国体操裁判工作中,运用“符号”来记写动作及错误的方法,已被广大裁判工作者所重视。它是当前提高我国体操裁判水平的措施之一。最近我访问了一些运用“符号”来记写动作及其错误有经验的裁判员;参阅了《上海市1977年裁判学习班资料(4)》;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发表至今已有15周年,这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税收事业空前繁荣的15年,我们税务教育事业始终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把三个面向的要求落实到我们的教育规划上,体现在教育计划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税务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自税制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税务机构改革以来,国税教育事业在国税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下,更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