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观察相对生理强度稳定条件下绝对生理强度的变化,对12名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进行控制相对耗氧量在29—31ml·kg^-1·min^-1的窄小范围内50min有氧运动的实验,结果显示:HR、VO2、代谢当量的均值是稳定的,但离差较大;在控制相对耗氧量稳定的运动中发现,即使运动的速度不变,也时常发生数值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运动指标中的心率、代谢当量、主观感觉程度与运动能量消耗等指标特征,首先,从心率对运动负荷的基本应答特征、运用目标心率安排锻炼负荷强度、心率测量的特征、心率的运动强度监测等方面分析了心率指标特征;其次,阐述了代谢当量指标与主观感觉程度特征及其分级指标;再次,从气体代谢分析仪与心率测试法等方面分析了运动能量消耗测定方法;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12分钟持续变强度运动和12分钟跑的生理生化指标来探讨两种不同运动方式对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L的上升幅度12分钟跑明显高于变强度运动(P<0.001);有氧心率比例12分钟跑明显低于变强度运动(P<0.05);两种运动CK值均出现上升,但无明显差异;BU值与正常值相比差异不大。对结果综合分析认为:两种运动均属于有氧代谢,对机体均产生了明显的生理变化,但变强度运动比12分钟跑更符合足球运动的特点,适合于足球专项有氧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用德国CORTEX MetaLyzer便携式肺功能测试仪测试两组大学生运动过程中心率、摄氧量氧脉搏、相对摄氧量、肺通气量、肺通气量与肺摄氧量比值、呼吸商和呼吸频率.为保证运动强度相同,利用跑台等时(5min)递增负荷强度的跑步运动,共选取40例实验对象,在心率与呼吸功能诸多指标的相关系数的研究中,得出心率与相对于二氧化碳的通气当量的相关系数,由极显著负相关转变为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血乳酸、无氧功率测试等实验手段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无氧供能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完成成套动作演练、实验室完成定量负荷等不同运动状态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试者心率最大值、血乳酸最大值、平均功率、峰值功率及30秒无氧功率下降率均存在显著性组间差异(P<0.05);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进入运动状态的机能动员快、最大负荷时机能水平高、运动后恢复快.研究启示:无氧糖酵解供能水平是限制耐力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体能训练中,无代谢氧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检测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全民健身运动人群中的乒乓球爱好者进行60min分钟乒乓球运动测试,测定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特征,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全民健身.结果表明:60min的乒乓球运动也呈现出间歇性特征,最大心率出现在运动开始后10rain,为125次/min;VO2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出现在最后5min的运动中.为33.2286mlVkg+min.研究认为:全民健身运动中乒乓球运动强度远远小于专业选手比赛强度;心率变化具有间歇性特征;乒乓球运动中的相对耗氧量和能量消耗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乒乓球运动能够消耗脂肪,但是,要有较长的运动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和乳酸分析等方法 ,对 2 0名优秀运动员的实验研究 ,探讨人体心肺机能达到第二拐点时 ,血中环 -磷酸腺苷 (cAMP)、环磷酸鸟苷 (cGMP)、乳酸水平、以及吸氧量 (绝对值和相对值 )、氧脉博等指标的变化 ,以初步揭示人体机能第二拐点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人体机能达第二拐点时 ,以上指标各参数值均明显高于运动起始时刻的数值 (P <0 0 0 1) .此刻人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强度已达到无氧阈平均水平以上 ,机体已由有氧供能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以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率(HR)、肺活量(vc)为生理生化指标,对篮球运动员在篮球比赛前后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做测定,结果发现:血清CK酶活性均有所升高;LDH酶活性随着比赛的进行呈现增加趋势,且赛后即刻达到最高值;心率在比赛结束后即刻,也出现了最大化现象;肺活量反而最低。表明所选定生理生化指标可以对比赛过程中的运动量、强度以及赛后的恢复等情况做出科学的评定,而且生理生化指标联合运用使运动训练或比赛的监控更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孟庆丽 《考试周刊》2010,(13):140-141
心率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本文对运动实践中心率指标的应用特点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心率在运动训练的选材、负荷控制、训练方法、医务监督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科学指导运动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求一种简单、方便的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各种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方法,提出将相对综合心率作为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标准,并对实验器材进行了优选,采用踏车和Polar心率表作为实验器材,并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证实了体力劳动强度与相对综合心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同时相对综合心率考虑了作业者个体之间的生理差异,更为科学可靠,并且实验过程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腹膜后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医院近3a收治11例腹膜、腹膜后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D34、SMA、S100蛋白表达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发生于结肠(横结肠)上区3例,结肠(横结肠)下区8例.肿瘤未能完整切除者4例.肿瘤大小≤2cm者2例,>2~5cm者1例,>5~10cm者3例,>10cm者5例.细胞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9例,以上皮样细胞为主2例.11例患者CD117全部阳性,CD34阳性7例,SMA阳性5例,S100全阴性.[结论]结果提示腹膜、腹膜后间质瘤作为GIST的一种特殊类型,有着其自身的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人类新基因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Polym erase)反式调节蛋白(HBVDNAPTP1)结合蛋白(HBVDNAPTP1BP).[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HBVDNAPTP1BP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与组织表达,以及编码蛋白的化学物理性质与结构特征.[结果]HBVDNAPTP1BP基因染色体定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3区5带1亚带,可在组织中低表达,但在多个组织中无表达.HBVD-NAPTP1BP的相对分子量为11 905.6,理论pI为7.72,不同条件下的消光系数为14 230 M-1cm-1或13 980M-1cm-1(280 nm),在体外哺乳动物网状细胞中的半寿期为30 h,并且无卷曲螺旋区域,但具有3个较强的疏水区域.HBVDNAPTP1BP无特殊二级结构,仅有1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不具有跨膜螺旋结构,无信号肽序列,定位于细胞核中.[结论]应用生物信息学对HBVDNAPTP1BP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乙型肝炎、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海虾中呋喃唑酮残留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海虾样品中呋喃唑酮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正己烷净化、外标法定量,检测海虾中呋喃唑酮残留量.结果:本方法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01~1.00 ug/mL,R=0.999 1.检测下限为1.0 ug/kg,回收率89.7%~94.7%,相对标准偏差(RSD)3.1%~3.5%.结论:本测定方法准确,灵敏,达到了实验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脊柱弯曲体育康复矫正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大学生脊椎弯曲体育康复矫正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方法]采用体育康复训练法,对30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14周的脊柱弯曲体育康复矫正实验.[结果]颈前屈平均减少0.87 cm,P<0.01,并有16名脊柱弯曲过大的大学生恢复到正常范围,肺活量平均增加76 m l,P<0.01.[结论]脊柱弯曲体育康复矫正训练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对肺活量的增加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经过80min的有氧运动后再做力竭性运动的血乳酸水平,并以此判断长时间有氧运动后糖酵解供能能力的降低程度.[方法]使用日本京都LT-1710型血乳酸仪和GT-1640型血糖测定仪对20名运动训练专业1年级的男大学生进行80min有氧步行实验,测得实验前后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运动训练专业20名男大学生有氧运动持续到第30min显示,以相对耗氧量为29~31mL/min-1·kg-1的强度运动时,HR、VO2(绝对值)和血乳酸的平均值分别为147次、2.07(L)和3.03mmol/L.80min有氧运动结束再做力竭运动,测得运动后第3min的血乳酸浓度为8.25mmol/L,血糖浓度为4.67mmol/L.[结论]力竭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与短时间剧烈运动后的血乳酸相比浓度减少一半左右,乳酸系统的供能能力在经历80min的有氧运动后减少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美能)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为两组,治疗组10例,用美能40 m l/d.iv.3周后改为口服美能片75 mg,每日3次.对照组1 0例,使用甘利欣150 mg/d,VD.3周后改为口服甘利欣100 m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率75%;血清ALT水平由306.70±229.33 u/L降为105.00±86.11 u/L;血清AST水平由137.90±71.44 u/L降为64.30±34.93 u/L;血清SB水平由31.80±28.90 umol/L降为16.20±3.43 umol/L.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66.7%;血清ALT水平由208.20±160.13 u/L降为77.20±65.92 u/L;血清AST水平由92.60±61.19 u/L降为51.20±31.38 u/L;血清SB水平由20.60±5.08 umol/L降为11.70±2.06 umol/L.[结论]复方甘草甜素(美能)的临床疗效与国内同类产品(甘利欣)相仿,具有较好的保肝、降酶作用,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草酸苷对慢性乙肝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把95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80 m l、复方甘草酸单铵120 m l、甘草酸二铵40 m l静脉点滴,用药前、用药2周及4周观察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肝功能、HBVM、HBV-DNA定量.[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空腹血糖的均数分别为5.28±1.75、5.32±1.66及5.65±1.82 mmol/L,在用药2周时,三组患者空腹血糖的均数即已有所下降,至用药4周其空腹血糖的均数分别为4.5 1±1.6 5、4.6 8±1.3 7及4.9 8±1.87 mmol/L,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空腹血糖的均数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之间下降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甘草酸苷对慢性乙肝患者的血糖没有升高作用,反而在一定剂量下有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炎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炎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0例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炎性乳腺癌先给2~3个周期的CAF(阿霉素+环磷先胺+氟尿嘧啶)方案化疗,然后行总量的2/3量的乳腺及同侧腋窝的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休息2周即行乳癌根治切除术,术后切口愈合后再给剩余1/3量的放射治疗,照射胸壁及同侧腋窝和锁骨上使放射总量达到60~70 Gy/野,在放疗前后穿插化疗(CAF)4个周期.[结果]:1例患者未完成治疗出院后1个月死亡.9例患者完成上述序惯治疗,全部病例乳腺红肿、高张消退,乳腺内肿块及同侧腋窝淋巴结明显缩小.手术切除标本检查有5例乳腺内找到癌灶,其中典型炎性癌1例、单纯癌2例、硬癌2例,4例乳腺组织内未找到癌灶.同侧腋窝淋巴结见癌转移7例,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见癌转移2例.生存时间1~2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结论]:炎性乳腺癌通过序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苦参不同器官中的生物碱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参不同器官中的生物碱含量,为该资源植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TLC)分析测定了辽宁产苦参不同器官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含量.[结果]各类器官,除叶片外,氧化苦参碱含量均显著超过苦参碱含量;苦参碱含量以种子中的为最高,占干重的0.065%,其次为茎(0.034%)、根(0.016%)、叶(0.013%);氧化苦参碱含量以根最高,占干重的3.847%,其次为种子(1.982%)、茎(0.140%),叶中未检测到;粗老根(直径大于1 cm)与细嫩根(直径在0.5~1.0 cm)中的两种生物碱含量差别不大.[结论]达到一定生长年限后,生物碱积累不再有明显增加而趋于饱和;大部分器官中,氧化苦参碱含量高于苦参碱含量;种子及茎更适合作为苦参碱的提取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