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大学从2009年7月确定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选拔具有特长的高中毕业生,反对之声不断.对"校长实名推荐制"进行政策合理性分析是回应和验证社会公众质疑的途径之一,也是说明它的可认同性和可接受性的依据之一.文章从两个方面分析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政策的合理性:第一,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否以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公众的福祉为目的,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政策是否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普遍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作为一项新的高校招生政策,受到了多方关注和质疑。通过对"实名推荐制"的各类问题进行讨论,并以镇海中学为个案,分析"实名推荐制"的具体操作流程,以期读者能对"实名推荐制"有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15日晚,北京大学招办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荐中学名单和推荐名额。11月18日,第一位由校长向北大实名推荐的学生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产生,这位学生名叫匡超。那么,南师附中的校长推荐给北大的是一名什么样的学生呢?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会被推荐给北大呢?校长实名推荐制究竟应该推荐谁呢?  相似文献   

4.
专版要目■北大详解校长实名推荐制■复旦招办主任郑方贤:支持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学校长推荐上北大教育部原发言人很担心■校长实名推荐制会不会把农村学生甩得更远■从校长推荐制遇冷看教育诚信危机■首位推荐生完美得让推荐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日,北大招办主任刘明利在与全国近80所中学的校长座谈时透露,预计从明年开始,北大自主招生的推荐类别和方式将进行适当调整:部分省份将在自主招生中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这意味着,试点学校的校长可以实名推荐优秀学生成为自主招生的候选人.据报道,浙江、四川等省份都在试点省份之列.  相似文献   

6.
11月30日。北京大学招生办首发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学生公示名单。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争论在千层浪高之后渐入阶段性的平息。北京大学在2010年试行的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各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招生政策之所以引起广泛争议和质疑,在新制度主义看来,这跟其合法性不足有关.这种不足既源自于新政策与文化传统的内在紧张,也来自于政策制订过程的机会主义行为.从现实出发,尚可以通过推荐选拔过程的透明公开、调整政策的公共航向、落实后续配套政策等措施以弥补其公共性缺失,从而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臧莺  计琳 《上海教育》2009,(23):23-24
日前,北京大学在自主招生中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改革的消息,掀起了一阵舆论狂潮,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考制度改革、中学素质教育乃至社会诚信体系的一系列思考。 在上海,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也先后推出了“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自主招生改革方案。这一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校长实名推荐制”对高考制度改革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本刊记者进行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9.
日前,北大推出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引起了热议,肯定支持和质疑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煞是热闹。一种新生的事物,总是伴着生长的阵痛,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只有适合不适合每个个体的。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否适于我们本土文化,是否会种“橘”变“枳”成为“虚晃一枪”还需拭目以待。但是我们有权利表达,我们更有责任呼唤。教育要走向进步和民主,需要我们去关注并倾听各种声音,争鸣才是进步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各地不断探索高校招生制度的形势下,北京大学推出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招生办法,由于北大的特殊身份,这一举措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科学地看待北大这一改革"新政",对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入学推荐制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早已不是什么新事物,美、日的入学推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招生办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拥有自主招生权的北京大学日前宣布,明年北大将启动高招校长实名推荐制,被推荐的学生不用参加自主招生笔试,便可直接成为自主招生候选人。(7月13日北京日报-北大宣布明年将启动高招校长实名推荐制)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北大邀请全国80所中学校长一起参加自主招生座谈会,提出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即在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各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11月8日,北大招办明确在全国13个省份试行这一招生形式,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大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的录取优惠。  相似文献   

13.
《河北教育》2010,(5):16-18
【话题背景】: 去年底.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发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荐中学名单和推荐名额。此次全国共有400余所中学提出参与北京大学叫,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申请.经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认真研究审议,最终确定了39所中学为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中学。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中国教师》2011,(22):4
<正>北大2012实名推荐制中学名单扩至211所本刊讯(招斯喆)2012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的211所中学及其校长名单在北大招生网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据了解,经过2010年在全国13个省市试点以及2011年在全国推广后,在总结前两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北大决定2012年在全国继续实施"中学校  相似文献   

15.
北大推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能否真正触动中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从去年的推荐结果看,在十三个省市39所中学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过程非常透明,结果却是非常平淡。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近日正式对全国211所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中学发布了首批5000本《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这本手册将作为“校长推荐”和自主选拔录取的重要依据,首先将在2013年的校长推荐制中试点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高校自主招生已经实施了11年,但究竟要招什么样的学生依旧争议重重。近日,《钱江晚报》以《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推的都是学霸》为题,质疑当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仍与"奥数"等成绩挂钩。该报道称,在回应记者的采访时,浙江多所高中的校长分析,奥赛得奖生无论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还是自主招生中,都存在优势。温州中学校长潘建中告诉记者,大学自主招生时,一般都给奥赛获奖生加分,今年北大给一位一等奖获得者加了50分左右,清华给一位获奖学生加了55分。(1月15日钱江晚报)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及教育不公较为严重的大环境下,由于社会诚信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北大推出的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制自身隐含的内在缺陷等原因,这项制度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并且难以实现其"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初衷.要改变此种状况,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并急需尽快从多方面对该制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考招生改革不断深入,促进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和多样化。校长实名推荐制作为其中之一,却遭遇了很多的阻力。实名推荐制是一次有创意的尝试,不论是公众还是媒体,都要以宽厚的态度对其多一些理性的认识,在科学操作的前提下,必定能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前,教育领域存在大量寻租现象,而实施"校长实名推荐制"同样存在教育寻租的潜在隐患.究其原因在于,寻租主体对于推荐制存在的利益"租"的追逐、制度设计存在的寻租漏洞和寻租主体的道德风险系数较高等方面.教育寻租影响教育的公平,容易引起教育的腐败,有很大的危害性.要从完善招生制度和减少寻租漏洞、加强程序透明公开和控制寻租路径、增加惩处力度和减少寻租利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降低寻租动机等方面入手,把教育寻租的风险与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