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治安保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如燃眉之急已经被列入了我们党中央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中。从表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情况毫无联系,但是事实证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得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主要就是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思想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的中的作用得出如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增强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落实层面存在困境,以至于出现幼儿不知劳、不会劳、不爱劳的现象。从幼儿劳动教育特点出发,提出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可行性路径:儿童劳动社。回应幼儿心理,确定儿童劳动社内涵;尊重幼儿差异,丰富儿童劳动社形式;信任幼儿能力,形成儿童劳动社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后,新思潮不断涌现,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等新观念广泛传播促进了天津女子教育发展,造就了天津妇女社团的蓬勃之势。女星社是由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组织发起的主要从事妇女运动的社团,该社团以推进天津女子教育的发展为切入点,为唤醒女子独立精神、促进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一系列首创性实践活动。女星社在推动天津乃至全国女子教育事业发展中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和积极探索意识,为我国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国外大学出版社在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许多大学出版社在大学教育、科研和出版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通过在全世界的出版发行推广大学先进的教育、学术和科研理念,同时还发挥着服务教师、服务学术的重要作用。大学出版社作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相互依存、互动发展,在思想、文化、教育和学术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家校社协同构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链条”。新时代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定位在于以行动回归教育原点,促进人的生存与完善;强化教育的情境性,拓展和丰富教育空间;完善教育治理结构,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纾解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存在的主体思想认知偏差化、资源实践活动薄弱化、组织保障机制滞后化、主体胜任能力欠佳化的现实困境,形成确立目标一致理念机制、搭建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和完善主体胜任力机制的参考路径,可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更好发挥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一个以留关归国知识分子为主体.文教界各方面有识之士广泛参与的教育社团.该社团开辟了国内教育社团自力更生的先河,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作为该社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任期间为社团的活动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华教育改进社也为陶行知的个人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本文试图探讨陶行知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以期对当今教育团体的良性发展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极具影响的民间教育社团之一,基于改进其时中国教育、构建"新教育"体系之需,该社积极展开教育交流活动.通过邀请欧美教育名家来华讲学、考察、指导教育改进以及主动参与国际教育会议、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新教育状况等方式,该社敏锐地跟踪世界教育新潮,从而引领着其时国内的新教育运动,加速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8.
社本主义教育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本主义作为当前的一个重要思潮,给教育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社本主义教育把社会利益看成是高于一切的标准,把教育的目的仅仅定位社会的发展。它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对社会过分地关注,忽视了人的发展,从而导致对教育本质的遮蔽。只有正确地处理好社会、人、知识三者在教育中的关系,重视人在教育的中心地位,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1921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民国时期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教育团体,下设32个专门委员会,历史教育委员会即是其一,该委员会是最早专门研究中小学历史教育的民间学术组织。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中国教育界最早注意到农民教育问题的人,也是带头热情地奔向农村当乡村教师的教育家。他从中国“以农立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的客观实际出发,创造地性提出了“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的科学命题。今天,深入研究和领会陶行知的这一思想,对于提高对农村教育的认识,加速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是陶行知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1.
舒新城怀着对中国新教育发展的忧患意识而从事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他不仅构建了中国近代教育史学的理论框架,而且以质疑的眼光去反思中国近代教育史,促成其揭开了中国新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2.
分析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主要内涵及其开展意义,并提出开展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措施。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主要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3部分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入新的台阶,为实现"中国梦"输送高素质的圆梦中坚力量。高校可通过形成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推进体现"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园景观文化,推动贴近"中国梦"主题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组织融入"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内文娱活动等措施深化主题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远程教育和函授教育都是我国目前针对成人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函授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概述,简要分析了我国目前这两种教育模式的发展状况,并在针对发展状态简单论述这两种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开发是重点,而继续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积极发展西部地区继续教育,提高劳动素质,既是部开发战略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继续教育实质上是一个提高素质教育的问题,它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西部大开发,要发展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分析中国西部高等网络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西部开发对人才需求状况。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西部人才需求与远程网络教育现状不相适应。西部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加工生产急需资源探测、开采、加工专业的高技术人才,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中50%以上为综合性和理工类院校,这些院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突出,能满足西部开发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学科优势,发展西部高等网络教育事业,是促进网络教育发展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发展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路径,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须以现状的分析与掌握为前提.基于此,本文以高等教育管理和国际商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类型框架,然后利用该框架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研究结论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类型划分须结合方式和方向两个维度;中国高等教育内向国际化质量有待提高,外向国际化有待大力发展;学生流动是中国高等教育外向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向与外向国际化互相影响,促使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和比较中德两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吸收先进的教育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制度,将会有利于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改进,努力使音乐教育成为培养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  相似文献   

18.
民办高等教育筹资困境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以来,逐渐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增加了高等教育供给。与此同时,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也面临着生存性、发展性短缺,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本文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筹资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筹资的困境,并重点从政府和民办高校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困境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rule of law presents a new path for understanding and handling religious affair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field of religious education is no exception and current legislation has to be improved so that China’s religious education can be further promoted.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legislation and legislative regulations governing China’s diversified and dynamic religious education, which includes professional religious studies, religious education embedded in ethnic education, missionary religious education, religious education included in gener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on religiou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t argues that how to understand and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separation of education and religion stands out as the core issue, as China requires a more dialectical and pluralistic religiou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顾明远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建构了以比较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比较教育与文化研究、比较教育与知识经济、比较教育与国际理解以及国别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比较教育体系。他首创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点,拓展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创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