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健全的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完善的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通过民主与法治的制度架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关系,从而创建一个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程中,我们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依法治国,就是要通过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依法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法治和公平正义的缺失必有损社会和谐,民主兴则法治明,法治明则和谐现,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大兴的必然结果。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应当是民主得到充分发扬,法治得到充分完善,公平正义得到充分体现的过程。法起源于社会利益的博弈,完善于民主参与。诞生于民主的法治,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各利益集团围绕劳动合同法草案展开的博弈,耐人寻味。用立法的方式限制权力和资本的过分贪欲,才能实现公平维护劳动者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和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基本途径是: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民主法治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充分说明了和谐社会本质就是法治社会。强调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高度重视民主法治建设,阐述民主法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核心性的地位和作用,在民主法治建设上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良性互动,说明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当前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最主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社会公平,强化利益协调,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过程中,法治和德治作为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控制机制,是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社会包容性、倡导人的独立思考、尊重人的个性和谐为指导。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条件。和谐社会建设的结果一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积极参加,需要社会协调。  相似文献   

12.
法制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和谐社会的法制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重视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得到进一步充分发展,立足于使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重视规范诚信友爱行为,充分体现对创新与创造行为的保护,维护好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积极规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几年中,“和谐社会”或许是最著名的执政党新话语之一。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出现了要使“社会更加和谐”的表述,这是“和谐”概念第一次成为执政党的政治用语,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日益提升,对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干警进行执法教育、素质再提高是十分重要的,其意义十分深远。各基层检察院必须健全学习执法各项制度,确立检察机关创新思路,向专业化发展,形成新的检察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理清构建和谐社会理论问题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核心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公平包括权利、机会、规则、分配等方面,政治与行政、经济、法律、文化与社会等层面。我国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缺失问题。因而要统一思想,深化改革,加强监督,强化法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坚持立德树人,加强青年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通过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意识的培养,应当围绕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开展,技能的训练,应当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法治经济氛围。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的孵化,实体的成型,应当贯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锐意改革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实现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适用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其优秀的文化内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辅助思想之一."仁爱至诚"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的特征,"礼乐并重"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民主法治的社会"的特征,"中和处事"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的特征,"顺乎自然"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理论汲取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和谐社会基本条件的理论营养,进一步完善了如何实现民主法治、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并推动科学文化教育高度发达。同时,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作用的规定,将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领导作用明确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共产党宣言》中的政治理想,更是中国共产党理论结合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及实践硕果。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目标,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本文就法制保障新农村建设作了一定的探讨,供同仁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