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攻防法讲示对武术普修课动作技能保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术普修课注重攻防法讲示教学进行了实验探索,实践表明,运用攻防法教学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使动作记忆牢固,技能保持长久。并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探讨了其在教学实践中的画龙点晴之功效,得出讲示攻防法在套路教学中具有较强的优越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学校武术教学长期以来只注重套路练习,忽视了对抗实战的教学和训练,以致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武术只是花拳绣腿,好看不中用的片面观点。应发展身体素质、向学生说明套路动作技击含义、注重攻防实战技术明确实战技击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追踪实验法,在我校进行了自卫防身课程教学尝试,通过与武术套路教学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大学开设自卫防身课比武术套路选项课教学更受师生的喜爱,自卫防身课程比武术套路课程教学效果好;同时也得出在目前高校开展自卫防身课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献资料法,探讨了武术教学与训练中的基本功能训练问题,认为武术运动的技术水平提高以及高难度动作的形成与发展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忽略基本功训练;切不可急于求成,直接进行武术套路技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及教学实践,阐明通过攻防意识的训练,可以改变学生对武术的片面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动作的记忆和掌握、使学生更快、更牢地掌握套路动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武术多媒体CAI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课件的实用价值,并对武术套路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CAI课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十一运周期武术套路比赛,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历次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的武术评分部分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量化扣分、演练水平、南拳系列的步型动作、传统套路的量化评分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为了使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更加完善,提出了十一运后修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摘要:基于一线体育教师武术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题研讨、课堂观察及数理统计法,对全国33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展开全面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武术必修课程的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其现实困境主要有:武术动作较强的技术技巧性、武术传统文化体系不健全、武术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要求高以及武术教与学的趣味性偏离等。在目前既定条件下该课程的改革出路为:以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性为逻辑起点整体设置武术课程与教学,精简武术技术动作与套路,构建教育目标下的学校武术传统文化体系;适当降低武术动作规格、重视动作的技术技巧性,加强学生对武术基本技法及其原理、规律的理解与掌握;重视练习中的心理感受,强化学生的身体认知;开发攻防性练习形式,提升学生攻防意识与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竞技武术套路形成的主要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特征分析1.1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在动作结构上具有攻防技击本质特征武术套路的动作素材源于攻防对抗实践。武术套路练习是将许多武术动作按一定顺序编排来进行演练的运动形式,武术套路练习形式的产生即有技术因素,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1]。从技术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析了物联网在武术套路比赛中的应用,分析了武术套路比赛在物联网技术背景下的崭新契机和发展机遇,探究了物联网技术在武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物联网技术在武术套路比赛中应用的障碍及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掌握教学中的难点,促进教学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武术健身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讲述了武术教学的状况,对武术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论述了采用想象教学法进行武术套路教学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河北省业余体校武术套路教练员的专项知识学习和行为规范管理情况、教练员培养目标的设定等进行了调查,指出河北省在武术套路项目后备力量培养上整体优势不明显:欠缺对难度动作进行训练的能力与科学的方法;教练员重视对运动员运动能力基础培养,忽视科学文化素养养成教育,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提高武术套路教练员的教学训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各高校武术教学中,"一招一式"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武术教学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各高校武术教学质量,在实施武术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有侧重地将表象训练法融入到常规武术教学中,通过术语表现法与动作表象法实现武术套路技术的配套实施,有利于学生对于武术套路技术和动作的熟练掌握,同时利于缓解焦虑心态以及增强自信心,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武术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体育院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的在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体育院校的留学生武术教学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应突出武术文化内涵,让留学生了解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把留学生武术教学提升到文化交流的高度;另外,武术教师在组织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跨文化的教育性,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留学生要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练套路作为武术运动中一种假设性的攻防实战演练 ,在技法上有着鲜明的特征 ,准确把握其技术要求对对练演练水平的提高将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和现代武术套路规则的实施,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在太极拳套路自选比赛中也加了A、B、C三级难度的指定动作,指定高难度动作已成为整个套路的核心。旋风脚7200接叉、摆莲540°接雀地龙、旋子720°接叉技术动作是目前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选择较多的难度动作,也是在训练和比赛中最不易完成的动作,动作完成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成绩的好坏。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这三种难度动作进行研究,探索武术指定动作的科学领域,提高我省运动员在今后全国锦标赛中的成绩,促进武术运动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校武术教学本体论问题是学校武术教学研究的起点,是学校武术教学大厦的第一块基石.运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哲学视角对学校武术教学本体进行了思索与探寻.研究认为:学校武术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以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动作进行学习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武术套路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与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武术套路中常见的损伤进行了研究,从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等诸方面分析了武术套路损伤的部位、性质及原因。并结合武术运动的特点,从准备活动、运动负荷、自我保护及身体素质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武术套路中运动损伤的措施,旨在为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武术套路运动在呈现东方武艺技术的同时也展现着中国的文化和审美.比赛服装伴随赛场上运动员的技艺演练,影响着裁判和观众的欣赏感受,作为难美性项目的武术套路比赛,服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通过分析武术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指出武术服装设计和演练不同拳种间的关系.提出适应武术规则变革,设计武术套路比赛服装应注重吸收、运用民族服饰文化中的典型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血乳酸指标与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运动员的机能水平的高低对完成套路的质量和能否取得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套路运动员(太极拳除外)的机能代谢方式、血乳酸与竞技能力的关系以及血乳酸指标对武术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意义进行了综述,更好地为武术竞技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