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几年区块链技术作为“信任机器”在文件档案的可信管理研究中引起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从资源层、管理层和服务层具体分析文件档案管理的现实需求,应用生态学方法,解析文件档案管理生态系统构成的要素:主体、客体、技术和环境,再引入区块链视角构建由供需管理系统、区块链系统和文档数据系统组成的文件档案管理可信生态系统,并从“点”“线”“面”三个角度阐释区块链如何实现可信,为后续区块链的应用以及文件档案的可信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国内外知识生态系统理论的相关文献,提出知识生态系统的定义;在综合分析研究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内涵、应用区别及特点的基础上,提炼出本系统模型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对生态系统模型各要素运行规律的分析及阐释,借鉴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关方法,构建具有特定适应性的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揭示在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利用、增值、流转及其进化的规律,以巩固图书馆的知识交流和共享,促进知识创新,降低获取知识的成本,提升利用知识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媒介生态学是借助于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延伸和发展。在生态学领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通过一系列生态链。在媒介生态学中,媒介经营管理的资源构成也遵循着一条传播的生态链: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受众资源→财力资源→人才资源→。在这里,前项要素制约后项要素,后项要素吁求前项要素,它们互动互助、相辅相成,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着空间和动力,档案实践日趋丰富鼓励档案理论创新。构建一个理论框架,界定农村档案管理概念边界,阐释其要素构成与运行机制,并在农村档案管理服务实践中予以验证,可视为对档案理论丰富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5.
林英华 《兰台内外》2023,(36):19-21
本文基于影响文书档案精细化管理的任务、标准、制度和流程四个要素方面,以医院文书档案为例,从细化文书档案管理任务、明晰文书档案管理标准、健全文书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文书档案管理流程、强化文书档案管理考核、建设文书档案管理平台六个方面提出了文书档案精细化管理相关理论及具体实践探索,对推动文书档案精细化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档案信息化是传统档案管理向信息化档案管理转型的突破口.对该主题相关研究文献的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有利于把握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探索新的研究方向.论文研究发现:档案信息化技术、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高校档案信息化、医院和健康档案、电子政务档案、企业档案、档案信息安全等方面构成了档案信息化研究主要结构,涵盖计算机科学、档案科学、信息科学、经济管理学等学科领域.通过进一步文献计量分析发现,目前档案信息化研究还面临诸多问题:缺乏国外档案信息化研究状况分析;理论研究偏多、实践应用研究偏少;研究方法偏主观定性;档案信息化评估方面研究太少.  相似文献   

7.
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简评文件构成要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方学者倡导研究的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本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内容包括:电子文件对档案学理论及其立足点的影响,文件线状运动规律的变化,档案化概念及其影响以及新来源观等。本文重点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文件构成要素论,这种理论扩大了来源原则的应用范围,使对文件档案概念的研究从以往的基本属性研究深入到了对构成要素的研究,为在电子文件管理中贯彻全程管理、前端控制原则以及采行后保管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背景下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针对档案数字化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功能转向,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优化档案管理路径,提升档案管理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变被动档案收集为主动档案收集,进一步提升档案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引进数字化技术,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是建设数字政府的重要支撑。随着海量公共数据的积累和数据应用场景的拓宽,相关政策法规和细则也随着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全面实施而不断演化与完善。文章旨在探究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要素的互动关系和政策体系的演化过程。[方法/过程]文章以政策生态学作为研究视角,以2000—2020年国家层面的241篇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构成政策生态系统的政策主体、政策过程和政策环境三个要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相一致,政策生态系统正逐步趋于平衡,但仍需大力构建政策要素良性互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评价的主体是该系统的组成要素,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特征及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模型,根据模型选取评价指标并建立反映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利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又能促进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步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这种趋势,设计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模式,进而更新档案管理的观念、手段乃至方法,是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部门面临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意义]健康信息污染、健康信息利用效率过低等在线健康社区信息生态问题,严重影响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对在线健康信息需求的满足,为此研究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识别出对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具有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进而提出对其优化的思路。[方法 /过程]首先,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界定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的内涵,并阐述维系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价值;其次,结合信息生态理论识别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的5个维度及44个构成要素,进而识别出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的架构;最后,采用模糊集理论-DEMATEL法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从构成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的44个要素中认清对其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12个要素。[结果 /结论 ]通过计算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的原因度、中心度、影响度与被影响度,可划分出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的属性,其中共包括25个原因要素与19个结果要素。研究有助于明晰对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为优化在线健康社区生态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认知体验观和多模态语言理论,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分析多模态民族语言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探讨多模态民族语言档案数据库的基本构成,并以音频语言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为例,提出建设该类档案数据库的基本步骤,以期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管理工作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4.
"档案数据化"底层逻辑的解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中文语境下档案数据化内涵的多种理解视角,参照知识元理论提出体现档案学特色的记录因子理论,从记录因子视角对档案数据化的底层逻辑进行深度剖析,进而确定档案数据化的战略定位并提出若干实践建议.记录因子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单一维度、最小颗粒描述,是不可分割的独立记录单元,是构成档案内容信息的基本语义颗粒.基于记录因子理论,"档案数据化"是档案管理部门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精准化、智能化服务需求,运用数据科学理论与方法驱动档案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战略框架,包括"档案领域本体建模""数字档案资源开发""档案文本结构化"和"业务数据档案化"四种并存互补的实践模式,致力于解决档案内容信息碎片化问题,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档案数据生态,推动粗粒度档案文档服务向细粒度、智能化档案数据服务转型.  相似文献   

15.
<正>1引言当前,在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总体背景下,企业将QC理论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同业务界面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如吴昊认为"将企业QC小组活动与档案管理结合,能够有效解决档案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档案管理水平"([1]),盛杰、马德起则运用QC方法提高了企业档案管理效率([1]),盛杰、马德起则运用QC方法提高了企业档案管理效率([2]);在档案利用方面,谷全心运用QC理论以"提高技术文件借阅归还率"为课题开展了研究实践([2]);在档案利用方面,谷全心运用QC理论以"提高技术文件借阅归还率"为课题开展了研究实践([3]);在档案数字化方面,  相似文献   

16.
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涵义出发,分析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特点,在详细论证档案信息生态失衡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失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鉴生态系统和大数据生态系统的定义,对档案大数据生态系统作出界定,认为档案大数据生态系统由档案大数据、档案大数据主体及档案大数据环境构成,其结构主要体现在系统要素的组合排列和作用范围两个层面,大数据技术和理念赋予档案大数据生态系统一系列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我国档案大数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档案大数据”的直接研究和“大数据语境下”档案实践与理论发展相关研究两个方面,偏重于实践性、中微观性,存在研究场域狭窄、研究思路陈旧和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为此,笔者从基于大数据观的档案管理理论形成、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档案管理技术拓展、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档案管理方法创新三个层面,对未来档案大数据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萍 《浙江档案》2013,(1):15-17
"体制外档案"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其学术价值体现在它能使档案学与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实现理论接轨,并且能为传统馆藏结构提供合理解释,以及扩大档案学研究视野。其实践意义在于它重新界定了国家档案资源的构成,促使档案工作者重新思考体制转型带来的档案管理问题,以及推动档案工作重新建立体制内外并行的"集中—分散"式档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推荐语:这篇论文以孔府档案为研究对象。孔府档案自古至今能很好保存下来,在其档案管理制度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文章从问题意识入手,通过一定的文献内容分析研究,总结孔府档案管理制度内容及作用,对孔府档案各个管理环节进行深入的论述。孔府档案管理制度是我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典型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档案史学研究体系中重要构成要素,这篇论文值得发表。--推荐人:王毅,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档案学副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