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中学音乐教材中,有三首《摇篮曲》被选用,分别是舒伯特《摇篮曲》、勃拉姆斯《摇篮曲》和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25课。)【教材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也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  相似文献   

3.
【教材】《月光曲》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4.
年级:四年级课型:歌唱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七册第六单元《摇篮曲》,是一首由六个乐句加结尾的一段体歌曲,采用6/8拍。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六拍子的节奏更增强了轻轻摇的感觉,在轻柔而稍慢的歌声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我"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  相似文献   

5.
课型:欣赏课年级:七年级教学内容:欣赏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选自人音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崇高声誉。它的主题曲调富于歌唱性,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  相似文献   

6.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欣赏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七年级第十三册第三单元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设计理念:《桑塔·露琪亚》是一首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民歌,而桑塔  相似文献   

7.
年级:四年级课型:歌唱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苏少版音乐教材第七册第七单元《愉快的梦》,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日本童声二声部合唱曲。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6/8拍,有两个乐段,旋律优美而愉快。第一乐段旋律平稳,节奏宽松,较多处于中音区,旋律进行具有下行的倾向,表现了孩子们慢慢进入梦境的宁静氛围。第二乐段节奏紧凑,旋律起伏较大,旋律进行转为上行,音区移高,以模进的方式将音  相似文献   

8.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爱雪莲花》(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音乐课本第四册第八课《新疆好》)教材分析:《我爱雪莲花》是一首根据新疆哈萨克民族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2/4拍,曲调清新优美、明快活泼。  相似文献   

9.
陶涛 《儿童音乐》2008,(11):62-63
一、教学内容: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青青竹海》)二、教材分析:《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  相似文献   

10.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少数民族的一首著名诗歌,我国初中一年级的语文、历史两科都将这首诗歌收入教材。但是关于这首诗歌出自那个民族,两科教材的说法却不一样。语文教材说:“这首诗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是南北朝时敕勒族的一首民歌。”而历史教材却说:“鲜卑族的《敕勒歌》优美和谐,广为流传。歌词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注释中又说:“敕勒,北魏时北方的一个部落名称。”  相似文献   

11.
《石壕吏》是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寓褒贬于叙事之。但杜甫《石壕吏》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让《石壕吏》走出教材,多一些激发正能量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2.
<正>八年级教材中的唐诗共有十五首。按时间划分,初唐诗歌两首,分别是八上《野望》和八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盛唐诗歌八首,分别是八上《黄鹤楼》《使至塞上》《春望》和八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唐诗歌四首,分别是八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和八下《卖炭翁》;晚唐诗歌一首,为八上《赤壁》。本整体设计在课内唐诗的基础上,每一课段又补充了多首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和补充阅读。学习这些诗歌,学生要了解诗歌基本内容、作者简介、不同时期唐诗的风格特点,进而掌握一些诗歌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课文用简练优美的文字为我们叙述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赞美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课型:歌唱课年级: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歌曲《我们的田野》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曲的歌  相似文献   

15.
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唐诗三首》,由《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三首叙事诗组成。三首诗结构上都明显运用了“起承转合”的技法。讲清楚这一技法,有助于理解三首诗在结构技巧,情感表达上的精妙。运用此技法作文,能避免“平铺直叙”的文病。  相似文献   

16.
年级:七年级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13册)七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欧洲风情第一课时唱歌课《桑塔露琪亚》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桑塔露琪亚》。2、能够用圆润、激情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并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现;初步感受船歌这种音乐题材的特点。能与他人合作进行创编。教材分析:《桑塔露琪亚》是一首著名的意大利船歌,船歌是一种三拍子的,给人以摇晃感觉的,情绪色彩大多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音乐体裁。《桑塔露琪亚》借船歌的这些特点生动展现了美丽的海景和热情的船夫,给人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歌曲《小小的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小小的船》是一首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所作的童谣谱写的歌曲。歌词简单、浅显,语言平实,质朴,十分儿童化。歌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四三拍,旋律舒缓、平和、优美。这首富于幻想的童谣歌曲充分表达了孩子们探索神秘宇宙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16册第六单元内容。舞剧《天鹅湖》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是世界芭蕾舞经典名作。音乐像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章,极具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教材选录的陆游《游山西村》,是一首于闲适中见忧情的佳作。然而,一般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留连向往与热爱之情的闲情诗。笔者不揣浅陋,结合陆游的人生经历及  相似文献   

20.
前一阶段,我执教《古诗二首》一课,教材选取的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陶渊明的《饮酒》两首诗。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的教学意图主要是想通过比较法,以诵读与想象为突破口,从内容到形式对两首古诗进行品味、欣赏,让学生掌握景与情之间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