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书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让出版社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了。无论在出版环节还是在发行领域,民营书业都做得蓬蓬勃勃。现在,很有一些出版社在以各种方式与民营书商联合做书,绝大多数出版社都在大力开发民营发行渠道,特别是畅销书的运作,如果离开民营渠道的支持,就难以实现可观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2.
耿晓鹏 《出版广角》2012,(10):61-63
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出版业开始转型,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编、印、发"为基本环节的图书出版业在市场化进程中活力不足。在这种产业转型背景下,民营图书出版业出现并首先进入图书发行环节,尔后活跃于发行环节的一些民营书商适时渗透到出版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出版社与民营公司的"合作出版"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书业发生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格局当中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版图书发行问题,近些年始终是不少出版社领导剪不断、理还乱的“死结”。在此,笔者结合自身15年从业经验,在分析、比较各种图书发行模式优劣之后,为出版社支一新招——自建区域图书发行公司,严格管理本版图书商流、物流、信息流,牢牢控制发行主动权。一、各种图书发行模式的优缺点(一)图书代理发行模式从延续几十年的新华书店总经销,到如今不少出版社、民营书商只设负责各地市场巡查的发行部,均属于此种模式。其主要优点是:只要选准总经销商或者分片选准区域代理商,出版社即可高枕无忧、全力以赴地投身图书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工作,可谓是…  相似文献   

4.
2003年总署颁布了《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在规定中正式赋予了民营企业总发行权和全国连锁经营权,这意味着,民营发行行业从此获得了国民待遇,和国有发行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个事件曾成为当年媒体报道的热点,获得了总发行权的民营发行公司,就把扩张新华渠道,加强与新华书店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新修订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民营书业放开了总发行权。此举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反响。我当时任总署发行司司长,从头至尾参与其事。现在把放开民营总发行权的前前后后作一回顾,从中可以  相似文献   

6.
张冉 《出版参考》2010,(14):I0007-I0007
我国图书业的发行业务基本处于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主要分为“主渠道”——新华书店,“二渠道”——各类民营书店;出版社旗下的社办发行。在图书销售领域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之前,新华书店之所以能占据图书发行的龙头地位,是因为它拥有两把独一无二的“上方宝剑”:出版物全国总发行权和教材发行权。然而,随着图书发行市场逐步放开,  相似文献   

7.
2003年总署颁布了<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在规定中正式赋予了民营企业总发行权和全国连锁经营权,这意味着,民营发行行业从此获得了国民待遇,和国有发行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个事件曾成为当年媒体报道的热点,获得了总发行权的民营发行公司,就把扩张新华渠道,加强与新华书店的合作,当成业绩提升的主要路径和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韩敏 《传媒》2011,(3):51-52
行业期刊是我国期刊阵营里数量较多的一个类别。一些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等机构都有自己的行业期刊。上世纪,我国行业期刊主要依靠相关部门的财政支撑生存。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最近这几年,行业期刊大多开始了市场化运作。随着新闻出版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行业期刊逐步"断奶",开始面向市场,自谋生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期刊代理发行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年来崛起的期刊代理发行 ,已与邮局和编辑部自办发行呈三足鼎立之势。但存在种种问题 :各代理商发行期刊品种重复、征订目录编排混乱 ;代理商与编辑部之间职责不明、相互推诿 ;代理商规模偏小、网点不足。建议成立代理商行业协会 ,运用地理相近、学科相关等原则进行宏观调控 ,从而规范期刊代理行为。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发行市场化运作对图书采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姚倩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2):34-37,61
出版发行业的市场化运作表现为:图书发行渠道已不再是新华书店一统天下;图书市场已经进入包装、炒作、宣传、造势的时代;订单、书目、广告、折扣等成为出版发行业争夺读者、争夺客户、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出版业市场化运作给图书馆带来深刻影响:图书馆的进书渠道日益拓宽;入藏图书的品种、复本日益受到市场的牵动;图书采访鉴别选择难度日益加大;与书商的关系日益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1.
市场与政策共同催生联合体 发行体制改革是联合体诞生的直接动因. 1982年以前,各出版社将所出版的书籍统一交由新华书店总店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总发行,而不能委托第三方或自办发行.1982年实行"一主三多一少",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图书发行行业(但仅限于零售业),出版社也从此取得了自办发行权和本版书的总发行权.1988年"三放一联",即放开渠道、放开购销形式、放开折扣,联合经营,极大地活跃了图书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图书业的发行业务基本处于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主要分为"主渠道"--新华书店;"二渠道"--各类民营书店;出版社旗下的社办发行.在图书销售领域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之前,新华书店之所以能占据图书发行的龙头地位,是因为它拥有两把独一无二的"上方宝剑":出版物全国总发行权和教材发行权.然而,随着图书发行市场逐步放开,新华书店赖以生存的政策优势正在丧失.在图书竞争,尤其是教辅图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能解决好发行这个问题,谁就获得了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国内9000余种期刊中,少儿期刊的声音是十分微弱的.我国少儿期刊在整个期刊业中,数量仅占2%,可谓“势单力薄”,与少年儿童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的29%相比,也极不相称;与全国期刊面貌日新月异的质量提升相比,显得“素面朝天”,有较大差距. 定位重复,结构失衡,内容的同质化,是我国少儿期刊市场的主要特点,少儿期刊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很难有优秀期刊做大做强.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少儿期刊长期处于低成本低定价的运作模式.少儿期刊发行人员总是感叹发行市场日趋艰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以往风光一时的少儿老牌期刊的发行量都呈逐年下降趋势,甚至有着一种如履薄冰、朝不保夕的担心.而那些发行量超百万以及几十万的少儿教辅期刊虽然发行量看似较大,但这种单纯靠行政命令订阅的期刊,前景益发暗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评论》2003,(11):27-28
国内第一家获得出版物总发行权的民营企业——文德广运发行集团已在北京组建成立,这是自2003年9月1日《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正式施行以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第一家拥有报刊总发行权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拥有报刊总发行权的民营企业。据介绍,此前只有新华书店和邮政发行系统少数几家国有单位拥有出版物的总发行权。  相似文献   

15.
《书商》在成立151年来,第一次发布图书行业排行榜“世纪书商”,对英国2009年最有影响的100人进行排行,包括出版商、书商、代理商、记者、博客作者和作家。  相似文献   

16.
民营书业在我国是朝阳产业,又是新生儿,屈指一算也就几十年的工夫。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民营书业创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2003年,出版发行市场开放,一改过去二渠道小打小闹的出版、发行路径,民营书业开始进入自己的市场轨道。  相似文献   

17.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西省民营企业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取得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可以从事图书、报纸、期刊及电子出版物总发行业务。这是江西省民营企业首次取得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购书经费近年有较大程度增长,图书馆成为新华书店、民营书商和出版社不能忽略的一个服务领域。各类供书商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他们的不同特点,图书馆能够在选择供书商时做到有的放矢。强调了图书馆选择供书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图书招标后书商供书出现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就我校与民营书商合作1年的情况来看,由于缺乏经验,书商在图书的供给方面易出现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藏书质量。笔者认为,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从根源入手,从而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图书招标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由湖北新华集团控股51%和水浒书业占股49%的山东长江水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9日完成工商注册后开始正式运营,他的成立意义深远。首先不仅开创国有新华书店与民营书业联姻合作的先河,而且打破了新华书店发行固守本土市场的经营局限,摆脱了国有企业传统经济体制束缚,为国有资本运作拓宽领域做了有益的实践和大胆的尝试;其次为民营文化企业转型以及整合优势资源的探索都迈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