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针对运动员的选材问题,提出电子竞技运动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与心理的要求,为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员的选材标准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准确性和速度的差异,分析篮球运动员运动决策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差异.实验设计为3(运动水平)×2(性别)×2(场景图片)的混合设计.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水平的篮球运动员在注视不同难度的场景图片时,眼动指标和决策速度和准确性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对信息的获得方式、信息加工速度和信息加工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水平篮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差异的实质是:专项运动知识-专项认知能力-手眼动作联动三者整合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武术套路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以广东省武术队运动队16名男性运动员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8名)和对照组(8名),经过12周实验后对反映武术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实验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平衡稳定能力及肌肉的协调能力,降低了难度动作衔接的失误率,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跳高运动员成绩滑坡的问题,综合跳高运动专项能力构成以及相关的身体素质因素,对10名高校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成绩及身体素质检测,并借助选材学理论,依靠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的帮助,分析我国跳高专项运动能力的构成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跳高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会受到协调髋、膝和踝力量等因素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子竞技这项运动在2003年11月18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列入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之中,现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与科技化的社会,并还在不断提高,人们拥有休闲的时光越来越多,选择的休闲项目也越来越多,而作为新兴的电子竞技运动越来越受人们所欢迎,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的课余时间有更多的选择电子竞技这项运动,在2018年安徽高校电子竞技联盟(AUEL)暨WES电子竞技锦标赛(安徽赛区)比赛中就有48所高校,约占安徽高校的41%,23000多运动员参加,预计有1500万人观看比赛。可见电子竞技这项运动的魅力,但电子竞技开展还是有很多因素的限制。本文重点阐述影响其开展的因子,尤其是影响在民办高校开设电子竞技公体课的因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我国运动员和国外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差异,发现我国运动员在竞技状态保持阶段明显短于国外运动员.从体能训练的角度就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关系,柔韧能力的认识和训练,协调能力的训练,心理素质的训练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我国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我国跳高运动50年代至90年代发展历史,比较21世纪我国跣高运动的现状,我国跳高的运动训练正处于低谷时期,其原因是跳高运动训练没有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相协调,研究表明:跳高运动理论研究缺乏,运动员选材方式不当,运动训练规律研究落后,运动员培养体制过时是阻碍我国跳高运动竞技水平提高原因,并提出新时期我国跳高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怎样培养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运动中身体各运动环节在时间和空间密切配合,并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少年儿童协调能力在训练中是掌握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所以少年儿童选材应把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协调能力的生理某础是中枢神经系统传导过程的协调,主要是靠遗传而获得的。训练对协调能力也有重要影响。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培养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一是充分认识协调能力的发展与人体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从运动员的不问情况安排训练计划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二是注意训练中肌肉的紧张与放松交替进行,互相配合,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期间中药生血方剂及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草药的研究发明一种生血制剂(生血宝胶囊).从处方、方解、胶囊使用进行了分析.在动物和人体运动试验中通过对血红蛋白含量的分析得出结论;大运动量训练可以引起运动员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训练状态和运动能力.采用中药生血宝胶囊对调理运动员内分泌机能,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1)生血宝胶囊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2)生血宝可以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减少体内乳酸的生成和堆积.3)生血宝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高耐力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0.
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特点,为女子摔跤运动的选材、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以我国87名国家队一组和部分省市的现役女子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问卷调查和实验等方法对其身体机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发现:1)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表现出明显的共性特征,即应同时具备较强的无氧、有氧代谢能力和突出的机体合成代谢能力;2)在不同体重级别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比较中,中小级别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优于大级别运动员,尤其是48 kg级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综合能力最为突出,同时具备较强的无氧和有氧代谢能力;3)同国外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和同项群优秀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具备突出的磷酸原代谢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但糖酵解供能能力较差,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