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运动员退役过渡是运动员职业转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通常要面对来自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认同及低自主性等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降低运动员身份认同、提升退役过渡中的主动性、改善非自主性退役产生的心理体验并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从认知、情绪及行为层面提高运动员的退役质量。运动员的自主性退役过程会贡献更多的积极退役致因。未来研究应在运动员身份认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社会支持系统构建与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等方面投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社会支持理论和退役过程理论为基础,从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分析其对我国专业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的影响,并从不同等级运动员群体的异质性和退役准备的调节作用两个角度深入探讨社会支持对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支持、同伴支持与运动队支持是社会支持的3个主要支持维度,共同促进运动员退役后的应对积极性;在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中,运动队支持及家庭和同伴支持对其退役应对积极性的影响是不同的;退役准备在家庭支持与同伴支持影响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实证结果支持以下结论:家庭支持、同伴支持以及运动队支持是运动员退役过程中增强运动员职业转换的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增强对运动员能力的培养、加强运动队对中等水平运动员的关注与心理情感建立,是提升运动员的劳动力价值的必要措施;退役准备在退役期间作用明显,其积极主动地迎合职业发展需求的退役意识显著增强了运动员与社会的链接,可实现运动员退役期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3.
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制度缺陷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制度层面来看,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导致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深层次矛盾。此外,现行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还存在重形式保障轻实质性的扶助,重货币补偿轻就业保障,重制度保障缺立法保护等问题。研究认为:贯彻有助于运动员"终身发展"的理念,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渐进式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完善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正确认识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社会扶助性,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的法制体系等是今后建立健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制度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情况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结束,该如何应对奥运会、全运会后运动员的退役浪潮,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四川省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大省,其退役运动员就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基本能反映我国目前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现状.因此,对四川省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对策的研究,有助于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理统计法、理论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对参加广东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举办的2期培训的146名退役运动员的基本情况、退役待业运动员的项目、学历特征等进行全面分析,发现随着社会及经济环境的变化,退役待业运动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而退役运动员不因学历层次较高而具有就业优势;退役待业运动员第二次就业难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整体性问题等,提出了通过“取长而不补短”,实现运动技能的转移;弥补退役运动员的知识缺陷,实现“运动员”向“教育者”的转变;以及根据学历层次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等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主创业是促进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新途径.以浙江省为例,对2012至2014年浙江省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自主创业已经成为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的新选择.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浙江省退役运动员自主创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退役运动员、政府机构和社会力量三方面出发,提出促进退役运动员自主创业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退役运动员的压力来源,消除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省426名退役运动员进行压力来源调查,发现生活压力是退役运动员的最主要压力源,能力缺乏压力次之,社会压力较小,并呈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和学历特征.对此,提出建立退役运动员的社会生活保障制度;退役后的教育培训制度和"训教一体化制度";增强风险与"自救"意识,帮助运动员进行人生规划;以及建立正确的舆论导等4种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提高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对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建设体育强国至关重要。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最小二乘回归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系统分析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等显著促进了退运动员就业质量的提升,其中,社会资本的促增效应最强,心理资本次之,人力资本最弱;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各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影响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伴随着就业质量水平的提高,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愈加强烈,“强关系”社会资本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基于研究结果, 提出了确立“更高质量就业”的运动员保障政策目标靶向,加强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建设和劳动合法权益保护,实现退役运动员更高质量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和中小学体育师资不足、体育教学开展不力等问题,提出运动员进中小学校义务授课的构想.指出,此举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引起校方和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重视,而且有利于运动员自身学习进步,树立良好形象,为退役后的再就业做好准备;运动员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以及“体教结合”和国家关于运动员就业政策的支持,都是运动员义务授课构想实现的必要条件;进而指出,运动员义务授课需要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导、多方协调实施,运动员义务授课要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且需要激励机制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赛艇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的专业赛艇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因素进行深刻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赛艇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运动员退役保障、安置体制不健全、运动员综合素质低下、退役运动员就业渠道窄、运动员训练体制不合理、法规体制的矛盾冲突等。从赛艇运动员相对其它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再就业更困难的原因出发,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解决赛艇运动员退役再就业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情况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进优秀运动员退役从业就学工作是我国运动员队伍建设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70年代末以来全国各省市退役安置工作情况,第23、24届奥运会521名参赛选手的赛后去向等调查研究表明,应从改善运动员自身退役后的从业就学条件和加强对运动员祖国培养意识、普通公民意识的培养等内环境,以及完善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的有关政策,加强与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合作等外环境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退役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12.
优秀运动员压力、职业倦怠和退役意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188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退役意向调查表、压力源问卷和职业倦怠MBI量表对运动员实施问卷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揭示了优秀运动员压力、职业倦怠和退役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优秀运动员职业倦怠结构中,个人成就感是个相对独立的维度,而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情感耗竭、成就感、训练年限和年龄对运动员的退役意向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共能解释退役意向总变异的38.8%;3)优秀运动员的职业压力源不能直接有效解释退役意向的总变异,但训练比赛压力和沟通压力均能有效预测运动员的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运动员的压力是通过作用职业倦怠而间接地影响退役意向。  相似文献   

13.
论新时期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现有体制下导致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我国现阶段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滞后和退役运动员自身水平受限是造成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解决退役运动员后顾之忧这一目标,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大力支持,努力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增强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竞争力,拓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渠道,加强退役运动员的心理辅导,搞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4.
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当前竞技体育需要面对的难题.从运动员退役后成功就业的角度来着手分析,首先收集大量相关文献,用问卷收集到30名运动员的资料,去掉组织安排就业筛选出22名自主择业和高校就读两种退出途径的退役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分别是退出途径、运动成绩与等级、文化教育水平、所获文凭、再就业职业层次,另加入两名未成功就业的运动员进行对比,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本次调查的成功就业退役运动员就业状况良好,多位于中上层,从就业层次来说,技术类占半数,这与运动员职业本是技术类有关;运动员退役时的运动等级、比赛成绩对退出途径与成功就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运动员退役途径选择不是全自愿形式,而是存在一定选择条件;文凭、新职业所需能力与人脉对成功就业有很大影响作用;退役后成功就业的运动员认为就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提供和就业指导课程能给成功就业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省高水平退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了其再就业状况,并综合分析了影响再就业的相关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新时期山东省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发生了较大转变;理念滞后、管理缺位、准备不足是阻碍运动员成功再就业的重要因素;现有运动员培养模式依然是导致再就业难的根源;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亟待多方合力。因此,建议进一步改革、完善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组织管理工作;实现再就业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以全面发展为宗旨,引导、帮助退役运动员为再就业做好调整和准备;依托运动员特有资源,拓展其再就业空间与渠道;完善信息传递工作,疏通信息渠道;加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研究;提高社会对退役运动员的关注和需求。  相似文献   

16.
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政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政策文本,认为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政策经历了国家包办期 (1949—1977 年)、协同转型期 (1978—2000年)、奥运红利期 (2001—2011年)、全面深化期 (2012年至今)4个阶段。从政策演进来看,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政策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协同,由政府单一管理趋于社会共同治理;政策内容从简单安置到注重教育、人力资本等智力手段的长期培训;政策主题不断细化,政策执行、评价体系日益完善。指出,未来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应继续深化社会协同治理,倡导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协同参与,并进一步提升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政策体系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着近几年关于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的讨论逐渐激烈,以及河南省退役运动员安置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方法: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从调查河南省退役排球运动员的发展现状入手,在结合现役和相关管理者基本认识与意见后,寻找影响河南省退役排球运动员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论:在当前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的现条件下,鼓励运动员继续求学,并坚持对运动员的政策性安置,能够较好的缓解当前退役排球运动员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8.
职业生涯管理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退役运动员职业生涯管理模式,必须坚持以退役运动员自我评估和机会评估为前提、以退役运动员与体育组织利益相结合为原则、以提高退役运动员能力为核心、以政府适度宏观调控为辅助、以非政府组织扶持的社会化为方向.建立退役运动员职业生涯管理模式必须建立和健全的退役运动员就业培训制度;制订和完善其就业保护政策;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发挥教育系统的积极作用;同时,建立各省体育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进行职业生涯指导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业教育前景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问题,作为一个新的体育社会问题受到体育界的普遍关注.分析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途径及其就业难的原因,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从开辟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新出路的视角,阐述对运动员进行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已经颁布实施的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为依据,结合退役运动员安置难这一社会现象,从历史演进路径入手对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进行了文本解读。研究认为,退役运动员安置经历了强调"妥善、得当",注重公平、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和注重效率与公平并重三个阶段。安置政策发展中存在着政策目标过于短视、政策措施的调整与政策环境变化不适应和政策的负效应逐渐凸显等问题。建议以社会公平为基点,调整安置政策,改革运动员培养体制,走"院校化"的运动员培养道路,从根本上解决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