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意义] 探讨高校用户使用图书馆OPAC系统遭遇检索失败时提问调整的应对方式。[方法/过程] 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收集并对OPAC日志数据进行编码,分析用户采取停止检索、平移、泛化、专指及混合方式调整应对失败的情况。[结果/结论] 仅有十分之一的调整不做任何努力直接停止检索;在进行应对的情况中,平移调整最为常见(占44.2%),其次是泛化调整(占24.4%),专指与混合调整的情况比较少见。最后,从用户检索技巧培训和系统改进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颖  张智雄  孙辉  雷枫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6):119-128
[目的/意义]构建国史知识检索平台,提高用户获取国史知识的效率,促进国史宣传和教育。[方法/过程]提出基于本体的国史知识检索平台构建思路与总体框架,在构建国史本体知识库的基础上,采用Neo4j数据库作为RDF数据仓储,创建基于Solr的实例索引、三元组索引和词条索引,针对多种检索需求设计实现检索引擎的执行流程、检索式构造方法以及查询处理算法,并为国史知识展示设计可视化实现方式。[结果/结论]构建国史知识检索平台,提供实体检索、查询问答、关联检索、时序检索及语义资源浏览等检索与浏览服务。该平台框架及关键技术实现方案可为面向领域知识的深度检索服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构建基于关联数据的探索式检索系统,充分利用关联数据中隐藏的知识网络,向用户提供发现新知识的机会。[方法/过程] 基于DBpedia电影数据集,采用改进的向量空间模型进行关联数据的语义相似度计算,使用可视化的交互技术对检索结果进行呈现。[结果/结论] 通过基于任务的评价方法与IMDB进行对比,证明基于关联数据的探索式检索系统能够提高检索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并能引导用户发现其感兴趣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贾琼  王萍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0):105-112
[目的/意义] 应用关联数据技术进行历史档案资源聚合,以发掘资源数据的潜在关联,发现新知识并实现价值增值,进而优化知识服务。[方法/过程] 梳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和聚合的相关研究,从资源聚合的目标、原则、流程和层级关系等方面构建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并采用"经史子集"实例分析资源聚合过程。[结果/结论] 构建了关联数据视角下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理论指导框架和检索服务平台,为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对海外基于开源软件的典型科研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案例进行调研,从技术、内容、功能、应用等几个层面,梳理总结其特征和建设运营经验,从而为我国科研数据平台建设和科研数据管理提供有益经验。[方法/过程] 以Fedora系统和Dataverse系统所构建的四个科研数据共享服务平台(SDR、DC、OIAD、HD)为调研主体,阐述平台基本架构,探讨平台技术、内容和主要功能。[结果/结论] 4个平台所使用的软件技术相似,基本模块和主要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是以科研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目的所构建的平台。建议我国建设科研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需要综合考虑政策内容、用户与资源、合作关系及教育培训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现有用户行为模型能甄别用户的差异,挖掘用户深层次需求,实现图书馆智慧化精准服务,将用户行为模型运用于"智慧门户"建设,可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实践案例和参考依据。[方法/过程] 在对现有的图书馆门户系统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以重庆大学图书馆"智慧门户"建设为例,探索用户行为模型在图书馆"智慧门户"的架构方式。[结果/结论] 实践证明,基于用户行为模型的图书馆"智慧门户"可实现用户、资源、服务以数据为中介的交互,能更准确地预测用户行为和需求,让数据成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决策依据,是图书馆实现"智慧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讨电子资源使用监控与统计系统的数据获取质量评估方法,为提升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为高校图书馆评估和应用此类系统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数据质量评估的内容、指标和难点,对数据质量评估的3种主要方法进行介绍,并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对其作用和局限进行探讨。[结果/结论]从信息丰度、准确性、及时性等指标对北京大学图书馆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并从应用范围、数据监测反馈、原始流量保存等几个方面对系统下一步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以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及相关研究为基础,从用户角度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出建议。[方法/过程]采取访谈法对高校图书馆主管馆长和部主任进行访谈,从而获取数据,提取影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相关因素,根据提取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馆员能力与素养"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最大,"空间服务""服务需求程度"次之,"设备设施服务""新媒体服务""资源建设"再次之。构建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影响因素的"6340模型"。在馆员队伍建设、空间构建与再造、服务模式体系构建、设备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5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通过移动图书馆与非移动图书馆OPAC用户使用检索点的比较,探索用户通过不同设备使用图书馆OPAC系统的行为差异,为不同设备OPAC系统检索点的设置等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运用日志挖掘法,对比分析移动图书馆与非移动图书馆检索点出现概率、检索点搜索成功率、检索点变化模式等方面的异同。[结果/结论] 移动图书馆与非移动图书馆检索点存在差异,非移动图书馆在检索点的设置和利用上具有优势。移动图书馆可以通过舍弃低概率的检索点,简化界面内容;通过设置网页标签的形式,方便用户转移检索点;通过减少组配的检索点数量,并突出检索点和检索框来提高组配检索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探讨用户在公共检索和非公共检索计算机上进行OPAC检索的行为共性与差异。[方法/过程] 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OPAC日志数据为例,对图书馆内公共检索计算机和馆外典型非公共检索计算机产生的日志信息进行分析,从基本特征、一次检索会话内的检索行为特征两方面,对两类计算机用户的OPAC检索行为进行比较。[结果/结论] 公共检索计算机用户与非公共检索计算机用户在关键检索行为的表现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包括检索点与高级检索功能的使用、一次检索会话内的提问调整方式等。同时,两类用户在一次检索会话的提问次数、持续时间、两次检索会话时间间隔等方面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有声阅读已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用户年轻化特征明显,通过研究高校大学生用户的有声阅读需求,为细化分析用户需求和明确图书馆工作重点、优先级提供可行的分析路径,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有声阅读需求并采取针对性的服务策略。[方法/过程]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有声阅读行为、图书馆有声阅读服务认知和利用情况以及有声阅读需求进行调查,基于Kano模型对需求进行分类,并结合QFD模型分析图书馆工作改进的重点方向。[结果/结论] 调查对象中超过一半进行过有声阅读,但对图书馆有声阅读资源的认知和利用程度不足,不过多数认为图书馆有必要开展有声阅读服务;用户需求以魅力型需求为主,还有少量无差异型需求,资源内容质量、查询、获取在提高用户满意度中占据重要地位,图书馆工作重点应是优化系统平台功能和性能、提高有声阅读内容的质量、配置高性能设备打造高品质视听空间、加强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杨涔  邵波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2):65-72
[目的/意义] 从用户体验的视角,构建一个融合影响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服务满意指标的评价体系,试图引导移动端图书馆系统完善用户服务。[方法/过程] 结合已有研究文献以及相关的在线评价,与专家讨论后,选择四大类16个指标构建基于用户使用体验的移动端图书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这些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结论] 移动端图书馆系统应该增加电子数据库和多媒体资源供给量,以满足用户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移动端图书馆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在线下载、在线阅读等功能,以帮助用户有效使用馆藏资源服务于其工作和学习;移动端图书馆系统要不断优化系统性能和人机交互界面,从而简化操作逻辑,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针对图书馆特色数字馆藏建设中用户参与度低、参与持续性弱的问题,尝试建立用户参与保障机制,引导图书馆系统地考虑用户参与机制的引入问题,提高用户的持续参与度。[方法/过程]基于"志愿者参与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意愿调查"和"用户参与数字特色馆藏建设意愿调查"两个问卷调查,了解用户参与动机、期望获得的激励要素和用户眼中的参与阻碍要素,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和国内外图书馆用户参实践,概括用户参与机制的基本要素,构建用户参与保障机制方案。[结果/结论]建立包括重点用户寻找和招募机制、宣传推广机制、激励引导机制、管理支持机制、质量控制机制所构成的保障机制方案,并说明机制建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通过对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讨论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完善用户行为相关理论并为推进社会化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通过梳理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的相关理论成果,侧重于主题内容分析。[结果/结论] 详细探索流失行为的相关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对于社交网站情景下用户流失原因要素,特别是要素间关系的探索尚存在很大研究及整合空间,同时有关用户流失行为方面的理论研究尚缺乏统一框架。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用户流失背后的原因、规律、流失模型构建及相应的流失策略等,有针对性地对社交网站的失败案例进行个案分析,并且通过访谈等方式获取用户流失行为潜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环境扫描的“十三五”高校图书馆转型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十三五"期间,高校图书馆在新的信息环境、用户环境和高等教育环境下,必须重新进行自我审视和定位,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方法/过程]对"十三五"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信息环境、用户环境和高等教育环境进行扫描,通过扫描发现其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探索新环境下图书馆转型策略。[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应构建泛在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创建用户驱动的多类型的数字知识环境,营建创新学习与学术交流的第三空间,塑建基于职能拓展的协作式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意义]基于某搜索引擎5亿全量数据,本文设计研究年轻用户大数据画像分析的总体模型和详细的研究流程,以建立用户画像的基本方法论.[方法/过程]借助数据分析与数据验证过程的结合,通过KL散度和AIO社会学模型选取有代表性的计算样本和标签样本,并利用CH-Score和SH-Score明确算法与相关参数,利用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大学图书馆治理是一个多主体互动参与下的博弈过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归纳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模式。[方法/过程]通过对大学决策者、大学图书馆员和大学师生读者三个大学内部利益主体在图书馆共同治理中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构建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中的三方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混合纳什均衡解进行分析,分别探讨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及其收益情况。[结果/结论]结合模型分析结果,提出构建大学图书馆共同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基于用户服务视角,同济大学图书馆开展"十三五"战略规划研究,对未来图书馆的业务流程、空间布局、功能维度和服务导向进行规划,为国内大学图书馆"十三五"时期的服务转型和变革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分析多元化的空间布局原则,结合"十三五"时期的新型服务功能,探讨空间功能的四个维度。以同济大学图书馆为例,从业务流程和用户服务两个角度分析空间布局功能框架。[结果/结论] 大学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变革与服务转型是密不可分的,同济大学图书馆空间布局战略规划研究,为空间再造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施保障,对大学图书馆"十三五"时期的服务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