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旅游文本属性与特征已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对旅游微博发文主题的研究有助于旅游机构形象塑造及内容传播推广,对旅游机构的微博信息供给及旅游形象的提升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内容分析法在旅游研究的运用状况及国内外旅游微博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其次,以国家旅游局新浪微博的网络文本内容为研究对象,借助Rost word parser词频分析软件提取网络文本的高频特征词并进行筛选;再次,采用内容分析法,结合社会网络及共词分析法,得到网络文本高频词之间的社会网络联系;最后,探索高频词的属性及其之间的联系特征,在国家旅游局新浪微博的内容分析基础上,提炼出其微博内容分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游客出行、旅游政务信息4个主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探索基于p 指数的微博传播力评价方法,并探究使用p 指数来评价微博传播力的应 用效果。【方法/过程】首先,笔者依据现有研究中微博传播力的影响指标,提出微博转发p 指数、微博评论p 指数和 微博点赞p 指数,并用综合p 指数来统一这三个指标的评价结果。然后,基于我国34 省的旅游政务官方微博数据, 通过对比综合p 指数与综合h指数在微博传播力评价中的表现,以及对传播力评价中综合p 指数与微博传播力相关 的几个重要指标作关联分析,实证探究了p 指数评价微博传播力的应用效果。【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综合p 指 数评价微博传播力的优势:更好地平衡博文的“质量”和“数量”,具有强区分度和高灵敏度,能够有效地识别高价值 的潜力微博用户和高价值的博文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文章跟据影响力定义融入信息受众情感特征指标构建了高校新媒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扩展了传统影响力评价体系,突出了以信息受众的情感与行为表现作为高校新媒体影响力的核心评价目标。[方法/过程]以118个高校官方微博为例,对高校微博影响力评价的情感表征指标和行为表征指标进行处理与量化,并结合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进行评价实证。[结果/结论]情感表征与行为表征得分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情感指标为高校新媒体影响力评价提供了更细粒度的参考单元。因子得分指出高校微博影响力得分整体差距较大,大部分集中在低数值区域;采用层次聚类法以情感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聚类可以将高校微博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探究z指数在微博传播力评价中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效果,为客观科学评价微博传播力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方法/过程]借鉴现有微博传播力评价指标,构建微博转发z指数、评论z指数、点赞z指数和综合z指数,以27个省会城市的外宣类政务微博2018年11月的微博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验证z指数在微博传播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结论]z指数继承了h指数和p指数在微博传播力评价中的优势,而且更加重视高质量博文的发布。  相似文献   

5.
微博信息的传播扩散研究在网络营销、舆情控制、社会动员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往往忽视对海量非热门微博信息的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从非热门微博信息的生命周期、粉丝量、转发量和传播间隔等因素入手,分析非热门微博信息的传播特征,并发现微博信息传播的时间间隔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研究结论可以为微博发布者、营销者、管理者影响和控制微博信息的传播提供一定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博的逐渐发展,以微博为依托的各种营销得到各个行业的青睐,旅游业也加入微博营销的阵营,且迅速发展,微博已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营销渠道。目前各省市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基本都开通了旅游官方微博。因此,分析微博的特征数据对官方微博的影响对开展微博营销的部门和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以微博平台的特征数据为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造微博的影响力模型,用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给政府部门进行旅游微博营销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保秀 《科技广场》2012,(4):148-152
在研究微博信息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借鉴网络传播中采用的信息空间模型构建了微博舆情的三维空间,对微博舆情的主客体进行分析,建立了微博舆情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主客体的不同特点和关系,并提出体系中不同指标的量化方法,为管理者对微博舆情进行疏导提供了决策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张冉  夏志杰 《科学与管理》2023,(2):72-78+94
利用社交媒体辟谣是控制谣言传播的应对方式之一,对社交媒体官方辟谣信息的文本特征及其构成逻辑进行探究有助于提升辟谣效果。研究基于ELM模型,将文本特征分为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分别作为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运用QCA定性比较分析法,选取澎湃新闻官方微博发布的辟谣信息为样本,探究辟谣信息文本特征多因素组态效应对辟谣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一必要性条件分析表明论据可读性强能够显著提升辟谣效果,通过组态分析得出两条典型影响路径和相关结论,并据此为官方媒体如何提高辟谣信息质量与辟谣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营销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微博营销成为未来营销的新手段.微博用户的快速普及迅速增长引起旅游企业关注,于是旅游景区纷纷注册微博并且开展营销.本文从反映微博的覆盖度、活跃度、传播力三个方面选取了微博数,粉丝数,评论数,转发数等几个指标,对腾讯微博旅游景区微博账号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促进旅游景区微博营销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探究政务微博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引导网络舆情、治理网络危机提供参考 与依据。【方法/过程】运用八爪鱼软件采集影响力靠前的十大新浪政务微博数据,以转发数和评论数为辟谣信息传 播效果的衡量指标,构建辟谣信息内容特征、文本特征对传播效果的回归模型。【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谣言类型、 辟谣方式、是否为原创、图片数量、是否有@符号对转发数有显著影响;谣言类型、情感程度、辟谣方式、是否为原创、 内容长度对评论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以近两年(2018-2019)国内有代表性的四件负面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为例,对其微博评论进行 聚类,并找出影响微博用户消极情感倾向的因素,为政府进行舆情应对处理提供建议。【方法/过程】结合社会网络 分析法与LDA主题模型对评论文本进行关键要素提取,得出评论归因维度,进而通过情感分析软件对各维度进行 情感倾向度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微博用户主要从事件主体、事件分析、事件处置、社会关系、新闻媒 体、同理心、个人经验七个方面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评论,其中,事件分析、事件处置、事件主体、社会关系是微 博用户消极情感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舆情疏导建议。【创新/局限】本文基于归因理论,创 新性的提出了影响微博用户情感倾向度的归因维度体系,但舆情事件集中数量有限且未进行更细粒度的情感分类 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梦晓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7,37(1):131-136
本文选取自然类、人文类和主题公园类共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微博用户发表的旅游目的地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情感倾向和评价角度等方面探究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正面和负面微博形象,并提出“借助微博获取游客反馈,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举办赛事、节事活动,展现旅游魅力”、“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整合营销机制”、“提升旅游设施要素,保持旅游形象特色”等微博形象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现时微博谣言泛滥,对现实社会危害巨大。为了科学控制微博不实信息的传播,本研究根据微博网络谣言传播特点以及病毒传播模型,提出具有怀疑与反谣言机制的有向传播模型SIR-CO,并进一步提出谣言源影响力评估算法,实时监控微博谣言造成的社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采取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对微博谣言传播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内容信服度、节点影响度以及抑制时机是影响微博谣言传播与控制的重要因子;谣言源影响力与传播数、感染节点数以及等级影响度分布皆存在相关关系,最后趋于稳定状态。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建议控制微博谣言传播时,可运用目标免疫策略阻止谣言向外传播,并采取多点侧面慢性策略减低谣言的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娜  肖倩倩 《现代情报》2019,39(7):66-76
[目的/意义]调研网络动态信息组织未来用户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提高网络动态信息组织用户参与度的建议,以期能为提高网络动态信息组织用户参与度、建立用户参与的网络动态信息组织模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以构建的用户参与度影响因素测试指标体系为基础,利用调查问卷从用户认知、外界影响两个角度对影响网络动态信息组织未来用户参与度的因素开展调查与分析。[结果/结论]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平台安全性、易用性、激励措施、信息质量保障、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网络动态信息组织用户参与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休闲类城市—杭州市为案例区,在旅游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从推力和拉力2个方面揭示了杭州市入境游客旅游动机的基本特征,确定了"休闲与康体"、"地位与声望"和"新鲜与刺激"3个推力因子以及"氛围与景色"和"服务与娱乐"2个拉力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法研究了推力和引力因素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群体间的差异,以期为休闲旅游城市入境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拓展提供有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Twitter(推特)免费竞争情报可视化工具,包括社会网络探索工具、微博信息聚合工具、文本分析工具和综合分析工具,结合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获取竞争对手相关信息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证明免费竞争情报可视化工具的应用潜力,并为中文微博开发类似产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滨海城市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广海  刘佳 《资源科学》2010,32(5):899-906
滨海城市是我国开展滨海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定量测度不同滨海城市旅游开发潜力,加以比较来确定其开发类型与等级,对于促进我国滨海旅游合理规划与开发具有极大地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选择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市场开发条件、区位交通优势、社会经济保障、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影响与制约滨海旅游发展的5个方面构建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法,建立潜力评价模型;依据同一时间截面各指标数值,定量测度与评价各滨海城市旅游开发潜力;把各潜力指数和综合潜力指数得分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14个滨海城市划分为四类开发潜力类型,进一步确定不同城市的旅游开发功能与发展方向。通过对我国滨海城市旅游开发潜力的客观评价,有助于将潜力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为滨海城市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emotion of social media users has been found to impact market value, but the mechanism of emotion transmission need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Based on the signaling theory, this study formulates the hypothesis that government microblog affects tourism market value by affecting consumers' emotion. A total of 10020 pieces of observation data on four famous Chinese scenic spots are analyzed with text analysis technique, a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government microblog emotion, comment emotion, and market value are confirmed. Besides, the moderating roles played by the COVID-19 epidemic and tourism attention are verified, and the crowding-out effect of tourism attention on comment emotion is validated.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understandings of signal transmission as well as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rough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相似文献   

19.
The spreading of misinformation and disinformation is a great problem on microblogs, leading user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a critical issue. This study incorporates two message format factors related to multimedia usage on microblogs (vividness and multimedia diagnosticity) with two well-discussed factors for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i.e., argument quality and source credibility) as a holistic framework to investigate user evaluation of microblog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Further, the study draws on two-factor theory and its variant three-factor lens to explain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the above factors on microblog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An onlin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by collecting data from microblog users. The research findings reveal that for the effects on microblog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1) argument quality (a hygiene factor) exerts a decreasing incremental effect; (2) source credibility (a bivalent factor) exerts only a linear effect; and (3) multimedia diagnosticity (a motivating factor) exerts an increasing incremental effect. This study adds to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by proposing an insightful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the key predictors of microblog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and further examining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these predi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