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的四大管理改革举措之一,书号实名申领工作已在2009年1月1日正式启动.书号实名申领是指出版单位在图书出版活动中通过总署书号实名申领信息系统按书稿实名申领书号,一书一号,出版单位可随时通过网上申领书号.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书号是由出版单位向出版管理部门领取,无偿使用的。但是只有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出版单位才允许从事出版活动,才能领取书号。为了更好地管理书号,从1994年起,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施书号总量宏观调控政策,这一政策是为了抑制当时图书总量的盲目增长,减少低水平重复出版,压缩低质量平庸图书品种,遏制“买卖书号”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宣布:作为书号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书号实名申领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出版单位在图书出版活动中按书稿实名申领书号,一书一号。  相似文献   

4.
从书号总量宏观调控到书号实名申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书号是由出版单位向出版管理部门领取,无偿使用的.但是只有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出版单位才允许从事出版活动,才能领取书号.为了更好地管理书号,从1994年起,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施书号总量宏观调控政策,这一政策是为了抑制当时图书总量的盲目增长,减少低水平重复出版,压缩低质量平庸图书品种,遏制"买卖书号"现象.现在针对书号管理,政府又推出了新举措,2009年起书号管理将全面实行网上实名申报,出版单位可随时从网上申领书号,并实现书号,条码,CIP等出版信息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王庚梅 《中国出版》2012,(11):30-30
书号亦即图书标识符,是用来标识图书,以便于图书的检索、流通、统计以及管理的符号。我国目前使用的图书标识符主要是中国标准书号和全国统一书号。我国从1956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书号,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图书标识符的国家。全国统一书号是由分类号、出版社号和此书在该社出版时的种次号三部分组成的。具体结构为:分类号·出版社号·种次号。分类号是指图书的学科分类,出版社号是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为每一个出版单位分配的由数字组成的唯一的代码,种次号是指同一出版社、同一类别的书。  相似文献   

6.
《新闻出版交流》2002,(4):36-36
商务印书馆的杨德炎同志撰文《卖书号严重违背出版职业道德》刊登在《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5月9日第2版)的“出版职业道德论坛”专栏。本刊摘发部分,以示警戒。卖书号严重违背了出版职业道德,除了它直接违反了“不得买卖书号”这一要求外,在以下几个方面也与出版职业道德以及公认的行为准则背道而驰:一、卖书号违背了党的出版方针。出版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图书是物化的精神产品,担负着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二、卖书号违背了国家出版法规。遵守出版法规是我国出版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也是开展出版活动的…  相似文献   

7.
书号亦即图书标识符,是用来标识图书,以便于图书的检索、流通、统计以及管理的符号。我国目前使用的图书标识符主要是中国标准书号和全国统一书号。我国从1956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书号,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图书标识符的国家。全国统一书号是由分类号、出版社号和此书在该社出版时的种次号三部分组成的。具体结构为:分类号·出版社号·种次号。分类号是指图书的学科分类,出版社号是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为每一个出版单位分配的由数字组成的唯一的代码,种次号是指同一出版社、同一类别的书,按发  相似文献   

8.
说它“老”,是因为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屡禁不止。买卖书号现象早在1984年就已经出现,1985年1月1日,当时主管出版工作的化部在这年的第一天就下发通知,严肃指出有的出版社出现“卖书号”“卖牌子”的现象,并明令禁止,这是国家政府部门件中首次使用“卖书号”的字眼,从那时到现在的十几年来,买卖书号现象一直在不同程度地发生,管理部门也一直在三令五申地禁止,很难统计十几年来有多少书是通过买卖书号出版的,也很难统计管理部门为此发了多少个通知,多少个件,多少条规定,人们说到买卖书号,过去常用的字眼是“怪胎”“毒瘤”“幽灵”之类,后来经常用的是“顽症”。“顽症”就是难治或久治不俞的病症。  相似文献   

9.
ISBN结构特点和资源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号分配使用在书业竞争日盛的当今倍受重视和关注.ISBN是国际通用的图书或独立的出版物(不含期刊等连续出版物)代码,即图书类出版物的身份证.一种出版物一旦取得ISBN编号,该编码将自始至终伴随着该出版物从编辑制作到出版发行的整个过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ISBN清晰准确地辨认出版物的基本属性,明确该出版物所属的国家、地区、语种和第一出版者.一个ISBN只能有一个或一份相应的出版物与之对应.在出版商眼中书号是一种出版资源,是出书许可的象征,是图书商品合法化的外衣.在趋利心理支配下,不合规范地使用书号是当今出版行业一个引人关注的突出问题.买卖书号、一号多书、假冒书号和伪造书号给图书出版流通管理带来了诸多弊端.这除了不法书商有意而为之外,业内人士不理解书号的结构特点和资源分配原则,也是成因之一.因此对书号功能结构和资源特点进行分析,是科学正确地使用书号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鉴别假书伪书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开始不久,听到一位出版社负责人说:“出版社卖书号不合算。”究竟如何不合算,这位出版社的负责人没有说,但账想必是算过的。若干年来,尽管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部门严厉禁止买卖书号、买卖书号却一直是出版界的痼疾,有的出版社还出现不卖书号似就难以为继的征兆。 为什么有的出版社或者出版社的有关人员热衷于卖书号,卖书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里不妨为卖书号算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买卖书号买卖书号近年来已成为出版工作日益突出的问题。众说不一,而在学术界、出版界反应强烈。那么究竟什么是买卖书号呢?我们认为,买卖书号的实质就是出卖出版权。出版社给社外的单位或个人提供书号出书,并收取书号费(或管理费、或其他费),权钱交易,出版社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借机赚钱谋私,即为买卖书号。在这个权钱交易中,出版社放弃了党和国家赋予其出版图书的权力,并将其作为商品加以出售,对  相似文献   

12.
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宣布:作为书号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书号实名申领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出版单位在图书出版活动中按书稿实名申领书号,一书一号。与此同时,由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等单位研制的“书号实名申领系统”也已投入运行。书号实名制的到来,也引发了大家对于书号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实现出版工作从数量增长向优质高效的阶段性战略转移,使图书出版从总体上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目前各地出版部门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从图书出版前后的两个环节上,切实有效地加强管理。 书号总量实行宏观管理以来,得到了大多数出版社的赞成和支持。过去有些出版社由于办社指导方针和经营思想不对头,出书盲目,又多又滥,有的出版社一二年之内竞出卖书号一二千个,有个社长在一年之内挂他本人“主编”头衔的书就有100多种。书号实行总量控制,限制的就是那些不守规矩,不求正经的出版  相似文献   

14.
书号是印在图书版权页上作为分配给每一个出版社出版的每一种图书的标识代码。在旧中国和解放初期,出版单位是不使用书号的,1956年,当时的文化部颁布了使用“全国统一书号”的规定,我国出版单位开始使用由“分类——种次号”组成的“全国统一书号”。分类沿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现改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种次号由出版社代号和出版的图书流水编号组成。  相似文献   

15.
书号实名申领是创新出版管理模式,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实施书号实名申领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解决买卖书号、一号多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开发书目信息资源,为广大读者和社会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出版单位要密切配合,扎实做好书号实名中领工作,促进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版书是由国家审核批准的出版单位所出版的内容新鲜、设计独特、有标准书号、外部形态由纸介质和其他多种介质构成的有别于外版书、租型书及报刊的出版物类型.在我国现阶段,本版书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具有垄断性:它由国家法定的出版单位出版,有国家统一制定的标准书号,非出版部门不得出版.  相似文献   

17.
正本清源刹歪风──山西省新闻出版局纠正“买卖书号”纪实樊泽民卖书号”一直禁而不止,其根本原因是相当一批业务人员,甚至有不少出版社的领导干部对“买卖书号”的危害性、腐败性认识不足,对禁止“买卖书号”抱有一种消极抵触情绪,归纳起来有三种:一种人不承认“买...  相似文献   

18.
书业内外     
出版怪现象:1个书号竟出版图书200余种据《新华网》报道:近4000种图书均为一号多书或一号多种系列图书,最多的甚至用一个书号出版图书224种。据了解,今年4月底,贵州省罗甸县为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普九全县中小学图书馆配书,进行了26万余册大宗图书招投标工作,指定购买近年出版的新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06,(5S):16-16
今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根据有关情况,组成调查组赴内蒙古远方出版社调查书号使用情况,发现该社近年来出版的图书中,存在着买卖书号、一号多用、一号多卖等严重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孙宏伟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处级调研员) 目前数字化的网络出版主要还是依托在出版单位,尤其是图书、电子音像的出版单位.从目前来看,网络和数字化的出版,是全世界出版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某种程度上,纸质图书的阅读、发行、购买相对来说会有所减少.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也是发展方向,包括现在做的图书出版的数字资源整合,从明年开始实行的网络书号实名申报等,这些与网络都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