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是面向企业的教育,是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校企合作关系是职业教育的可靠保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提高搭建了良好平台,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需要,是教育服务于企业的需要,也是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要吸纳企业奉行的基本理念:团队协作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平等对待员工的理念、激励与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培养教师是拉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渠道,能达到校企双赢。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主动与企业沟通,为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可以作为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突破口,带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服务国家与地区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创业为主导,以科研项目驱动,以订单式培养的校企育人模式是广西财经学院探索的主要模式。以此为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发展认识不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不够;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制度不完善。校企合作是培养现代化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是职业教育与市场对接的迫切要求,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校企合作是解决当前高职学生职业发展问题的关键。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的校企合作,首先要改变观念,重视校企合作;其次要定位双赢,实现优势互补;第三是完善制度,提升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要服务地方企业且毕业后要成为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为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脱离企业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校企合作。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努力找出符合现在我国国情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以此丰富校企合作理论,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以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需要。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主要有订单培养式的校企合作、为企业服务的校企合作、把企业名师专家引进课堂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对于学生、企业、学校都有良好的意义。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关键。做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需要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现教育与就业市场接轨的重要措施。那么这就是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并可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从根本上注定了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企业文化要与校园文化充分的对接,从而达到融合在一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调整校企合作关系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包括导向、约束、激励等外部机制和利益、平衡、保障等内部机制,其中利益机制是校企合作最有效、最根本的调节机制。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及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实践,为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准备了条件,从转变合作观念入手,提升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能力,建立合作的利益基础,探索市场体制下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成为当前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教育,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企业需求,适销对路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使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业的需要保持一致,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与双赢。但是随着校企合作的发展,暴露出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这种办学模式的进步,影响了学校与企业的发展,所以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尤为重要。本文立足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结合现阶段校企合作暴露的问题,就如何深化校企合作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高校纷纷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校企合作能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保证了学校与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得企业与学校的设备、技术做到了优势互补,节省了教育与企业成本。然而,现代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高校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缺乏突破与创新,缺乏良好的校企合作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突破校企合作的“瓶颈”,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不断提升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意识,认真研究企业经营状况、主动出击,抓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一穴点,在人才质量上把关,注重依靠自己的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及品牌形象吸引企业。只有让企业意识到学校培养的人才是企业急需的干将之时,企业才会伸出合作之手,学校才会真正在校企合作中赢得主动权、话语权,否则即便政府“拉郎配”,校企合作也会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13.
关于促进高职校企深度合作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特别是深度合作是高职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商"的角色定位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技创新以及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与企业需求的衔接,培养自身与企业合作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现高等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具有重要作用,但因未能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共容利益机制,我国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奥尔森的共容利益理论,然后探讨了校企合作共容利益主体及其利益,最后以吉首大学与中软国际合作培养软件工程人才为例,构建了校企合作共容利益机制,为高等学校进行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开发多元化课程是校企合作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在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业能力的多元化与校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开发多元化课程是其共有的基础。校企合作的多元化必须要有多元化的课程来实现,只有开发高质量的多元化课程才能真正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在为企业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逐步成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只有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互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转化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动力源泉,为校企合作学生培养模式构建最佳平台。本文就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培养模式的互动机制构建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希望能够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颖 《海外英语》2014,(5):85-86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外贸易合作也越来越普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校企合作制是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企业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以此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目前,校企合作制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效果良好,很多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有效提高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质量,创造了企业与高校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该文主要阐述了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情况,分析校企合作制在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开展校企合作是贯彻这一重要内容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和终结点,为此,校企合作将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新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通过校企共同努力,真正培养出职业能力强、专业技能精、敬业精神佳的高素质实用人才,实现学校、企业、  相似文献   

19.
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卓越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事实上,只有企业的全过程参与,才能培养出满足培养标准要求的卓越工程师。本文试图系统地讨论和研究"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与企业合作全过程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一重要专题,包括校企全程合作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校企全程合作的主要环节和合作内容、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机制的建立、校企合作教育需要的政策法规支持等五个方面,以期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舒志定  方芳 《成人教育》2013,33(8):15-19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机构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与企业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机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使校企合作面临不少困难。文章以浙江省杭州余杭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立"政府、学校、企业"三结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为例,指出政府管理创新对校企合作持续发展产生制约与保障、引导与推动、指导与规范的作用。因此,要推进校企合作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地方政府确立服务校企合作的施政理念,加强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创新校企合作的管理工具等管理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