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进行中医文化研究可以打破当前中医文化研究现状,促使中医文化研究能够与中医现代化、西医文化相融合,并且多元化发展中医文化,这对于更好地弘扬中医文化、发展中国中医事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但目前我国中医文化研究存在欠缺有效的研究方法、过于依赖传统文化等诟病,使得中医文化研究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对此,应当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进行中医文化研究,这对于更好地发展中医文化非常有意义。该文就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进行中医文化研究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医的价值被世界其他国家所认识,中医的对外交流越发频繁和重要。中医的交流首先需要语言互通,翻译工作是其中一个重点。在中医诊断的英译中广泛存在有几大问题,制约了中医被世界认同的进程。其中主要包括:1)一词多译英译不准;2)拘泥字词对应导致译文费解;3)对外直接交流存在困难翻译从业者专业知识不足;4)研究与教学有待深入整体译文研究待加强四个方面。分析研究这些问题,可帮助改善译文质量,推进中医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3.
汪艳霞 《太原大学学报》2013,(3):145-147,154
中医临床文献与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密切相关,包括与中医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有关的文献内容.系统深入地对中医临床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有利于提高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学术水平.认为:中医病证名称整理是前提和关键,在此基础上,界定文献检索和收集的范围,综合运用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等文献学的方法系统整理相关文献,建立重点病种文献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挖掘研究,加强重点病种理论研究,最后形成重点病种中医临床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医地位的日渐提高,人们对中医术语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中医术语定名中存在的隐喻现象也开始作为研究对象进入人们视野。本文以中医术语中有代表性的名词为研究对象,对中医术语定名中出现的隐喻现象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其产生原因以及功能作用,找出不同现象中的共通点,对隐喻型的中医术语定名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治规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数据库上。设计采用三层架构技术并基于互联网构建的绝经综合征中医证治规律的数据挖掘模型与系统框架,克服目前中医证候规律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技术单一和临床专家对挖掘结果评估权不足的问题。以此实现专家在线进行绝经综合征中医证治规律研究;提供在线新案例添加功能,使数据库能不断充实扩大为中医海量数据,为有关医生提供在线证治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目前国内著名老中医逐年减少,而新一代中医中能真正灵活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精髓解决临床问题的"上工"为数极少。因此,中医传承工作至关重要,迫在眉睫,中医医案的研究是中医学得以传承、发扬的至关重要的举措。本系统以中医医案研究为核心,以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资源为依托,采用本体技术及数据挖掘分析技术,通过对中医医案与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进行关联研究分析,探本溯源,继承发扬,为高级中医研究人员、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学习人员提供了中医知识获取的研究方法和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中医的贡献与成就、中西医比较学研究、中医发展的三种模式、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以及当前中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中医药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是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于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思想的稳定至关重要,进行教学方改革、努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方法的意义与实施进行探讨,结果充分说明实验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应用及进行教学研究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深入探讨张锡纯的医哲观对当前研究中医哲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张氏对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的关系、中医哲学的气化学说与神明学说的论述,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医学理论就是中医哲学,中医哲学不仅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精华所在。气化学说和神明学说是中医哲学的基础理论中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在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与其他医学类院校不同之处在于,高等中医院校还秉承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精神.当前,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着危机与挑战,高等中医院校应加强对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中医文化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申艳星 《考试周刊》2011,(71):33-33
中医语言具有模糊性、抽象性、文学性的特点。本文将选取典型的中医术语为例,通过分析研究,总结中医模糊语言的翻译方法,使得目的语读者能更准确地了解中医,促进中医的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并改良TBL教学模式在我校中医实习生中的应用与效果,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实习生40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TBL教学组进行教学,通过阶段考核、终期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通过研究发现TBL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学生的个人考核成绩、团队考核成绩、终期考核总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终期个人考核中,两组学生的临床操作考核、真实案例考核成绩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BL教学模式能提高中医实习生的教学质量,对中医实习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医翻译是科技翻译,已被人们所认同,中医术语是表达中医专业知识领域的概念,反映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词和词组,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精华和集中体现。为了促进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以及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对中医术语汉译英的研究以及了解中医术语汉译英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论述中医术语的英译方法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中医文化传承的(西方)科学化,正在逐步挤压中医的空间,使得中医日益丧失其身份的核心部分,进而导致中医的身份危机。那么,该如何理解近几十年来中医传承方式的历史变迁以及由此导致的中医学边界的模糊性问题,从而反思全球化时代中医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及其传承方式的文化保真性,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致力于中医文化学、科学技术哲学、西方哲学研究的张宗明、蔡仲、方向红三位教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为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医文化传承方式和中医的身份问题提供了颇多洞见。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起源与精髓,是中医精华的体现,是继承和发展中医事业的主要灵魂,亦是中医教育必要的传授内容。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许多理论和临床辨治都记载于中医经典之中,对临床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就中医妇科师生对学习四大经典缺乏兴趣的实际情况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一些学习中医经典的有效方法,提出设想,来说明学习中医经典对提高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重要性的具体内容和教改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乐萍 《黑河教育》2010,(8):61-61
本文对中医翻译的现状、中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在中医英译时应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与西医在体系、用语上存在巨大差异,因而在向世界推广中医的过程中容易形成许多理解障碍。中医英语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既存在概念、理论上的阐释障碍,也存在遣词用句上的表达障碍。本文笔者从中医语言自身风格特点、中医英语翻译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出发,探讨目前在中医英语翻译方面的几点障碍,希望对中医英语翻译起到积极建设作用,推动中医在世界范围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医汉语教学属于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其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现有的"中医汉语"类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笔者主编的《中医汉语教程》系列教材,深入探讨现阶段中医汉语教材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姚丽娟 《海外英语》2011,(8):216-218,220
今天越来越多的医学界专家和学者学习和研究中医,中医走向世界也就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为了促进中医的全球化交流和合作,首先要有正确有效的译本向全世界介绍中医的知识、理论及临床实践。但是目前在中医英语翻译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外国学习者的重重困难,并且阻碍了中医的进一步发展。归化和异化的矛盾是翻译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焦点。该文从文化方面对归化和异化进行了细致的对比,认为在中医英译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归化法或异化法甚至两者并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医术语翻译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借译法、释意法、简化法、音译法、造词法、语境法、综合法等。基于有关中医翻译方法的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从术语层面全面回顾了中医英译的基本方法,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以促进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