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他一直进行跨多学科的研究,开拓了传播学的新天地,他学术研究涉猎领域广泛,是目前国内传播学者中为数不多的广泛涉猎多个学科领域并有着丰硕成果的学者之一。他是位理论功底深厚并具有深刻思想性的传播学者,是当下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少壮派代表,他就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飞教授。吴教授在担任浙江大学新闻系和新闻学院负责人期间,在他的努力下,素以理工科见长的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学院之一。在吴飞教授担任院长期间,他在全球范围广纳贤才,引进一大批优秀的海内外青年才俊。有国际视野的海外兵团加盟浙大,极大地壮大了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的后备力量,将浙江大学的传播学学术声誉传向世界,提升了浙江大学的学术地位。俗语有云:"学不在多而在精",吴飞教授却偏偏"多而精",通过本刊,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位所学"既多又精"的传媒学者的风采。吴飞,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985三期创新平台"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务院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委委员,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科基金评委,中国新闻奖及长江韬奋奖评委,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钱江学者。China Media Research(USA)编委、国际新闻界编委、China Media Reports Oversea(USA)副主编等。出版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曾获中国青年社会优秀成果专著类最高奖,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3年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10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浙江大学优秀竺可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相似文献   

2.
《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燕南 《现代传播》2006,(1):137-139
《受众分析》是全面、系统地探讨受众问题的一本力作。作者丹尼斯·麦奎尔(DenisMcQuail)是世界著名传播学者、“欧洲传媒研究小组”成员,《欧洲传播学杂志》三位创始人之一,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播学荣誉退休教授,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大学任客座教授。麦奎尔的名字对我国传播学界来说并不陌生,20年前,他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中文版的发行,曾经为刚刚起步迈向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学者,架起了一座快捷地通向传播学庞大理论体系的桥梁。麦奎尔在传播学研究领域涉猎广泛,著述颇丰。他擅长从历史的纵深处找寻研究的起…  相似文献   

3.
张侃侃 《东南传播》2017,(12):58-62
11月11日,2017中国传播学论坛暨"新世界主义视野下的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宁波市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承办。来自海内外的权威专家与青年学者围绕新世界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前沿议题展开了富有学理性、创新性、前瞻性的讨论,为传播学的本土突破、世界接轨、国家社会服务提供了宝贵的智慧资源。  相似文献   

4.
沈正赋,男,1965年生,安徽师范大学三级教授,文津学者,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教学名师。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曾在安徽日报社主办的《新安晚报》担任记者、编辑;先后担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新闻业务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2010年起到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2019年起担任文化传播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意识形态建设方向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5.
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1929年,重庆大学创校伊始即设立文学院,后在院系调整中停办。2007年,重庆大学成立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2012年,学校调整学科布局,更名为新闻学院。现任院长是董天策教授。他曾作为学科带头人领衔创建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的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广东省重点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广东省首个文科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等学科专业平台,创办"传媒领袖讲习班",是一位富有现代观念、充满学术智慧的传媒学者。业有所长,学有专攻,董教授担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以来,以研究学术、造就人才、探索新型的办学模式为主要思路,致力于把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打造成为一所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为宗旨的现代传媒院系。师德师魂,智慧智勇,董院长以自己的学术智慧和生命境界引领着我国的传媒教育大踏步向前发展。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董天策院长。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功主办第三届"新闻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双年会",包括《中国社会科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等全国十余家新闻传播学CSSCI期刊资深编辑汇集一堂,与黄旦、陈韬文、单波、吴飞、邵培仁、李立峰等新闻传播领域著名学者进行对话,围绕着"数字时代传统期刊应如何应对重大挑战"以及"在新环境下核心期刊与新闻传播学界将以何种形式为打造学术共同体而努力"这两大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来华讲学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新闻学院戴维·韦弗教授是美国大众传播学新一代的杰出学者。1983年,他担任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同年获美国新闻教育学会颁发的“杰出青年学者奖。”1977年至  相似文献   

8.
陈鹏 《今传媒》2010,18(9):1-4
周鸿铎教授是我国最早对传媒经济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培养传媒经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者,是最先揭示传媒具有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双重属性的学者,是最早创建传媒经济和广播电视经济学科的学者,对中国传媒经济学和应用传播学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沉醉"于中国传媒经济研究三十余载,他所创立的一个核心理论、三大应用传播学理论体系、十二个分支理论体系以及六十九个理论假设经过了传媒实践的检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对国家的传媒与文化政策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是特约周鸿铎教授的学生对其进行的专访,希望大家能通过此稿对本刊顾问周教授的幕后故事多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9.
范雨霏 《青年记者》2012,(18):53-54
“把关人”角色的共享与泛化 “把关人”(gatekeper)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为家庭选择菜肴的过程中,家庭主妇实际上起着一种“把关人”的作用.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认为编辑是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人”.其后,不少学者指出,除了编辑,记者、编审、总编都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都是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人”.简而言之,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中,具备一定新闻专业知识、素养,并就职于大众媒介组织的新闻工作者担任了“把关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黄顺铭 《新闻实践》2006,(12):62-62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的论文集《新闻传播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共收录了40多篇论文,大致分为四组,即“新闻传播理论”、“传媒产业运作”、“新闻传播策划”以及“媒介批评与新闻教育”。《论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朱立教授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聘为客座教授,此后他每年都将定期到暨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朱立教授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及研究,曾任《传播学报》(香港)、《新闻季刊》(台湾)、《亚洲传播学刊》(香港)的主编及国际中华传播学会会长,在海内外传播界享有声誉。受聘之日,朱教授在暨南大学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题为《形象与传媒》。现将其演讲内容整理如下。希望读者借此对香港传播学者的观点有所了解,同时我们也期待深港传播学界的更广泛交流,以期推动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朱立教授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聘为客座教授,此后他每年都将定期到暨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朱立教授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及研究,曾任《传播学报》(香港)、《新闻季刊》(台湾)、《亚洲传播学刊》(香港)的主编及国际中华传播学会会长,在海内外传播界享有声誉。受聘之日,朱教授在暨南大学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题为《形象与传媒》。现将其演讲内容整理如下。希望读者借此对香港传播学者的观点有所了解,同时我们也期待深港传播学界的更广泛交流,以期推动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逸帆 《中国广播》2013,(12):49-51,74
魏永征教授是国内传播法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长期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从事新闻和信息传播的研究工作,但是几乎从未脱离媒体,他曾在《民主与法制》杂志当了近7年的兼职专栏主编,后来又担任《新闻记者》杂志法人代表11年。他的主要学术成就集中在传媒法领域,代表作《新闻传播法教程》被教育部评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已经四次重版,人或誉为我国传媒法教学的奠基之作。 虽然已年逾七十,魏永征教授仍然活跃在学术界。在前不久来京参加两次重要学术论坛的间隙,他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4.
朱立教授曾经担任过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两年前回到台湾供职于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在香港、台湾30多年的从教经验使这位新闻学者对新闻与传播学的教育和研究有着更为成熟的思考。2008年10月,笔者受邀到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得以遇到这位知识渊博、虚怀若谷的新闻学者,并就新闻教育、学术评估和研究规范等问题聆听了他的意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5.
宛月琴  曾灿 《今传媒》2009,(10):8-10
郑保卫教授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毕业,先后在国际政治学院新闻系、中国新闻学院任教.研究领域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新闻教育、传媒改革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对样本论文的分析,在揭示了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者发表国际论文总体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以国际发表为特征的新闻传播学国际化与本土研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发表主要得力于海外学者的引领,中国内地学者发表的国际论文的研究领域与国内论文的研究领域存在很大差异。虽然中国内地学者在发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论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中国问题研究在国际新闻传播学界还没有得到足够关注并产生明显的知识印迹。  相似文献   

17.
院系动态     
全国第二届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研讨会在湖北黄冈召开本刊讯2005年5月14日至15日,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专家、学者在湖北黄冈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把脉”。到会的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近10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30余位新闻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我国第一批新闻学博导甘惜分教授、方汉奇教授,我国新闻学第一位博士童兵教授到会并发言。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教授认为,2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取得了…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13,(4):77-77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飞微议:1.春节期间看报者少,不出报也是一种节约;2.让专业记者在微博上报道是一种有益的尝试;3.此举可提升大河报的社会影响力;4.当然难免有点为他人做嫁衣;5.就当是在微博上做广告吧。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订阅者事先并不知道报纸会有这么长时间的休刊,应该是一种商业欺诈(短斤少两)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钱峰 《现代传播》2004,(2):114-116
由上海大学影视学院、上海大学传媒研究院以及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全球化市场化高科化时代的大众传媒”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 0 0 3年12月2日至4日在上海大学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法国、瑞典、瑞士、新西兰及中国香港、台湾和内地的4 0余家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传媒集团的90多名新闻传播学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着“全球化市场化和高科化时代的大众传媒”这一主题,提交了6 0多篇有水准、有份量的论文,并有4 0多位专家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就全球化背景下各类传媒现状与发展、转型期中国传媒面临的挑战、传媒道德建设与实务变革…  相似文献   

20.
艾红红 《现代传播》2005,(6):107-108
为促进各国华人新闻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的更好发展,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3日~27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联合举办。100多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的新闻传播学者出席了会议。在开幕式上,会议赞助人之一的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在致辞时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出现一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华文大报。事实上,在西方英文传媒与西方文明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