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国史.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八部书目为中心,从各书目小序对"地理类"的认识发展、"地理类"收书数量的变化、"地理类"子目细分的变化等三个方面对"地理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都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修的综合性目录,是我国古代目录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本文就我国古代目录学由初创到集大成的发展概况来清晰地呈现"集部"在三部目录书中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3.
从榜单可以看出,虚构类图书仍以"搜神"为先锋.继<搜神记Ⅱ>、<搜神记I>位居上个月当当榜单第二、第四位之后,<搜神记Ⅲ·灵山十巫>和<搜神记Ⅳ·太乙火真>一上市便登上榜单第三、第四位,出版此系列图书的辽宁教育出版社可谓名利双收.  相似文献   

4.
研究<汉书·艺文志>的文章很多,但多数是研究分类、序和注释的.以现代著录规范格式<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为标准,重新审视<汉书·艺文志>,对书名及责任说明项、版本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获得方式项进行了分析,以大量的实例论证了<汉志>著录项目的全面性,同时,说明<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是文献著录格式不断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人,中国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经学家、小学家.自幼喜读书,涉猎甚广,毕生潜心研习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及清人文集,著述宏富,生前出版专著三十余种,如<汉书·艺文志通释>、<史学三书平议>、<郑学丛书>、<清代扬州学记>、<清人文集别录>等,曾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誉和重视.其中<说文解字约注>是张舜徽先生年五十后倾尽心血写就的鸿篇巨制,可谓是今人研究小学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辑考<汉书>疏议诏奏所引"<春秋>之义"48例,经统计排序,显示出<春秋>所代指各传在西汉朝政话语中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态势,表明<汉书>作者并未刻意窜乱所引疏议诏奏等史料而伪说"古学".同时,也反映出西汉不同时期内儒术语境的变化.<汉书>对"古学"的记述,正是作者在新的儒术语境中反观、解叙历史的结果,是时代学术风尚使然,亦不应认定为伪说"古学".  相似文献   

7.
郑玄注《尚书·禹贡》每每引用"地理志",此"地理志"与《汉书·地理志》记载并非完全一致,不合之处却可得到西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的印证,当为《东观汉记》之地理志。《东观汉记》地理志编纂于桓帝前期,此后马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郑玄游学关中,在融门下七年,得以采地理志注《禹贡》。文本比勘显示出《东观汉记》地理志处于《汉书·地理志》与《续汉书·郡国志》之间,当为《郡国志》的直接文献来源。  相似文献   

8.
<汉书·艺文志>所载"<墨子>七十一篇"不含目一篇在内,刘向校定<墨子>后所上叙目在六朝至隋代之时曾单独成一卷.从版本流传、史志目录所载及唐宋类书所引<墨子>佚文来看,目一篇与<墨子>十八篇之亡当在唐代.十八篇中,篇名可考者有十四篇.  相似文献   

9.
<隋书·经藉志>作为继<汉书·艺文志>之后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对小说的类别性质、源流功用有着较为深刻和进步的认识与阐述,反映出了其颇具学术价值的"小说"观,对后世的小说观念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文献目录学理论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个迥然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新理念.认为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规模空前的隐性书目文献,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参考司马迁<史记>和利用刘歆<七略>的产物,班固参考<史记>而闭口不谈,乃是事出有因.  相似文献   

11.
汉班固的<汉书>,开我国断代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刘宋范晔踵之作<后汉书>,人们合称之为前后两<汉书>,二书与前之<史记>,后之<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均属我国正史之源头.  相似文献   

12.
狮子在中国民间被视为"祥瑞之兽",人们希望以狮子"百兽之王"威武、勇猛的形象,来驱魔避邪,祈求和平、安宁.舞狮源了汉代,见载于<汉书·礼乐志>是中国与两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  相似文献   

13.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我国官修史志目录学著作中的三座里程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流变.通过考察三部目录学著作对道家文献尤其是<庄子>相关文献的收录情况,我们可以对<庄子>在古代较为复杂的传播与接受历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古文苑>所收<董仲舒集锄进行了考证,认为<董仲舒集叙>不是西汉人的作品,班固的<汉书·董仲舒传>更不是依据这篇叙所作,而是南宋人重辑<董仲舒集>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的出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事求是"典出班固<汉书>卷五十三景帝十三王传中的<河间献王传>.<传>谓:"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6.
据目前新史料表明,古代"采访"一词,最早出现于<人物志>之中,比学界公认的<搜神记·序>提前了近半个世纪.在近代,"采访"一词与新闻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采访"的称谓逐渐被新闻学界认可,特别是1928年周孝庵著<最新实验新闻学>出版后,"采访"一词始成为新闻学专业术语,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7.
古籍版本,有一个"书贵初刻"问题.但有人往往将"古本"等同于"初刻".一部书有两个版本时,孰优孰劣是要具体分析的,不能以何者为先就是好. 王绍曾教授整理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史记校勘记>中,在他的<整理缘起>中混淆了古本与初刻的关系.因而将一个确有毛病的建本说成了一个好本子.  相似文献   

18.
在不少目录和著述中,如下三种著作:<抚州本礼记考异>、<国语札记>、<盐铁论考证>,多署名为他人所撰,笔者对此进行了考证,认为这些著作的作者当为顾千里.  相似文献   

19.
<新唐书·张仁愿>传:"神龙中,进左屯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长史.神龙三年,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为突厥所败,诏仁愿摄御史大夫代之.景龙二年,拜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韩国公."卷末校勘记云:<旧唐书·张仁愿传>亦作景龙二年拜左卫大将军.<新唐书·宰相表>、<旧唐书·中宗纪>及<资治通鉴>卷二0九均作左屯卫大将军.案:作左屯卫大将军是.<新唐书·中宗本纪>载:"神龙二年十二月己卯,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及突厥战于鸣沙,败绩.景龙元年五月戊戌,右屯卫大将军张仁直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  相似文献   

20.
<崇文总目>现存的三十篇类序,有十二篇或者可以拾补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遗阙,或者已经突破前<志>成说,展示出了中补前<志>的学术功用.另有十三篇或详叙社会功用,或概迷门类源流,也凸现出了扬弃前<志>的学术智慧.尤为重要的是,还有四篇或厘清新类始末,或总结学术规律,更彰显出了超越前<志>的学术价值.此外,还有正史类序一篇虽学术意义不大,却是北宋中叶时代精神的折光,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总之.<崇文总目>类序颇有价值,是可以与<汉志><隋志>小序并驾齐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