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美管见     
数学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性 ,正是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 ,使得涉猎者望而却步 ,但是抽象、严密、应用广泛并非是数学的唯一特征 ,数学中还存在着美 ,处处充满着美的情趣、美的享受、美的鉴赏、美的表现。数学中的美是一种高层享受 ,既严肃又雅致。它虽然没有音乐绘画那样华丽的“服饰” ,但却以它那高雅、冷峻的艺术之美而令人神往 ,如数学概念的简洁性、统一性 ,数学命题的概括性、典型性 ,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和谐性 ,数学结构的完整性、协调性以及数学创造中的新颖性、奇异性等等 ,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难怪名家们所言 :“…  相似文献   

2.
数学本身处处充满了美的韵律,教师认真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教学,将学生认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变成绚丽多彩的世界,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去欣赏、去创造数学美,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让他们从数学美学的角度去审视数学知识.并以此渗透于知识和解题的实践。对促进学生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理解数学知识和对提高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中,适当引用优美经典的素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思维美、简洁美、奇异美、意境美,从而激发兴趣,领悟数学思想,培养数学能力,提升美感.  相似文献   

5.
"美"自古以来是人类追求和向往的,更成为情境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不止一次的提出:"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是多种多样的,数学的美是深邃奇艺的,数学的美是灵动突变的,数学的美是简洁和谐的,数学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把数学的美带进课堂,充分地展示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美,欣赏数学的美,进而从心底里喜欢数学,亲近数学,研究数学。在此,将情境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认识与大家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6.
数学美长期以来吸引着很多数学家的注意力,给普通数学学习者以很高深的感觉,其实数学美无处不在,只有知美、审美才能更好的发展数学、应用数学。本文就从数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以一些简单易懂的数学实例对数学美予以阐述,以期对数学的理解和数学美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数学美在于其简洁、统一、和谐、奇异,在数学课堂渗透美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本文以解析几何《直线中的对称》复习课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数学的美如何体现,数学的美包括哪些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求真的过程也就是求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美不是什么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有其确定的客观内容.数学美是数学理论的特征之一,在学习数学的概念和解题的活动中,如果发掘其中美的因素,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其中主要表现形式有简明美,抽象美,和谐美,奇异美等.从美学角度探讨数学中的这些美,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其中的规律,提高数学素养,对数学的教、学、研究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数学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性,它们是形象、生动而具体的,数学中的符号美、统一美、和谐美和奇异美均展现着数学自身的美。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描述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严谨美、统一关等,系统阐述了数学之美,从而揭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之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美的,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独特的数学美.本文通过对数学美的阐述,呼吁重视和加强数学的审美教育,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思维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教会学生掌握有趣的数学,为他们的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自己捕捉灵感的方法.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它处处充满着美.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认识发现数学中的美,如:数学的概念美、符号美、抽象美、统一美、奇异美以及美妙的对称等,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中有很多美的东西,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这样不仅陶冶了情操,又让学生发现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美是一种极其严肃、雅致和含蓄的美,其含义也是丰富多彩的,它具有简洁美、统一美、对称美、整齐美、抽象美、奇异美等。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枯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体会到数学美,不懂得欣赏数学美或缺少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奇异美、和谐美、简洁美、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并不断地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训练解题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古代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可见,数学中充满了美。仅就新教材而言数学中蕴含的美俯拾即是。一、数学的语言美数学的语言美,首先表现在数学语言丰富多彩,既有文字语言,又有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其次,数学语言既简洁、严谨,又富于形象化、理想化。数学概念的概括、明确,数学定理的简洁、深奥,数学公式的简明、醒目,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之相比的。在证明定理、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数学语言借助于数学方题1平移坐标轴,把原点移到O‘(2,0),求双曲线4x2-3y2=1在新坐标系下的方程;题2平移坐标轴,把原点移到O‘(2,-1),求直线3x‘-4y‘-6=0在原坐标系下的方程;题3已知曲线的方程式2x2 y2-4x-2y=0,试讨论此曲线的性质.4.反思探究过程,提高探究能力.在学生运用自己的探究成果成功地解决上述法和数学符号把思维、运算过程扼要地表现出来,并能准确、深刻地把现象结构表现为其不变式———对客观事物的数学特点在抽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理想形象。语言精当,文字简约,逻辑严谨,达到了不可随意增删一字的极高境界。二、数学的图形美数学新教材中的图形具有数学所特有的形体美。引进单位圆后,三角函数可以用有向线段...  相似文献   

18.
展现数学美感 激发求知好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思维王国,它既有高原雪莲,又有空谷幽兰,既有情景之中的自然美,又有意料之外的奇异美。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能把混乱化为和谐,纷杂化为对称,繁复变为简单。又能比统一中演绎出千变万化,还能从千变万化中探索出规律。数学公式简单优美,除了反映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有规律和谐外,还能培养人们遵循客观规律、办事简洁和精益求精的个性。只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充分挖掘数学之美,就能改变学生对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当他们感到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绚丽世界时,才能迈入数学的神圣殿堂,以数学美为驱动力,在这个殿堂里勤奋求知和展翅翱翔。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很美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的传授知识,还要用数学固有的美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验、感受数学的美,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尝试中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20.
数学美     
该文论述了数学美的概念和数学美的基本特征——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并简要地论述了数学美作为数学发展的动力与价值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所具有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