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只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孩子生存的资本,它会不断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走好每一步。  相似文献   

2.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是这样,教学也是这样,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谈一谈我的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陈琛 《阅读》2014,(48):5-7
<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叶圣陶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于新入学的孩子。因此,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把习惯培养视为教学的起跑线。以下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点滴收获。一、倾听——衍生朗读的翅膀在进行低年级课堂教学时,我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提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有效、更轻松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猡们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指导以下四个方面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预习这一环节非常必要,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有认真预习的习惯。1、有认真读书的习惯。预习不是简单地把老师布置的内容浏览一下,不是应付一下预习作业,而应该指导学生要用心地读书,理清预习内容的主要层次,特别是语文,应该把文章读通顺、读流畅,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各种途径自学课文的生字…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起始阶段,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基础,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奠基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认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突破口,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语文即生活.”这句话有可能暗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学好语文是一个学生非常重要的事.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思想是:“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叶老把教师的作用概括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是为了不教”.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而使用语文的先决条件是学好语文.一、教给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好语文呢?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进行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规律,寻求解决语文实际问题的门径,首先应“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全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学习语文的过程来看,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终极点在“行”,凡是行为或技能必须养成习惯方行。从语文教学的方式和目的来看,无论怎样教学生去听、说、读、写都是为了将来走向社会,能独立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人们时时处处都在运用语文知识。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可见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学生一毕业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具体的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与稳定。因此,职中语文教学更重视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他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贻害非浅,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因素。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拟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有礼貌,不讲文明,如:随便进出老师的办公室,在教室里大呼小叫,…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具有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能够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写作意境的营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修养,就会将学生的灵感激发出来,进入一种妙笔生花的境界,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曼思曾说过;“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它智慧地说明了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和坏习惯的难克服性。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转化为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地应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根本。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体现了寓思想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的…  相似文献   

12.
升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中高职衔接学生,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阶段,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综合运用多种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以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带来好的命运,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高级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3.
聋校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注重引导、注重方法、注重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中年级引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高年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就能提升聋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继续学习和今后的生存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智慧,了解社会,吸收精神食粮的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首先要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要合理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正确方法;其三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从而让学生真正养成爱好读书、自觉读书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拓展视野,发展思维,积累智慧,逐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品位,以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 ,语文学科教学是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各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读写和听说 ,离不开语言和思维 ,语言是一种智力性技能工具 ,善于运用它 ,无疑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很深影响 ,发挥很大的作用。为此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 ,并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锻炼学生的人格个性 ,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审美能力的需要。一、更新观念 ,改革语文教学转变教育观念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  相似文献   

16.
“自控式”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控式”体育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动机的研究、自控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自控与教师外控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学中较好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充分发挥以“学”为主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控制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从心理学角度看,习惯是通过长期训练,培养而成的一种条件反射、行为,能使一系列的行为细节形成一套自动化的,有机的行为整体,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不须经过人们特别努力就会自动出现,这就是“习惯成自然”。学习美术,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好习惯,终身受益。小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因素,要养成学习美术的好习惯有几点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培养浓厚的兴趣,敢于动手,敢于创新,从无法到有法。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刚入校,很多小朋友胆小,不敢动手,无处下笔,更谈不上兴趣,习惯也就无从说起,所以…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阵地。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呢?我从和谐气氛,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实践活动这四个方面来实施自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德性形成的标志,也是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体现。通常而言,我们一般把习惯视为人的“第二自然”、视为一种适应且熟练的行为模式。而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对常规的习惯进行了新的解读,提出了“主动的习惯”的概念,揭示了主动的习惯的能动性、过程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启发了学校关注基于学生经验的知行合一的行为培养模式,为学生习惯养成构建多样的、开放的环境,激发受教育者生长的愿望,以促进学生“主动的习惯”养成,达到提高学生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大纲在前言中明确指出: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重要的意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无论是落实双基,还是培养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组织动机,激发兴趣”,让学生经常用来自“自我强化”的动力学习数学,并养成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