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兰松 《档案管理》2012,(5):29-31
中国档案学是在总结我国档案工作实践基础上,汲取行政学和管理学理论而产生,借力西学理论和信息类、计算机类、历史类等学科而发展的,具有极强可塑性。进入后保管范式以来,中国档案学的发展出现明显的"去档案化"趋势。文章从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视觉分析"去档案化"现象的存在,并基于多维视角来探析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数智化是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的时代背景、驱动力量、实施路径与重要内容。融合档案信息化、全球治理与面向未来的视角,结合国家最新政策要求与浙江先行探索,从新形势新挑战、新定位新要求、新领域新探索、新成效新任务、新经验新理论五方面探讨以数智化驱动引领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关键举措。我国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着新兴技术与数据驱动、更不确定与竞争更激烈的全球趋势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以数智化加速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档案工作的功能定位应从作为合规机制的“保护型治理”向作为赋能机制的“机会型治理”升级;档案实践创新应“档案数据化服务”与“数据档案化治理”齐头并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从“技术运用”“规范建设”向“数字赋能”“系统重塑”迈进;对全球档案治理的贡献应从各地自主创新的“中国探索”向整体性系统化的“中国方案”和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理论”升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评价档案“属概念”入手 ,着重论述了档案的“属概念”与档案学科定位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档案化”与“档案化管理”及“归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档案化”、“档案化管理”、“归档”这样三个术语的关系作出解释。认为,“档案化”、“档案化管理”、“归档”并不矛盾。同时说明,电子政务的发展并不会影响到对档案“归档”的认识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是“数字地球”、“信息时代”,档案的作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它正从保存信息的“珍宝”演变发展为提供化产品和服务的“化”。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是继字和印刷术发明之后的第三次信息革命,其结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引起整个社会的变革。可用于档案工作的各种信息处理工具、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系统以及超本、超媒体、  相似文献   

6.
分化与转向:未来档案职业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发展对档案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立足于当今档案职业实践与档案学理论前沿来探讨未来档案职业的发展趋势。作者认为未来档案职业将出现分化与转向的趋势,即呈现技术化和劳务化逐步分化的“客体性趋势”;档案职业逐步从关注实体(保管)转向关注内容(信息开发)。从关注末端去向转向关注前端过程(业务活动),从内部化转向社会化的“主体性趋势”。  相似文献   

7.
学术评价对于提升学术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学术成果评奖制度与学术评价工具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档案学术成果所面临的评价环境,阐释了它们对档案学术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倡导学术期刊的学术理想、呼吁学术评价的学术公平、坚守学科发展的学术原则等,维护档案学术生存空间的“破茧成蝶”之道.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信息社会化、社会信息化”潮流的推动下,档案界逐渐认识到“社会化是世界档案事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呼吁档案馆走“社会化”的道路,倡导档案馆主动与社会牵手,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顾名思义,档案馆社会化是档案馆与社会融合的互动过程或趋势。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档案馆工作实践看,档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档案志”的“序”、“跋”为特定研究对象,对我国目前已编修出版“档案志”的“序”与“跋”从位置与时间、内容、作者、叙述语言及其价值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在当前档案志编修过程中撰写“序”、“跋”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档案学本硕专业课程设置、档案学博士学位论文以及档案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等现象及其成因入手,认为"去档案化"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并运用两分法的辩证原则,分析其具有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对待"去档案化"现象的正确态度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眼于档案检索学科演化的时空轨迹,从档案学的整体前进、档案检索学科自身的要求、信息技术的革新、社会需求的变化、学科主体的自觉以及学科知识的交融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档案检索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根源,以为档案检索学科的发展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档案文献是档案文献编纂学中的核心术语,但自1981年首次提出以来,对于它的定义却是众说纷纭。本文首先梳理档案文献的六种代表性定义,然后从档案文献是开发对象还是解读对象,是编纂对象还是编纂成果,档案文献或档案文献的组成部分是否只是档案中具有较高价值的那部分,档案学的双重学科属性与档案文献定义等四个角度,对这些定义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能够反映当前学科发展和编纂实践需要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社会实践和认知的发展,概念和词语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档案概念也随着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不断被“重新”定义。档案工作实践和档案学科研究的新发展,必然促进档案概念研究的深化。进一步探讨“档案”概念的科学定义,关注档案词语本义与概念内涵的界定,对更有效地概括档案管理实践与认知的新发展,增加档案学研究和应用中的沟通效率,完善、协调和规范档案学科和档案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群档案是具有共同身份特征的特定社群成员所形成的、记录社群历史的文件集合。加强社群档案建设,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多元发展,拓展档案工作职能。但是,我国社群档案建设面临着物理困境、文化困境、理念困境和身份困境。国际档案界对于社群档案认知的变化启示我们:在社群档案的建设过程中,社群成员的主动构建至关重要,档案学者的“过程向导”与“前端指引”愈发关键,社群档案价值形态与社会包容度息息相关,应积极倡导合作。因此,在当前国内环境下进一步建设社群档案,应立足于社群档案记忆价值的实现,打造社群档案“联合体”,追求学科融合发展,发掘中国特色的社群档案。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给当前档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档案工作由传统管理信息向信息化管理迈进,并将“死”的档案转化为“活”的信息,从自我单项发展转变为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供了极大地可能性。进而建立起“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互融共惠”,覆盖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利用服务体系,为档案工作科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民生档案”作为21世纪出现的新概念,是有具体指向的档案专业术语。文章立足于“民生档案”的话语角度,从“民生档案”的语境分析、“民生档案”的话语建构以及“民生档案”的话语演变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景式的剖析,目的是建立对“民生档案”概念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基础,同时也为重新认识“民生档案”与档案“泛化”这一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夏莉 《湖北档案》2005,(8):19-20
档案普遍存在于社会、工业、农业、国防、科学实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档案的出现虽然古老,但作为一门学科而被研究与探索,却是近两个世纪的事情。当前,档案学的研究课题,日益融入其它学科的内容。而其它学科的研究也离不开档案。探索档案学科的源流与学科特点,以及与其它学科间的关系,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进干部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化、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档案工作发展的大趋势。《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已把现代化、信息化列为战略重点之一,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现代化建设的各项重要任务,提出了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在档案利用服务和网络化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其中包括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的目标。档案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赋予新世纪档案工作崭新的内容,为档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干部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意义与必然性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19.
档案宣传工作是实施档案法律、法规,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基础工作。当前,档案事业正处于新世纪开元的良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大背景之下,总的趋势将向社会化、大众化、信息化方面发展,因此,档案的宣传工作更有其广阔的“用武之地”。一、档案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档案宣传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以新思想、新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针对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从档案价值的特点和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特点入手,阐明档案价值鉴定本身存在的矛盾,即档案价值的客观性与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之间的矛盾;档案价值的潜在性、隐含性与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实践性之间的矛盾以及档案价值的多维性特点对鉴定人员的高要求与档案鉴定人员认知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深入了解和正确对待这些矛盾,有利于我们在档案价值鉴定实践中正确把握和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历史的观点去分析和判定档案的价值和确定保管期限。二、试图从开展档案价值鉴定的最初动因和其定义两个方面分析效益标准在档案鉴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认识坚持效益标准在文书档案鉴定中的重要性。三、针对当前我国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存在的问题,对改革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制定保管期限表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将鉴定的原则、标准和鉴定方法很好地溶入其中;第二、分级分系统制定档案保管期限表,构建比较完善的档案鉴定标准体系;第三、改目前文书档案保管期限“三分法”为“标时法”,缩短保管期限平台,减小操作弹性;第四、要进一步提高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可操作性;四、通过对文书档案中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一些特点的对比以及对电子档案鉴定工作目前的主要矛盾的分析,认为我国当前电子档案鉴定的主要任务应该放在鉴定其真伪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