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诗经》之分为“风”、“雅”、“颂”,皆缘于音乐。其中,“风”为地方乐调,按出现地方不同,分为周南、召南、邶、鄢、卫等十五“国风”。朱熹《诗集传序》云:“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歌咏,各言其情者也。”又说:“周南、召南……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尽管朱熹因其地位及意识之局限而对《诗经》解说甚多偏颇,但其坚持认定“国风”为“里巷歌谣之作”,  相似文献   

2.
《诗经·小雅·鼓钟》中“以雅以南”一语,过去说诗考据之家解说不一,迄无定论。作者的新见解是:“雅”是“夏”的假借字,“雅”即“雅乐”,指诸夏(周人)的音乐。《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周礼》写作“大胥”、“小胥”,原是周王朝的两个音乐机构,后来将其所演奏的雅乐中的诗篇,分别称“大雅”、“小雅”。“南”原是江汉、江淮之间长江中下游潮热卑湿地区的房屋之象形文,此处指荆舒地区的楚国南音、徐国南音,《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当是周初由周公旦、召公从荆舒地区带回北方的楚、徐南音。所以今之《诗经》不应只称风、雅、颂,而应正名为风、雅、颂、南。  相似文献   

3.
<正>对《诗经》中“风”、“雅”、“颂”之名来历的解释,宋以后的研究家们已逐步打破汉代经师们的传统教化观点,提出以作者出身之贵贱、音乐曲调之差异等来加区别的更合理的看法。在这些新看法的启迪下,郭沫若、章炳麟、张西堂诸先辈又经过严谨的考证,进而得出“南”“雅”“颂”原本乐器之名的结论(见郭沫若《甲骨文研究·释南》、章炳麟《文录》卷一、张西堂《诗经的体制》)。唯“风”之本于何器,尚在人们的考究研讨之中。笔者以为,“风”原来也是一种乐器,即古人用以节乐的缶。  相似文献   

4.
诗经二南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有(周南)(召南),列“十五国风”之首。但这种编排体例是否合适,许多学者持怀疑态度。程大昌以“南”为乐名,“(南)(雅)(颂),以所配之乐名,(邢)至(幽)以所从得之地名。”(‘)将“南”从“风”中分出,另立一类。顾炎武提出“四诗”说“(周南)(召南),(南)也,非(风)也。……(南)(幽)(雅)(颂)为四诗,而列国之(风)附焉,此诗之本序也。”(‘)这些观点很有见地,但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二南”与“风”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称“南”而不称“风”?“二南”主要产生于哪个时期?“二南”…  相似文献   

5.
《诗经》“二《南》”(指《周南》《召南》)列于十五国风之首,而十五国风在正式礼仪场合演奏过的乐歌见于文献记载的,惟有《周南》《召南》中的数篇.且被称之为“正歌”.孔子对“二《南》”亦给予极高的评价.此皆昭示着二《南》在十五国风中有着某种特殊地位.此外,今本《诗经》其它十三国风皆冠以地域名称后附“风”字,而二《南》究竟产于何地,则始终困扰着人们,且直称《周南》《召南》,不附“风”字,也令人们猜测二《南》是否独立于国风之外.总之,十五国风中关于“二《南》”的名义诠释争议最多,久讼不决,未见定谳.今试综述前贤之论,并提出我们的一点浅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6.
《诗经》研究是王夫之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经稗疏》、《诗广传》、《诗绎》、《诗经考异》、《诗经叶韵辨》等论著,对《诗经》进行了综合的考察研究,持论甚高而卓见至多。其中对“二南”的划分足见一斑。关于《诗经》中《周南》、《召南》的划分,自古以来,各家解说不同。《毛诗序》以王、侯之风为划分标准,认为《周南》是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召南》是诸侯之风,故  相似文献   

7.
对于《诗经》“风”“雅”“颂”分类,传统观点主要有“实用说”、“产地说”、“体象说”、“乐调说”四种,这四种观点分别揭示了《诗经》特质的一个方面,而不能作为划分风、雅、颂的统一标准。风、雅、颂的划分与编排当以内容的不同为标准,有关风土民情的归于“风”,事关诸侯、士大夫的归于“小雅”,事关周王的归于“大雅”,关于古低明王祭祀之法、颂扬之间、祈祷之辞的归于“颂”。  相似文献   

8.
文王化行南国与周人经营江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周文王的政教,化行乎南国之说,始自毛诗诗序。诗序在解说《诗经·周南、召南》时说:“关睢、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汉广、汝坟》序,始言文王之化,《召南·甘棠、行露》以下序,始言召伯之教,文王之政。“《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  相似文献   

9.
古今说《甘棠》诗者皆围绕“召伯听断甘棠下”,“敬其人爱其树”的主题。树木崇拜是世界上各民族都存有的一种原始的宗教文化现象。周人也有树木崇拜,《风》、《雅》、《颂》中多有树木形象,即与树崇拜的遗俗有关。甘棠非社树,召伯非社主,召南地的人们认为召伯亡魂栖居于甘棠树,并通过甘棠树往来于天地之间。召南地的人们关怀召伯亡魂,故有“勿剪”、“勿伐”、“勿败”、“勿拜”甘棠树的禁忌,故有《甘棠》诗的产生并传颂于后世。  相似文献   

10.
传统《诗经》分类,二“南”归入“国风”。宋人疑经,以为孔子时代无“国风”之名,只有乐名“南”、“雅”、“颂”;于是倡“南”独立于“风”外之说,自宋至今未有定论。本文辨说“南”与“风”为同音假借,“南”就是“风”,记乐时代用“南”,说诗时代用“风”。在诗教传承中“南”演化为“风”,在音乐传承中“南”又派生出“乱”、“盐”、“艳”等音乐名词。  相似文献   

11.
正初识经典《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只有题目没有内容)。先秦时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是王畿之地的正乐。《颂》  相似文献   

12.
<正> 《诗经》分为《风》(即《国风》)、《雅》(《大雅》、《小雅》)、《颂》三大部分。对“风”“雅”“颂”三字如何理解,实际上已构成了探求《诗经》主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学术界,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所谓“风”,是指“音乐和歌谣”;“国风”就是各国的音乐歌谣。有的同志还写道,对此,“大家似乎已经有了一致的意见”(孙作云《说雅》(见《文史哲》1957年1月号;又见孙著《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13.
诗中《周南》、《召南》的"南"有二层含义:从文本角度来理解是指地名;从《诗》入乐的角度来说是指南方的乐调。《诗经》所以命名为《周南》、《召南》是因为编诗者以此来表示对南方诸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说起“《诗经》六义”,我们就会想到“风雅颂赋比兴”。这个观念较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大师》中:“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汉代《毛诗序》的作者,提出了“诗之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又总结归纳,在《毛诗正义》中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相似文献   

15.
指示词附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作形容词用,谓之指示形容词。《说文解字注》:“之有训为此者,如之人也、之德也……《召南》毛传曰,之事,祭事也。《周南》曰,之子,嫁子也。此等之字皆训为是。”(见“之”字条段注)  相似文献   

16.
二南:《周南》、《召南》的合称。 二雅:《小雅》、《大雅》的合称。 西汉二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的并称。 西晋二陆:陆机、陆云(史弟二人皆为西晋文学家)。 西晋二潘:潘岳、潘尼(叔侄二人为当时文学家)。 古代诗史二明珠:《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二人为当时哲学家)。  相似文献   

17.
佘振玲 《学语文》2004,(9):33-34
《诗经》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2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风士之音;雅,朝廷之音;颂,宗庙之音也。  相似文献   

18.
六诗古义解     
《毛诗》“六义”之说,本于《周礼·春宫》:“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序》因之,称为“六义”。郑玄注“六诗”曰:“风,言贤圣治道之遗化;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  相似文献   

19.
《诗》之"六义",汉代以前多认为即"六体",《毛诗正义》提出"三体三用"说,风、雅、颂为体,赋、比、兴为用,较为理性、清醒地认识到了《诗》的特点,对后世的解《诗》方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二、关于比、兴的问题 《诗经》的表现方法,古人概括为“赋、比、兴”。“赋、比、兴”之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大序》称“六诗”为“六艺”。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风、雅、颂,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后世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