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目前的科学结构分析主要采用反映文献内容特征或者反映文献引用特征方法的一种来展开研究.本研究深入调查了基于文献的内容和引用特征融合的科学结构划分方法的研究现状,发现当前的线性融合函数的权重一般设定比较随意,本文以实验的方式从定量的角度对线性融合方法采用不同权重赋值的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线性融合函数的权重在表现上并不是最优,在实际的研究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文献集合的特征来有选择的确定权重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当前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学研究与实践中知识融合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分别从情报理念、情报采集、情报分析、情报服务四个方面梳理了情报学研究与实践中有关知识融合应用的特点。其次概述现有知识科学领域中知识融合研究与实践的内容,并按主要研究内容和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基于代理的知识融合、基于模式的知识融合、基于机器学习的知识融合。最后,结合近年来的情报实践,提出了一个知识融合研究的总体框架,一方面对现有情报学研究和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反映当前情报学的新进展、新特征,另一方面勾画出未来情报学的一种发展路径,从而推动情报学的发展。图1。表1。参考文献 58。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为改善作者共被引分析(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ACA)在识别学科领域知识结构中缺乏内容信息的不足,将文献内容信息(题名、摘要、关键词)引入到作者共被引分析中,提出一种新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即"内容与ACA融合的方法(content and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C-ACA)"。[方法/过程]以"学科服务"主题领域为例,分别建立ACA作者相似矩阵Aij、作者-内容矩阵并转换为作者相似矩阵Bij;通过构建线性融合函数实现作者文献内容与ACA的融合;最后通过提取作者主题因子成分并在NetDraw环境下进行2-模图可视化,挖掘并呈现学科服务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结果/结论]与传统ACA方法比较,C-ACA方法能够更准确、更细致地挖掘和揭示学科领域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技术融合是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驱动力,而知识融合是技术融合的前提,对知识融合过程进行研究,对于引导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根据现有的研究构建一个采用论文引用网络表征知识融合过程的理论模型,其次根据知识融合过程每个阶段论文引用网络的特征设计验证方法,最后以融合新兴生物信息领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生物信息领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可为研究知识融合过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期刊耦合分析是从期刊吸收知识的共性进行期刊研究的方法,由于来源知识的分散性使得期刊耦合分析的应用效果较差。为改善其应用效果,提出一种融入引文内容信息的期刊耦合分析法。[方法/过程]该方法通过提取代表期刊引文内容的特征词,并通过融合函数将其融入传统的期刊耦合分析中。以图书情报学17种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融入引文内容信息前、后的期刊网络,对两种期刊网络进行多维尺度分布对比、块模型划分对比、核心-边缘结构对比。[结果/结论]结果发现,融入引文内容信息后期刊耦合分析的网络特征有了明显改善,其期刊分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以讹传讹一例--从一则文献看引用文献的学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编辑学刊》2005,(2):75-77
引用文献对学术论文来说一般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刊物甚至将其作为衡量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文献的引用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引用,即将原文直接照抄,将抄录的原文用引号标注,或用其他字体另起一段排列.一种是间接引用,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原文的内容.但不管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需要标明原始文献的出处.这是对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文章从用户视角重新审视媒介融合,以期丰富该领域的理论脉络。文章立足于用户的媒介融合实践,将其划分为打包式融合、参与式融合以及嵌入式融合三个维度,分别从媒介消费层面、内容生产层面以及日常生活层面阐释了用户的媒介融合实践,通过对用户媒介使用行为的分析,或能为媒介融合进程的发展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论文被引频次只能反映论文的宏观影响力,无法揭示论文在他人研究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从引用内容的主题和功能两方面对论文的影响力进行分析。[方法/过程]以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O'Keefe的高被引论文为实例,首先,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引用内容主题进行分析;对其,影响范围及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其次,从引用性质和功能角度,将引用内容分成正面引用、负面引用和中性引用;最后,将中性引用进一步划分为3类,分别是研究背景介绍、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共词分析可以很好地表达论文影响的主题领域;引用内容的分类可以提供一篇论文被引用的多方面原因。在本实验中没有负面引用,多于10%的引用为正面引用,大约50%的中性引用都是作者在研究背景章节中介绍与施引文献相关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考虑科研人员引用动机差异性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中的层次注意力网络模型,提出一个基于文本篇章结构和引用动机的引文推荐模型。[方法/过程]通过构建科研人员的引用动机模型,将其划分为科学性引用动机和战略性引用动机。首先,将论文的篇章结构与科学性引用动机进行映射,采用层次注意力网络模型对论文章节内容进行科学性动机分类;再者,分别通过对章节内容和施引文献篇关摘(篇名、关键词和摘要)与参考文献篇关摘的相似度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基于科学性引用动机的推荐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入战略性引用动机对推荐结果综合排序,得到最终的推荐结果。最后,以情报学领域的1 443篇文献为例来对本文所提出的推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证明该推荐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基于科研人员不同引用动机的引文推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意义]探索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专利技术创新路径识别分析方法,有助于规避技术创新风险、优化选择技术创新路径,对提升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布局科技前沿发展战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过程]首先基于Node2Vec模型和Doc2Vec模型将专利引用和文本数据表示学习为可计算的高维向量;然后利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技术主题识别并结合T-SNE算法降维,添加时间维度构建初始技术创新路径;最后,在专利引用和文本特征向量表示结果基础上,开展向量融合拼接从而实现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结果 /结论 ]通过对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实证,验证提出的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方法能够从特定领域专利文献中高效、准确地识别专利技术创新路径,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现状,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与网络调查法,在分析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构成与流程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60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发展现状展开调查。最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服务中心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改进TF-IDF算法的文本特征项权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从特征项重要性和类别区分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传统的权重函数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及其相关改进算法,研究文本分类中向量化时的特征权重计算,构建权重修正函数TW。其次,通过对特征词的卡方分布和TW作对比实验,验证TW能提高类别中专有词汇的权值,降低常见但对分类不重要的特征的权值。最后,将TW与TF-IDF结合作为新的特征权重算法,通过在中文分类语料库上的实际分类实验,与其他权重算法比较,验证此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当前国内高校研究生文献检索课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尝试对实习内容进行重新构建,提出集信息获取、分析与创造为一体的研究生文献检索课实习新模式和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景勇  张扬  秦毅  钟媛  尹淑英 《编辑学报》2020,32(1):30-33
以科技期刊对码的使用为切入点,分析探索科技期刊在新型应用场景下的媒体融合实施路径,归纳总结科技期刊使用码的种类和特点,分析科技期刊使用码的本质、诉求和存在的问题。建议科技期刊可以采用深挖内容资源、与专题策划相结合、尝试增加科普内容、合理美观布局等措施实施基于二维码的融合出版。  相似文献   

15.
研究"双一流"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现状对了解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实践具有典型代表意义。文章利用文献研究、网络调查等方法,结合开设栏目现状,从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两方面广泛调研26家"双一流"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的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现状,总结现有经验及存在问题,最后对我国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优化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引进国外版权的西文图书编目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引进国外版权的西文图书特征的描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文文献编目规则及USMARC著录格式,讨论了该类出版物的编目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学术文献构建领域本体对促进领域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以中文学术文献为数据源,半自动化抽取领域本体层次关系的框架方法。首先,构建了一个通用的领域本体层次关系的细粒度研究框架。其次,设计了一种新的概念表示方法,融合了深度学习方法得到的概念语义特征和上下文的时间序列词频。进一步结合了AP聚类、Prim算法和Web搜索引擎的查询数据,提出了基于规则推理的本体概念层次关系抽取算法(RROCHE),实现了半自动化概念层次关系抽取。最后,基于中文分词领域的中文学术文献数据,通过数值实验方法讨论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的框架方法也非常容易推广并应用到各领域本体层次关系任务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需求,从政策文本中抽取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的构成要素,明确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及方式,为各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以国家层面政策文本为样本,使用NVivo软件对样本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饱和度检验,提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体系。[结果/结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内容要素包括:数据服务、工具服务、情报服务、宣传推广与教育培训和其他服务。其中,情报服务是核心,数据服务平台、培训推广和信息咨询贯穿整个高校知识产权生命周期,为用户提供持续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传统的关键词自动抽取将摘要看成一个整体,常以候选词的出现频次等非语义信息构建特征,并未考虑学术文献摘要中目的、方法、结论等各个结构功能语义蕴含的差异性。本文以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探讨候选词所在的结构功能域对关键词抽取的影响和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将文献标题和摘要文本共分为4个结构功能域,在传统的词频、词长、词跨度等基准特征上,融合了基于BERT的语义特征和结构功能特征,并以不同的特征组合方式,使用图书情报领域的中文学术文献,基于分类模型进行关键词自动抽取实验。[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结构功能特征后,关键词抽取效果整体提升了6.82%,证明了学术文献摘要结构功能的识别形成的结构功能特征对关键词抽取效果的提升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