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朝不仅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繁盛时期,同时也是书法艺术正规教育的开创时期.唐朝政府在办学、应试、教材、教学、择官等方面都有书法方面的内容,并设置书法学校,开设书法专业课程,首创书法艺术的正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集大成时期。在唐代,书法继往开来,见于史书的书家数以千计,硕果累累,唐书几可与唐诗相媲美。在贞观君臣的大力提倡、推动下,唐政府在科举中首设书科考试,开办书法学校,设置书法专业课程、书法教师,编定学制。在我国文化史上,唐政府首创了书法艺术的正规的学校教育。在办学、招生、教材、教学、考试等方面,积累了一整套的成功经验。 我国在“文革”以来直至今天,绝大多数学校的书法教育,可说是空白。书法师资的培养、书法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书法美学的探讨,更是无从谈起。相当多的青年教师、学生对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关系和发展、书法在知识传授中的地位及作用、书法美学在文明教化、陶冶精神方面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在实际书写中不明间架结构,不懂章法布局,往往写得乱麻一团,无法辨读,令人生厌、生畏,毫无美感可言。书法  相似文献   

3.
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中、小学开展书法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人才培养,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给中小学书法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给高师的书法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师的书法艺术教育应该走在学校书法教育的最前面。本文就高师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高师书法艺术教育的学生书法基础、书法专业师资队伍以及高师开展书法艺术教育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开展好高师院校书法艺术教育提出了夯实学生书法基础,提高师资队伍书法基本素养和加强书法艺术教育的软、硬件建设等三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小学书法教育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诸多省市的小学都开设了书法课程,可以说,此时的小学书法教育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书法课程走进小学对弘扬书法艺术以及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然而,在书法进入小学课堂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了书法的传播和发展.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小学书法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书家辈出,群星灿烂,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其中,中国古代钱币书法成为中国书法艺术长河中的绚丽的花朵,具有独特的书法艺术效果。通过对我国古代各个朝代钱币书法认识,了解各历史时期钱币的书法艺术,认识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长卷之中,楷书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文字演化最初的甲骨文字到后来的青铜铭文,经历时间的洗礼与统一文字的完善,发展出秦篆,又不断化繁为简,出现隶书、行书、草书,再加以规范化,在唐朝楷书终发扬光大。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顶峰时期之一,统一强盛的大唐经济繁荣,思想多元开放,文化壮丽辉煌。同时唐朝皇帝对于书法亦酷爱,为唐朝的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李世民是开创、奠定唐朝三百年统治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在其行政之余,不废模仿,并积极倡导书法,由于唐太宗的身体力行,使得朝野上下书法之风大盛,有力地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唐朝各种书体的成熟完善,艺术成就之高,书法流派之多,书法大家之众,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书法史上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各种书体相继出现,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其中王羲之的书法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成功演绎了以魏晋风度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成为历代书法家学习的典范.本文从王羲之的人生历程和生活状态、生活背景、书学思想、书法师承等方面探索王羲之书法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然后,从楷书、行书和草书三个方面分析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最后,探讨王羲之书法对书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各种书体相继出现,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其中王羲之的书法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成功演绎了以魏晋风度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成为历代书法家学习的典范。本文从王羲之的人生历程和生活状态、生活背景、书学思想、书法师承等方面探索王羲之书法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然后,从楷书、行书和草书三个方面分析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最后,探讨王羲之书法对书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简论民国时期新学下的书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教育进入到一个特殊的阶段。社会的重大变革、“西学东渐”的影响、“新学”的兴起均对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在东西文化强烈碰撞的时期里,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形式开始由私塾制向学堂式教育转变,照相术的传人,碑帖资料的广泛普及,使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晚清民国,中国艺术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书画艺术文献的编撰与当时中国政治文化背景和学术思潮有着密切的关联,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刘熙栽的《书概》是我国书画艺术文献编撰史上较成功地使用阴阳辩证手法编撰的典型范例。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体例严谨、写作手法高妙,处处体现出尊魏卑唐、倡变求新的价值取向。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开了书画典籍文献系统分类之先河,渗透着很强的观念因素,使得本属于目录学著作的《书画书录解题》一书,深含思想观念的革新。  相似文献   

12.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书法创作走向自觉的同时,书法鉴赏随之产生。书法的本质特征决定着书法鉴赏的存在和发展。而书法鉴赏的存在建构了一部完整的书法风格流变史。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公共书法课教学比较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审美的鉴赏而忽视文字教育,带来了学生机械临摹、在创作中容易出现错别字等问题.在书法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字教育,使其认识繁体字,感受中国文字之美,这应该成为高校书法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孙过庭的《书谱》,在书法艺术理论史上是第一部具有独立的、思辨精神的书法艺术理论专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了“冲和为美”等诸多书法美学命题,建立了全新的艺术审美风尚,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魏晋时期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兰亭序》作为行书艺术的重镇,其优美的内容、多姿的形质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在历代"王书热""兰亭热"中无不深深地打动每一位欣赏者的心。探析《兰亭序》书法艺术,必须着眼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及《兰亭序》书法的传承、学习状态,才能把握其学术和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6.
毕节,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内蕴深厚,代不乏人。进入当代,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既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又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毕节当前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由于书法实用功能的弱化,书法基础逐渐萎缩;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艺术精神日益淡薄,继承不足;因功利思想的驱动,脱离汉字和书写的基本法度,浮躁的创作风气盛行;书法教育意识、批评意识淡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文化元素缺失等。因此,从繁荣传统艺术、弘扬时代精神和保护民族文化、提升毕节文化竞争力的角度,毕节书法的发展,要得到政府的重视,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加强理论学术研究,重视书法教育,书法活动形式多样,把书法和城市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法作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美和深厚的意蕴,为人们传达信息、陶冶情操和美化景观环境。陕西作为中国书法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和中国书法的重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安市在近年来新建的众多人文景观中很好地融入了书法艺术,不但增加了景观的观赏性,提升了景观的吸引力和审美层次,而且彰显了书法的魅力和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硬笔书法是同汉字与生俱来的最早出现的书体,硬笔书体乃是汉字书体的母体。西汉以来,毛笔广泛使用后,毛笔书法成为我国书坛的主角,才出现毛笔书法,并在蓬勃发展中建立了毛笔书法体系,迅速登上了书法艺术宝座,主宰此后书坛两千多年。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以钢笔为主体的现代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一起在全国形成了超乎人们想象的热潮,爱好者之多,普及面之广已远远超过了毛笔。硬笔书法建立自己的艺术体系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19.
唐碑是永州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结、颜真卿、怀素、皇甫湜、李谅和柳宗元等书法名家都在永州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墨迹,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诗文和书法融入碑刻之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民族文化的结晶与瑰宝,也是人类的精神情操、文化修养的积淀与显示,更是东方艺术精神的浓缩与象征。无数书法爱好者希望自己写得一手好字。学习书法既没有什么捷径可言,也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学好书法关键在于三点:笔墨技法、结构和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