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影响读者服务工作效果的因素有诸多方面,馆员则在诸多因素中起决定性、关键性的作用,而馆员的心理状态是衡量读者工作的重要杠杆.本文试通过馆员两类心理状态与读者服务工作效果之对比,对馆员怎样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提出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员员与读者的有效沟通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指出馆员的职业素养、馆员与读者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和读者的心理状态等方面影响了图书馆员与读者之沟通,提出通过拓宽沟通渠道,扩大沟通范围,使馆员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3.
心理资本关注的是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对个人竞争优势和个人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它对高职图书馆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青年馆员心理资本的开发有助于提高青年馆员的工作绩效,增强青年馆员的工作幸福感,培养和维持青年馆员良好的工作态度,促进青年馆员的组织公民行为,削减青年馆员的工作倦怠。因此,可以从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心理资本要素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提升高职青年馆员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4.
心理契约是连接员工和组织的心理枢纽,影响着员工行为、态度的方方面面,同时心理契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对陕西省高校馆员294个样本的实证调研,了解Lib2.0时代馆员心理契约的主要内容,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馆员心理契约指标权重,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从图书馆责任和馆员责任两方面提出改善馆员心理契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生馆员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重要的人力资源。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生馆员工作现状展开调查,对学生馆员的基本信息、工作情况和工作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改进学生馆员管理工作的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现状,并根据"霍桑效应",提出了调节馆员心理状态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工作是一种服务性很强的工作,馆员工作中心情绪虑、心理失衡问题应引起图书馆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造成馆员工作心理失衡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心理调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有效沟通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明 《图书馆论坛》2008,(2):111-112
通过分析指出馆员的职业素养、馆员与读者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和读者的心理状态等方面影响了图书馆员与读者之沟通,提出通过拓宽沟通渠道,扩大沟通范围,使馆员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馆员的管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莹 《图书馆学刊》2002,24(5):33-34
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型组织,需要把握专业人才的管理艺术,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具体方法:创造有利条件,保持馆员最佳工作状态;加强相互沟通,释放馆员最大个人潜能;塑造图书馆文化,强化知识型馆员心理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从心理学角度去探讨了影响图书馆女性成才的问题.通过对女馆员各种心理状态的分析,论述了成才首先要走出"自我",构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积极心理品质,以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促进早日成才,参与图书馆人才竞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从心理学角度去探讨了影响图书馆女性成才的问题.通过对女馆员各种心理状态的分析,论述了成才首先要走出"自我",构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积极心理品质,以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促进早日成才,参与图书馆人才竞争.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图书馆流通馆员的心理状态,提出对其采用以书籍为治疗工具的阅读疗法调整心态,并提出了阅读疗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图书馆员一直被认为是心理压力较轻的职业之一.以图书馆员为对象的有关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也比较少。随着信息技术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加之业务流程重组、职称评定改革、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岗位工资改革等举措的实行,使大部分馆员都面临着心理、岗位、待遇等方面的适应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和研究馆员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策略减少馆员对改革的焦虑心理,对馆员个人的职业生涯及推进图书馆领域的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从青年馆员竞争心理的表现入手,阐述了正确引导青年馆员竞争心理的方法,提出了引导青年馆员竞争心理的有效策略。参考献3。  相似文献   

15.
井水 《图书馆建设》2012,(11):61-65
图书馆2.0时代馆员心理契约有了新的内涵。通过对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员的实证调研可知,影响馆员心理契约违背的变量包括组织支持感、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组织政治行为和个体认知差异。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构建馆员心理契约违背的嵌套模型,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组织支持感,合理利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减少组织公民政治行为,满足馆员个性化心理需求,重建馆员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6.
谭飞 《图书馆界》2013,(1):9-11
从服务心理学角度探讨馆员与读者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馆员如何就优质的“功能服务”和优质的“心理服务”完善人性化服务,从而赢得读者的满意.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女性馆员的心理应激状况,找出女性馆员应激源。女性馆员的心理应激源主要为个人成就、社会支持及家庭问题,特别突出的是家庭问题。提出了保护女性馆员身心健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霍桑效应"谈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调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图书馆员的职业心态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服务质量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86 .9%的馆员自觉心理有压力。本文试图通过“霍桑效应”的启示 ,提出馆员心理调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是维持和发展员工与组织关系的内在力量。在界定图书馆知识型馆员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契约在图书馆知识型馆员管理中的作用和图书馆知识型馆员心理契约构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组织支持、职业压力、个人认知等三个方面剖析流通馆员产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通过分析流通馆员心理失衡带来的危害及其调适的重要性,提出减轻流通馆员心理失衡的调适方法,以达到降低流通馆员心理失衡发生率,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