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新思路新方案下校园足球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出现了"竞标足球"、"应试足球"、"足球大跃进"等扭曲校园足球发展要义的现象.本论文立足当下足球新形势,通过文献资料、访谈法、逻辑思维等研究方法,就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校园足球的发展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要发展好校园足球,对其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角色定位是关键出发点,我们应该从社会管理、学校教育,足球发展体系三方面进行正确认识,准确定位.处理好发展中各方面的矛盾关系和价值协同.探索、创新、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校园足球才不会走入歧途,中国足球发展的后备力量才可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2.
体育强国注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生活品质。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了体育强国视阈下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现实价值,明确了影响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足球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契合度,师资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与足球基础设施建设等。研究认为,提高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水平:1)做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2)提高校园足球师资建设水平;3)建立校园足球发展专项资金;4)加大校园足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整体审视我国校园足球研究的发展动态、热点问题与研究趋势,以1994—2017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1248篇校园足球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法、共现分析法、词频分析法,并借助CiteSpaceⅢ和SATI3.2软件绘制知识图谱,从发文数量、期刊来源与涉及学科、作者和机构共现四个维度观察校园足球研究动态,从关键词共现及其时区演变展示校园足球研究热点与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校园足球研究发文数量极速增长;期刊分布符合布拉德福定律且出现稳定的国内期刊群;研究机构分布均匀但整体合作规模效应欠缺;尚未形成高产作者群,小群体合作较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现状—问题—对策”的研究范式、文化四分法下的校园足球、国外校园足球经验借鉴。基于此,提出校园足球研究内容深度挖掘、视角交叉融合、方法多元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促进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推动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系统学理论构建出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并运用熵值法对四川省2009-2014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表明:四川省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人口、经济、资源、协调发展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是,目前对政府政策、财政拨款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且子系统间协调性较差,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因此,在优化校园足球内部结构,提升"硬实力"的同时提升"软实力",推进校园足球市场化,拓展校园足球发展多元化路径,增强整个系统的有序性和协调性,是四川省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摘要:从国际国内校园足球发展与现状的综述,引出我国校园足球基本概念和基本理念的问题;研究依据哲学的原理,采用专家调查法确立校园足球基本概念,再运用逻辑推理法,论证校园足球基本概念与其本质和规律的关系、校园足球的基本内涵与功能;研究全面解读什么是校园足球基本理念及其特性,确立三个层面的基本理念及分析与基本概念的关系;最后得出有关校园足球基本概念与基本理念及其各种关系的结论,希望有助于大家形成对校园足球基本问题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6.
校园足球协调发展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广义梯度理论框架,对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选择。认为,我国校园足球发展虽已取得良好的成效,但仍存在条件保障资源总量偏低、地区配置不平衡;教育教学与竞赛发展水平地区差距明显;生态结构不协调等制约校园足球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出,在保障资源平衡方面,要多渠道扩充足球师资总量,改善足球教师成长环境;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提高财政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场地建设实施“逆梯度”调整,推动场地共享利用与协同布局。在缩小发展差距方面,可通过线上学习缩小教学差距,加强足球校本教材研发与应用;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长的足球文化认同,推动校企合作助力竞技人才培养。在优化足球生态结构方面,应因地制宜实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遴选与布局,科学分配训练营的创建指标;树立长远发展理念,强化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不同学段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7.
政府购买校园足球公共服务对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运用文献、比较等研究方法,对目前我国政府购买校园足球公共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存在主要问题:政府购买校园足球公共服务的力度和范围都有待扩展;政府购买校园足球公共服务的组织公信力与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政府购买校园足球公共服务的程序、运营机制有待规范和完善。建议:持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在校园足球事业发展中的比重,引入竞价机制、多重利用社会资源; 打造公共服务链,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结构,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程序;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政府购买校园足球公共服务的监督、保障、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保障我国校园足球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绩效评价的角度出发,结合校园足球发展过程的实际情况,借鉴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方法与工具,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德尔菲法对我国校园足球的绩效评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主要目的是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计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6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的权重,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并较为客观地判断了我国校园足球实际发展的困难程度为“较高”水平,最后提出推动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治理策略:1)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绩效理念;2)厘清校园足球发展的理念;3)管理机构规范运行而不失制约;4)健全校园足球正常运行的多维保障体系;5)提高校园足球绩效评价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以期为我国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以京津冀区域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对京津冀校园足球区域协同发展进行探究。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京津冀区域校园足球协同发展的路径,构建京津冀校园足球协同运行框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研究表明:①京津冀校园足球协同发展应包括京津冀足协、京津冀体育局、京津冀区域教育局、各区县体委、学校主管体育领导、家长的参与和配合;②政策包括经费激励政策、程序制约政策、师资和场馆保障政策;③依据协同理论设计京津冀校园足球区域比赛和区域培训活动以及帮与带结对子互助活动,共同促进京津冀区域校园足球协同运行,实现国家足球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文本分析、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动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政策的强势引导、振兴足球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校园足球开展的宏观外显动力源;学校的支持、家长的支持、社会的支持是学校发展应有的动力源,在这些动力要素上存在着一定的耦合不协调的问题,不利于校园足球健康和谐的发展,比如校园足球的国家意愿与学校升学指标存在着冲突,足球人才培养需求与家长学生出路考虑存在不协调,校园足球经费不足与社会力量扶持欠缺,校园足球安全风险与学生家长安全担忧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使得校园足球动力耦合不良,制约着校园足球的发展,因此要予以解决,建立耦合机制促进动力协调,比如建立畅通的足球运动员学生晋升通道,建立“职业-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的联赛平台体系,调动社会与市场;构建校园足球发展的多元网络合作体系,建立校园体育参与的公共“保险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首批44个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学校足球发展概况的详细分析,客观阐述未来我国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我国布局城市学校足球运动整体呈现出发展不均衡,专业教师匮乏,场地设施不足,四级联赛缺乏有效衔接等几个方面基本特征。鉴于此种情况,我国校园足球管理部门应从管理模式、竞赛体系、培训机制等几个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并通过开发多种渠道、借助多方资源、加强多方合作,从而达成资源共享,以确保我国校园足球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机制的最终确立。为新时期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校园足球运动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以中、日高中足球竞赛为研究对象,从发展过程、管理结构、比赛模式以及竞技能力四个方面对两国高中足球竞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与日本高中足球竞赛相比,我国高中足球竞赛起步晚、进展慢;隶属于教育部门,管理组织保守;形式单一,规模偏小;球队无鲜明技战术特色,竞技水平较低。建议加强校园足球的组织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将校园足球纳入国家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并逐渐使之成为培养体系的主要环节;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的硬件设施,提高足球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发展校园足球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体育教育改革,保证校园足球良性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带领下,新一轮校园足球工作再次推进(区别于过去五年的校园足球开展工作)。使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第一轮校园足球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当下校园足球实施工作的稳步推进做出重新思考。结论认为,新形势下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实践应做到:1)要明确校园足球育人为本的最终定位;2)强调校园足球只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抓手;3)去除应试教育下校园足球的偏见化;4)努力形成校园足球的组织合力。确保我国校园足球能够稳步推进,最终实现校园足球发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法、统计法和访谈法分析2015—2019年天津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情况。结果显示:天津市共有301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占天津市中小学总数(1415[1])的21.27%;高中、初中、小学比约1∶1∶3;分布情况:滨海新区>市内六区=环城四区>远郊五区。发展成效:1.改革学校体育;2.增强学生体质;3.普及足球运动。主要问题:1.遴选速度过快;2.教育体制影响;3.教育方式不当。发展建议:1.严格遴选程序,保证选拔质量;2.体育纳入高考,切实重视足球;3.转变教育方式,实现科学育人。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阐释校园足球战略实施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就校园足球战略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校园足球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学校体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加大投入,可以提升学校体育的课程地位,促进学校体育价值认同,并为体育人才成长打通通道;但是与此同时,对校园足球战略认识上的偏差及种种功利化的做法,会影响学校体育的正常发展,损害学校体育的本位价值,破坏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项目间的均衡.旨在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实质性推进及校园足球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开封市城区六所中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系统调查,结合《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开封市2019年促进足球振兴建设足球强市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进行深入剖析。认为: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竞技体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从目标、资源、措施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融合,全方位育人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应有之意与重要旨趣。积极培养校园体育竞赛文化环境与氛围,科学引领适龄学生重塑参与校园足球的价值导向;扎实推进“五个一”校园足球特色活动,建立健全青少年足球人才选拔体系,畅通体教融合新渠道;聚焦师资培育,互利共赢,合力共享,深度落实体教融合;着力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消除学校、学生和家长参与足球运动的后顾之忧。深化体教融合过程,促进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和个人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社团形式和校队形式两个角度,对普通大学女生参与足球训练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参与社团形式足球运动的普通大学女生最看重的足球训练任务是发展身体素质,认为技术训练和身体训练最重要,最希望教练员有较好个人修养和品质;校队形式的大学女生最看重的足球训练任务是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认为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最重要,最希望教练员有较高的训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