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路欢快     
<正>一、活动背景刘瑾萱:“路是我们可以走的地方。”张沐涵:“从我们家出发,走5分钟的路就可以到幼儿园了,我每天都走这条石羊路。”马奕辰:“路就是帮助人们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路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也是人们出行时的重要指引。由于班级中的大部分孩子都住在同一个小区,  相似文献   

2.
7月2日 晴 但丁曾经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当今社会,我们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没有都有要实现的梦想。可是,我们只顾着走路,却忘记了去思考这条路是否符合自己。只有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够走到胜利的彼岸,否则即使累得筋疲力尽也都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3.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名言人们耳熟能详,它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相似文献   

4.
真假难辨     
杜鲁克问:“走哪条路?”爱数王子一摇头:“没走过,不知道。”“还要问人。”杜鲁克看到吵吵闹闹地走来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杜鲁克好奇地问:“这俩小孩长得怎么这么像?”两个小孩同声回答:“多新鲜哪!我们是双胞胎。”一个小孩指着另一个小孩说:“他讨厌!他总说假话,一句真话都没有!”另一个指着这个小孩反击:“他更讨厌!他总说真话,一句假话也没说过!”爱数王子下了马,走过去问:“请问,去爱数王国应该走哪条路?”一个往左一指:“走左边这条路。”一个往右一指:“走右边这条路。”爱数王子又问:“你们俩谁说真话?”两个小孩围着王子转了3圈,异口同声地回答:“我说的是真话!”  相似文献   

5.
但丁曾经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当今社会,我们都有自己要走的路,都有要实现的梦想。可是,我们只顾着走路,却忘记了去思考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只有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够走到胜利的彼岸,否则即使累得筋疲力尽也都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6.
女儿每每从外地回来,第一天晚上必做的一件事是:给长辈们轮流洗脚。给我洗脚时,女儿有个“重大”发现:“爸爸每天走这么远的路,怎么脚上一块老茧都没有呢?”是的,我每天早晨步行上班,只要不刮大风、不下大雨,就一定要走的,已经坚持走了四年多,算一算少说也有八千里了,到今年底我的从教生涯已满30载。这正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相似文献   

7.
王芳 《湖南教育》2004,(16):30-30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认为:“看整篇文章,要看明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每一句,每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我们许多老师都非常重视字词句篇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倘若我们使其与培养审美能力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欣赏课  相似文献   

8.
曾听人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名乘客上了出租车,并告诉了司机自己要去的目的地。然而,出租车司机却问:“先生,您是选择走最短的路,还是选择走最快的路?”乘客不解,问道“最短的路,不就是最快的路吗?”司机解释道:“当然不是。现在是车流高峰,最短的路交通正拥挤,弄不好还要堵车,所以用的时间肯定要长。你要有急事,不妨绕一点道,多走些路,反而会早到。”乘客这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9.
活人的蒌子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那人…  相似文献   

10.
<正>斯科特·派克有云:“人生错综复杂。每个人都必须走自己的路。”我们总以为未来有千千万万条路可以走,但回头看才会发现,坚持走下去的路可能才是正确的路,即使这条路,少有人走。“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老张的家,是我写小楷的地方,就在挤挤挨挨,未装电梯,看似年久失修的居民楼里。年轻人与孩子早已搬离,坚守于此的大多是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故平日少有人走,一路走来倒也清静。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路”是什么?如何去走这条路?这是我们实现阅读教学终极目标的关键一举,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叶老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论集》P144)我体会到,叶老说的“思路”,是读懂读通一篇文章的关键,只有弄清楚了思路,才可能使文章“条分缕析”,才可能“综观大意”,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名乘客上了出租车,并告诉了司机自己要去的目的地。然而,出租车司机却问:“先生,您是选择走最短的路,还是选择走最快的路?”乘客不解,问题:“最短的路,不就是最快的路吗?”司机解释道:“当然不是。现在是车流高峰,最短的路交通正拥挤,  相似文献   

13.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挂在我小学的教室里,旁边还有鲁迅的厕像,两者都让我既敬且畏。上课的时候经常想人非非,有时就想鲁迅的这句话:硬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多苦啊。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招生》2010,(8):I0001-I0001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中国大作家鲁迅说:“世界上市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相似文献   

15.
“特步,不走寻常路”,这是句广告词,“不走寻常路”的理念用到写作中同样是真理。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就是一种想心思、折腾。这想心思、折腾说到底就是为了追求一种与众不同。那怎样才能做到呢?这与立意、选材、  相似文献   

16.
常识     
爸爸对儿子说:“把路走直了,就是捷径。”儿子笑了笑,回答爸爸:“把路走弯,就把路延长。”——题记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国大作家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相似文献   

18.
王明艳  张玲 《吉林教育》2000,(10):22-22
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作文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写作方法,有了“写作方法”这盏指路灯,学生才能有“法”可依,有“路”可行。由此我们采用了“领文走,扶文行,放手练”三步曲。  相似文献   

19.
文题实录 路,无处不在。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谚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里有“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句子。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不畏艰辛,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鲁迅先生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相似文献   

20.
曲育乐 《课外阅读》2010,(15):18-18
一名英国游客去美国德克萨斯州旅行。大巴车在华兹堡市停了下来。他走下车,四下打量一番,然后向一个路人打探道:“先生,哪儿有吃饭的好去处?”路人回答:“沿着这条路朝前走,那里有一个男人俱乐部挺不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