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6):7-7
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快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推进我省体教结合工作,促进各高校体育文化的交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由安徽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主办。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和省体育科学学会承办的安徽省首届高校体育校长论坛于2006年10月17~18日在合肥市召开,本届校长论坛的主题是“高校体育改革、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2.
罗艳春  邓小刚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1):107-108,124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加以重新审视。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可以看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培养正确的体育文化现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激情。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能更有效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女士们,先生们:安徽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昨天晚上胜利开幕了。这是我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崛起,推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这一新的阶段举行的一次规模宏大的体育盛会。本届运动会设立了高校部的比赛,这是对我省高校体育工作的一次大检阅,是我省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一次大展示。它对于推动我省高等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全社会更加关心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高校校长的体育意识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天,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共同举办的安徽省高校体育工作校长论坛隆重开幕了。省政府对这次论坛十分重视,田唯谦副省长对如何办好这次论坛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还将作重要讲话。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同志将在会上作专题报告。在此,我谨代表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的光荣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体育一直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育方针内容的表述有所变化,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核心始终没变,体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去冬今春,我省先后召开了省首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术论文报告会、省首届体育理论研讨会、省第三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和省第九届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这四次论文报告会,有800多篇论文申报评审,其中有170多篇论文入选为会议报告和书面交流。这些成果已经或者将为有力地促进体育改革,积极推动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希望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进一步扩大体育科研队伍,深入研究体育领域各种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湖南高校近年来的体育发展状况进行初步了解,在"四化两型"建设视阈下,我省高校体育发展应从高校体育俱乐部、高校体育文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入手,协调配置、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把我省高校体育的发展推向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今天,重提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意义,已经不是要不要办高水平运动队和能不能办出高水平运动队的问题了,而是为了实现我国竞技运动向智能化、科学化战略转移,培养“未来模式”的运动员,创办高水平运动队是历史赋予高校体育的光荣使命。一、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保证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的战略步骤之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一条龙”训练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的“一条龙”训练网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管理模式和组建的论述,说明在大学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的“一条龙”训练网是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高大学竞技体育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为建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一条龙”训练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等方法,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校校园文化的视角对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改善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有明显效果。体育文化的视角探讨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希望给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研究、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介绍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概况,阐述了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对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出加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总被引:80,自引:1,他引:79  
运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来重新审视,“体教结合”应是文化教育与运动员训练和成长全过程的结合。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应该是“体教结合”的一种最佳模式。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有其内在动力,体育部门提出的“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两个部门存在的分歧与困惑,提出建议,认为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重新审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从国家竞技体育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长远利益来考虑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不能仅仅把眼光停留在学校和地方短期利益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同时看到了国外大学体育与竞技的完美结合,但我们目前还没有统一观念,许多高校还是只顾眼前利益,虽然高水平运动队建在学校,却似乎又远远脱离了大学生群体。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出,高校竞技体育一定要坚持走“业余”的道路,目的是将高校建成培养高级运动人才的基地,决不能把高水平运动队变成一支生活在高校的专业队。  相似文献   

1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调整与革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坚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使命的3个命题为: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竞技体育的价值;攀登竞技体育的顶峰。高校办队应当关注运动员“后竞技”发展;进行生源结构调整;实现教练员定位的转变。高校办队的着力点要抓住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为革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提供的机遇;激发更多高等学校成为有繁荣我国竞技体育意识和能力的主体;创设育人为本的办队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加速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突破“体教结合”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文化探析--兼谈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观念的革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校体育文化的组成要素包括体育环境、体育价值观、体育楷模、体育仪式和文化网络。作为高校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具有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体育楷模的务件和优势。研究高校体育文化的组成要素以及高水平运动队所培育的体育楷模的作用,对于促进高校先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和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观念的革新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社会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18个省市45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有效地促进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推进了大学的素质教育,对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体教结合”的一种模式“体教结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种是以地方体育局训练基地为基础,运动员的训练、生活、管理仍在体育系统内,文化学习到学校,或者由学校教师到体育系统上课;另一种是以大学、中学为依托,运动员的学习、训练、生活、管理在学校,由学校自聘教练或由体育系统派教练员到学校组织训练和参加管理;也可以在体育系统负责训练和主要经费的情况下,将专业运动队建制放在普通学校。另一种模式实际上就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模式,换句话讲,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体教结合”的一种形式。2.高校办高水…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张发强先生,张荣国副书记。尊敬的各位校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安徽省首届高校体育校长论坛就要圆满结束了。我代表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作总结发言。首先,我们要特别感谢张发强先生在百忙中到会做了精彩的报告,衷心感谢各位校长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你们的到会提升了省十一运会的规格,把省十一运会推向了高潮,必将大大推进全省高校体育工作。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1对本次论坛的基本评价刚才,两位分论坛的召集人安徽师范大学王伦副校长和皖西学院包诗忠副院长分别代表两个分论坛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举办本次论坛,一是时机好。全省许多高校重视体育工作,在不少方面取得了成就。此次组团参加了省十一运会高校部的比赛,充分展现了学校的形象。大家对搞好高校体育工作寄予厚望,举办本次论坛是应势而生。从我们教育、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来说,近几年加强了联系,密切合作,可以说举办本次论坛是多年“联姻”的结果。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田唯谦副省长的重视和支持,使本次论坛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期举行。二是会风好。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都是高校领导,素质很高。会议期间,各位校长认真听会,积极研讨,...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体教结合”、“名师导队”等发展战略,为在21世纪初进一步促进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大措施。四川省是一个经济和竞技体育都相对落后的地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尚未进入四川竞技体育的主流。文章通过分析四川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探讨其发展时策,为四川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状况着手,在肯定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探究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解析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出现问题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院校招收优秀运动员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必须兼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短期效应和长远发展,一方面要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充分共享体育系统运动员资源为主,加快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特别是要重视高校与运动队的共建,以确保教育系统承担和完成参加世界大赛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鼓励中、小学开展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招生政策,形成以高校为龙头,大、中、小学“一条龙”的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