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 "精英博客"和"话语霸权"是两个很"湖"的概念,时下社会热议,学界也在探讨.<中国新闻出版报>6月份就发表过述评,认为"名人博客"存在传播特权和话语霸权,必须进行法律规范,加强自律.所谓传播特权,表现在门户网站以超链接方式向受众推荐;所谓话语霸权,是指博客的所谓"民风效应",即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审视恐怖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恐怖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 ,也是一种传播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了国际恐怖主义的成因 ,认为恐怖主义是国际传播领域中霸权和反霸权相互斗争的产物 ,恐怖主义是冲破传播霸权、谋求话语权力的一种畸形手段。而在国际传播领域内 ,又以霸权对于反抗力量的主动配合为“施霸———反霸”模式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拍客实现了对传统媒体时代的旧“景观社会”的全面建构的同时,拍客传播也冲决着旧“景观社会”的“超真实”性与意识形态性,在政治、商业和文化三个方面对旧“景观社会”的意识形态性发起了挑战.移动新媒体时代的拍客传播是自发的第二次“情境主义国际”运动,它通过拍客传播建构的“生活情境”打破了旧“景观社会”的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性,德波的“景观社会”的理念与现实呈现正是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与修正.  相似文献   

4.
新闻自由权利的异化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大潮澎湃的背景下,某些媒体淡忘了自身的角色和使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片面追求所谓的“市场新闻”和“话语经济”,新闻报道面临着蜕变为准经济行为的尴尬。时下的新闻媒体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热衷于话语炒作、制造“话语爆炸”的特殊行当,这种报道风格和方式也是新闻媒体对新闻自由的滥用,使新闻自由没有发挥出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作用,而将新闻媒介所具有的特权运用到毫无意义的报道中,甚至影响到了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博客的广泛使用与传播,使越来越多的女性活跃于博客领域,通过博客这个信息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改变了女性在传媒中的话语缺席状态,使得博客成为女性话语传播的新基地。  相似文献   

6.
博客现象的出现引起了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陶从主题和功能方面对“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加以辨析。理性地分析“新闻博客”在结构和传播功能方面的特性,最后得出“新闻博客”无法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也很难发挥现代新闻传媒的功能,“博客”不能成为新闻传媒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赵绮娣 《新闻界》2009,(1):69-70,147
本文在考察博客网女性博客样本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博客的传播特性,以多维视野分析了博客如何使女性话语空间得到拓展;同时从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技术、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了限制女性博客话语表达的不利因素,为女性话语的建构提供了一种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8.
董浩 《今传媒》2016,(5):39-41
当下,每个人几乎都逃脱不了广告的“骚扰”,广告由最初的“告知”的功能,已变成了现如今的“话语霸权”,或者说已转变为一种“温和的暴力”(布尔迪厄),统治着人们,那么广告的“话语霸权”何以能如此“霸道”,本文笔者认为意识形态、技术、资本这三者的合谋是广告“话语霸权”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政府公共传播是组织传播和媒介规范的交叉概念。作为推动民主社会进程的机制构成,政府公共传播是基于公共决策、信息接近和社会责任的最佳社会决策框架而建立的“公共话语系统”。社交媒体重构了政府公共传播的要素指涉语境,“秩序协同”成为我国政府公共传播话语实践的主导模式。通过运用语境重构方法对微信平台的政府公共传播多元话语主体生成的关键文本进行文本间语境重构分析,以检验政府公共传播各行动者在社交媒体的策略实践能力。研究发现,在重大公共事件传播中,官方机构以“权威发布”的强话语文本建构公共传播“主调”,并通过机构间文本互文和修辞维持话语秩序。媒体文本对政府文本,尤其是关键文本高度依赖并将“协作修辞”作为其主要话语策略,此外,公众参与政府公共传播的话语空间仍然有限。据此,本文提出了我国政府公共传播的“协同责任”媒介规范理论,主张社会责任论与公民参与相结合的责任协同范式。  相似文献   

10.
博客不仅作为技术、作为个人网络日志存在,更是作为一种话语存在,这种话语类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公共性等特点。通过对《纽约时报》网站"LEDE"博客中有关"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分析发现:博客改变了传统媒介的新闻话语的特点,网民的参与不仅分散了传者设定的话题而且重构了传者所要传达的语义,从而解构了传统媒介传播者话语霸权的地位,改变了传统媒介的话语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倾向,由此可以窥见西方新闻博客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呈现。  相似文献   

11.
顾孟青 《今传媒》2007,(6):61-62
博客的出现使得来自个人的声音也有了一个广泛传播的渠道.在技术上,个人媒体享有能够和传统媒体同样的潜在受众群,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其他应用方式共同构建社会的话语方式.一些研究者认为博客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模式,把关人理论以及议程设置理论在博客的传播环境里被消解,一个开放的公共领域在博客环境里形成.  相似文献   

12.
西藏对外传播的艰巨性和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藏对外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我国涉藏传播在西方分裂势力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的复杂国际环境中面临的严峻局势;探讨如何调整策略、改变思维、创新方法,以扩大影响力,从而打破西方媒体和“藏独”的话语霸权,提高涉藏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所谓博客公关,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网络日志进行传播沟通,塑造组织形象,协调利益,优化生存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社会实践.换言之,就是利用博客的传播功能,将公关消息通过网络传播出去,并利用博客拓展传播主体的意图,降低公关成本,提高信息传递效果,从而达到公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有三个层面,即统治权与领导权、市民社会和知识分子。大众传媒隶属于文化霸权理论中的市民社会,其在文化霸权实践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而统治权与领导权及知识分子则是大众媒介对弱势群体行使话语霸权所采取的实践主体。其实践方式则是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妖魔化,而这种话语霸权的产生则是由是由统治阶级的社会统治需要、现代...  相似文献   

15.
试论“电视知识分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视知识分子”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批评电视固有的弊端时提出的。这一概念的出场语境既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霸权盛行的一个表征,又是知识分子如何在坚守学术理想和学术操守中与时俱进的一个深刻命题。提高电视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力度的关键之一,恰恰在于应该给知识分子提供更多的在电视上出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电视传播这一影响最大的公共空间,将学术话语变为电视话语。研究“电视知识分子”问题,应当坚持从社会经济关系中找出其具有终极意义的经济原因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黎小锋 《新闻大学》2012,(2):101-109,154
本文探讨了美国“直接电影”制作人所具有的知识分子立场,认为“直接电影”方法有助于让制作者呈现多方观点,消除话语霸权;同时也能在对人的关注中,有效呈现梅罗维茨所谓的“中区行为”,并在信任策略与道德底线之间,找到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7.
记者:在《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力度日益醒目的时候,关于“焦点”类节目如何防止“话语霸权”倾向的讨论也常常出现。那么这类节目如何防止、消弭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8.
徐晓波 《新闻界》2006,(6):55-56
一所谓博客,是指在互联网上基于web2.0技术建立、由个体自主决定其内容主旨、按时间序列不断更新并通过链接与其它网站相互联系的个人网站。在众多博客中,有一类博客被称为“新闻博客”。所谓“新闻博客”,一般是指那些以发布新闻为主的博客网站以及网站的主人。随着近年来博客  相似文献   

19.
金婷 《新闻传播》2009,(9):74-7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博客以“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形势.引起了“千树万树博客开”的博客文学热。从传播学看,新兴的博客文学和传统文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具有交互性和差异性.本文通过这些分析和探讨博客文学特色传播来概括出博客文学这种新的文学样式的鲜明特征.对于认识博客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博客时代谁做主——浅析博客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文华 《记者摇篮》2006,(10):37-38
2003年6月19日,木子美的个人性爱日记《遗情书》通过“博客中国”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木子美性爱日记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源的现状,让人们获得了在传统媒体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信息,不仅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而且人们开始对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理论提出质疑。本文将从博客传播特征入手,分析网络时代博客传播如何进行把关。博客传播中仍然有“把关人”的存在,只不过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网络传播的特征而存在“把关人”弱化和缺失的现象。一、博客,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1)什么是博客?“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