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反转新闻此起彼伏地出现,影响着社会传播环境,同时挑战着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由此,本文将以近几年反转新闻为研究对象,从反转新闻形态、主流媒体在反转新闻中的表现出发,分析主流媒体在反转新闻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提出主流媒体在反转新闻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2015年,几乎所有媒体都行进在融合的道路上,成为新闻界的主流。然而,频频出现的"反转新闻"却不断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也引起业界的关注。笔者认为,"反转新闻"严重危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其本质是新闻虚假失实,媒体应该采取措施严防新闻反转。"反转新闻"严重危害媒体公信力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有图有真相的新闻也可能蒙蔽了你的双眼。一些新闻事件,用一次次转折充分演绎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媒的发展与变革,舆论环境更加复杂,网络时代的新闻标准也正在发生着嬗变,反转新闻频频出现.我们不难发现"反转新闻"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引起公众关注的并非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反转和公众态度的转变.本文借助"反转新闻"对选择标准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新闻媒体在两难困境中的博弈与平衡,从而理性地看待反转背后的媒体责任和全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4.
反转新闻容易在新媒体温床繁衍滋生。反转新闻的频发,对媒体公信力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的负面影响。笔者以榆林产妇坠亡案这一典型反转新闻为例,分析新媒体语境下反转新闻频发的原因和媒体存在的失范现象,并探索主流媒体、专业记者、意见领袖和相关部门等的有效作为方式,防止或减少反转新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天定 《青年记者》2016,(21):20-21
反转新闻转似乎是当下媒体行业的热门话题之一,一些网站包括新华网、凤凰网在内的主流新闻网站在内,都在2015年岁末或2016年初,专门盘点2015年的“十大反转新闻”,内容从重大事件到花边新闻,不一而足;百度百科还出现了专门的反转新闻词条,一些知名评论家也纷纷执笔,对反转新闻现象做了种种阐释和解读. 新闻翻烙饼,板子该打向谁 其实,只要长期关注媒体行业动态和社会舆情变化的人都知道,类似的反转新闻,不是当下独有的现象,每个时代都不鲜见.只是近些年,这一现象发生的数量、频次都大大增加了. 那么,为什么到了网络时代,反转新闻会增多呢?  相似文献   

6.
高俊峰 《青年记者》2017,(25):48-49
反转新闻的高频发生让为“新媒体赋权”的欢呼者们似乎只能止步于美好愿望.面对碎片化高刺激度的虚假信源,部分传统媒体的急切参与也伤害着整个新闻行业的公信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认清反转新闻的本质,提升融媒体表现能力,以较高的站位、规范化的技巧防范和杜绝新闻反转,对转型中的融媒体实践者们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于淑香  李桂童 《声屏世界》2022,(4):19-21,26
随着媒体融合的步伐逐渐走深,网络"两微一端"成为了传统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主战场.入驻新媒体的主流媒体更加倾向于轻松欢快的表达,无论是日常的新闻发布还是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主流媒体都少不了"卖萌",党媒不再"板起脸"说话,新闻小编也变得"萌萌哒".文章从主流文化价值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主流媒体"萌"传播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8.
反转新闻频出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领域的"新常态",微博评论是公众在社交媒体平台接收反转新闻后态度观点的最直观的展示窗口,微博评论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态信息,但是学界对于这一反转新闻舆论爆发的重要来源并未给予过多关注.本研究基于微博评论的文本挖掘,从社会信任视角出发,分析反转新闻受众的情感结构和影响因子.研究发现,反转新闻微博评论表现出对涉事主体的情绪归因和弱势群体的高度关注,负面的情感势能直接映射至公众对社会和媒体的信任感知.反转新闻的发生年序和议题设置是引发情绪变化、影响公众信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唐晶晶 《今传媒》2016,(7):43-44
2013~2015年,舆论反转这个新兴话题受到学界和网民的极大关注.网络受众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和媒体从业者片面报道新闻事件等因素,导致在新闻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舆论出现倒戈,这种舆论反转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集体情绪的爆发,无论是“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还是“手术台自拍事件”等舆论反转的新闻都将如何避免谣言传播的问题摆在大众面前.本文以相关的文献研究和事例分析,对舆论反转现象的内容、原因、过程、引导方式等方面分析,归纳出同类事件的一些共有规律,总结出针对主流媒体、意见领袖、网络受众等不同主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反转可以说是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等新兴媒体传播技术发展之后才进入公众视野的一种传播现象,且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反转新闻有愈演愈烈之势.新闻反转是新媒体时代出现的一种"新闻失范"现象,值得警惕.以此为出发点,笔者结合近期反转新闻案例,分析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反转成因及归纳其类型,以期给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融媒体时代,Vlog作为深受受众喜爱的短视频类型已经被传统主流媒体广泛应用于新闻生产中,成为主流媒体创新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当前的Vlog新闻生产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主流媒体采取切实可行的优化生产策略加以有效解决,才能扩大Vlog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舆情反转”现象在媒体的报道上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反转新闻的出现使得民众感叹面对新闻时无所适从.从媒体上看到、听到的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即使当初言之凿凿的报道,也存在以后被颠覆的可能.本文以四川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为例,分析反转新闻出现的原因以及特征,探索舆论审视下的反转新闻.  相似文献   

13.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不仅是主流媒体的应有之责,也考验着主流媒体的策划力和反应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人民网"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题以客观、专业的视角践行新闻策划,以及时、严谨的表述回应受众关切,创造了良好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4.
宏观经济新闻是关于国家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新闻.宏观经济新闻是主流媒体的重要报道方向,不断提升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质量和影响力水平是所有编辑部永不完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李楠 《青年记者》2017,(29):29-30
自媒体时代,与大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非常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并且激发网民的宣泄情绪,导致恶性舆论的发生.舆情反转新闻指的是面对一个新闻事件,由于不同时间段不同人发布的信息不同,舆论的态度会随新闻“剧情”随时逆转,速度之快让人猝不及防.这几年来“扶人被讹”“天价鱼”“诈捐门”等事件成为热门话题,并且几乎每次事件的发生都伴随着舆情的反转.由于竞争激烈,媒体不了解新闻的全部真相就进行报道,致使舆情反转新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刘安西 《今传媒》2016,(4):55-56
基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新闻主流媒体仍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并在党中央各项政策和重大事件以及活动的正面宣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站在新闻主流媒体正面宣传的高度,对正面宣传作了简单的阐释,并指出正面宣传是决定主流媒体影响力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从多方面来探析加强正面宣传、强化新闻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田美 《传媒》2021,(4):28-30
在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诞生了.该新闻编辑部集结了全国十余家省级主流媒体,极大地实现了各家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互通,为受众带来不同于以往的两会特别报道.本文结合该编辑部的策划报道实例,探析融媒体时代"云上"新媒体两会报道发力点,寻求媒体融合大势下的主流媒体合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主流媒体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价值。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主流媒体传播形成一定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冲击主流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新闻信息的有效性多样性传播注入新的动力。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新媒体、主流媒体及社交媒体的概述,论述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形式的变化,提出新媒体时代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对策。  相似文献   

19.
韩克鑫 《青年记者》2016,(35):27-28
近年来,反转新闻屡见不鲜,其新闻剧情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受众的心理认知和价值判断.在媒体不断更新报道新闻细节,新闻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的过程中,受众对媒体报道的信任度会逐步瓦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如果新闻总是历经“磨难”才露出真相,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就无从谈起,所谓的媒体公信力只能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20.
如今,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经过近十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我国重点建设的几家中央新闻网站和各省级地方新闻网站,已经成功改变了网上新闻传播无序的局面,成长为主导网上新闻舆论的网络"主流媒体".而当前,各地市新闻网站也如雨后舂笋般不断涌现,但是,对于地市新闻网站来说,在规模、影响力,竞争力上都无法同人民网和新华网等中央级的新闻网站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