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竞争战略、创新选择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兵云  李邃 《科研管理》2011,32(4):59-68
基本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研究结论却出现了分歧。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渐进创新和突破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竞争战略、创新选择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研对316家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机制不同。低成本战略对绩效存在直接效应和以渐进创新为中介的间接效应;而差异化战略并不能直接提升企业绩效,只能通过突破创新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19—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商环境、企业家冒险倾向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且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营商环境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企业家冒险倾向的回归系数在对创新投入以及创新绩效的作用中均显著为正,且验证企业家冒险倾向的中介作用以及调节作用时系数也显著为正。结果表明:企业家冒险倾向正向促进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创新投入促进创新绩效,并且创新投入在企业家冒险倾向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营商环境也在企业家冒险倾向对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且营商环境也能正向调节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即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创新投入的转化率会更高。文中将外部经济环境纳入模型,丰富了创新前置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以市场换技术"到"以技术换市场"的战略转换,需要我国企业进行原创性技术创新.本文构建了战略导向、内部控制和技术创新的研究框架.研究表明市场导向的企业适合采用财务控制,不适宜采用战略控制.而企业家导向的企业进行战略控制比较适宜,进行财务控制不是合理的选择.战略控制有利于企业进行突变创新,不利于进行渐进性创新;而财务控制则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渐进创新,不利于进行突变创新.  相似文献   

4.
基于战略领导理论和组织承诺理论,研究变革型、交易型领导风格对突变创新、渐进创新的影响,引入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作为中间变量,考察其中介效应。通过178家中国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变革型领导风格有利于突变创新的形成,交易型领导风格有利于渐进创新的形成;变革型领导风格下,员工更倾向于情感承诺,交易型领导风格下,员工更倾向于规范承诺;情感承诺有利于企业突变创新的形成,规范承诺有利于企业渐进创新的形成;情感承诺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突变创新之间有中介效应,规范承诺在交易型领导风格与渐进创新之间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组织控制的控制与创新双重角色这一内在本质切入,阐释了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内在依赖性,构建了以组织文化为调节变量的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对企业不同创新路径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对170家企业的问卷调研,应用层次回归分析发现:(1)强调战略控制的企业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而强调财务控制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2)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正向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负向影响企业合作创新;(3)集体主义文化能够强化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对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正向影响,个人主义文化能够削弱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合作创新路径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3种类型,在对中国电信企业238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并发现:结构资本与技术领先战略正相关,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与技术领先战略的正相关效应不显著;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都与开放式创新战略正相关;技术领先战略和开放式创新战略均正向影响战略绩效和财务绩效;技术领先战略与开放式创新战略对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存在。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导向与创新选择:企业能力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文红  李垣 《科学学研究》2008,26(2):401-408
 企业家导向对企业创新方式选择有重要影响,但是很少有对企业家导向、探索与应用能力、创新方式选择进行整合研究。本文将它们整合在一个框架下,分析探索能力和应用能力如何影响企业家导向对突变创新(渐进创新)的选择。结果表明,企业家导向对创新方式的影响是通过不同的能力作为中介实现的:在探索能力和应用能力分别为主导的两种不同情境下,探索能力都中介了企业家导向对突变创新的影响;然而,在探索能力为主导的情景下,企业家导向对渐进创新的作用是通过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的交互作用为中介的;在应用能力为主导的情境下,探索能力和应用能力共同作为企业家导向对渐进创新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8.
郑兵云  陈圻  李邃 《科学学研究》2011,29(9):1406-1414
 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研究结论却出现了分歧。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渐进创新和突破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差异化战略、创新选择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研对239家企业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同时通过渐进创新和突破创新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且间接影响比直接影响大,创新部分中介了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巍 《科研管理》2015,36(1):143-151
市场导向与技术导向是战略导向的核心内容,对科技企业持续成长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组织均衡理论引入战略导向研究,探索"市场—技术"导向均衡对企业产品创新和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对228家科技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两类战略导向匹配均衡对渐进型产品创新有积极作用,而两类战略导向联合均衡则对突破型产品创新影响显著;渐进型和突破型产品创新分别在匹配均衡和联合均衡与经营绩效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不同环境动荡性条件下,产品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存在差异性。研究结论对优化科技企业战略导向,推动产品创新并提升经营绩效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政策感知与决策偏好对企业响应创新政策行为的影响,以北京市337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政策实用性感知和企业家决策偏好均有利于促进企业响应创新政策行为,企业家决策偏好在政策实用性感知和企业响应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2)政策易用性感知对企业响应创新政策行为不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政策实用性感知和企业家决策偏好的完全双重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政策实用性感知在政策易用性和企业家决策偏好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政策实用性感知的中介效应大于企业家决策偏好和政策实用性感知与企业家决策偏好的双重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任峰  李垣  刘晓敏 《科学学研究》2004,22(Z1):136-140
快速多变的外部环境要求组织通过创新来提高动态竞争力。环境的稳定性有利于组织通过正式控制的方式促进渐进创新,而环境的可预测性有利于组织通过非正式控制的方式促进突变创新。  相似文献   

12.
李拓晨  丁莹莹 《情报杂志》2012,31(8):198-203
为了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环境规制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调查问卷法、探索型因子分析法和SPSS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概念模型论证了控制机制、环境规制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内部控制机制影响下,财务控制正向调节环境规制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之问的关系,而战略控制因环境规制政策的不同,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会不同.这反映出内部控制机制在调节企业环境规制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关系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以期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未来发展以及政府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童亮  陈劲 《科研管理》2006,27(4):84-90
复杂产品和系统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领域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课题。本文提出符合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特色的产品开发阶段模型,并以ZL公司开发地铁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验证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发联盟作为企业解决创新资源不足的重要选择受到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基于联盟控制与产品创新理论,分析了转型经济背景下联盟控制方式对于企业突变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联盟中的结果控制会提高企业的突变创新绩效,而过程控制则与企业突变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在影响突变创新时存在互补关系。同时,联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会加强过程控制与突变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原始性创新的外部效应及其控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在分析原始性创新外部性的性质特征及正、负外部性效应的基础上,提出原始性创新应分门别类分别由国家或企业主导实施,并深入探讨了正外部效应的补偿激励措施和负外部效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永强  路媛媛 《科研管理》2019,40(5):134-144
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泊松回归考察了内部控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从产权性质、研发强度和规模等企业异质性特征进行分组检验,还进一步分析了内控五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创新绩效越好,尤其在非国有企业、低研发强度和大规模企业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来看,风险评估和信息与沟通要素对创新绩效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为内部控制的经营性目标、适用性原则提供了经验证据,这对我国当前全面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际合资公司(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简称为IJV)的创新能力对IJV构建和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东道国母公司在相对于外方母公司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探寻其对设立在东道国的IJV的管理控制方式,是否以及如何提升IJV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处于相对弱势的东道国母公司的视角,探讨东道国母公司对IJV的正式和非正式控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IJV的技术创新,并以华南地区的96家IJV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母公司的正式和非正式控制以不同的途径正向作用于IJV的技术创新,研究结果对IJV的控制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实践都有较重要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引入组织控制变量,对企业发展不同时期情境下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的主效应及组织控制在其中的调节效应,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方法对来自9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有效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初创期和成长期中知识创造对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契约控制在其中发挥着显著的调节效应,成长期中信任控制的正向调节效应明显,初创期中信任控制的正向调节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科技类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微观层面,研究了控制方式、创新承诺对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控制方式对企业的创新承诺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有显著的影响,而企业创新承诺对企业内部控制方式和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控制机制对自主创新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东  李垣  廖貅武 《科学学研究》2007,25(6):1197-1202
 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地位的国家战略。由于我国企业的技术能力较低,为了有效的实施自主创新,企业一方面需要通过技术合作快速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来促进自主创新的有效开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技术合作、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这一链式过程的研究框架,分别讨论了企业间合作的控制方式对企业技术能力积累的影响作用,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实现自主创新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