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作为学生学习、效法的表率和榜样。根据“榜样教育与教育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榜样教育,特别是以教师自身的言行作为榜样的教育,可以增强教育效果。作为培养人才的园丁,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只有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做出榜样,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教育工作因为受教育者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青少年学生的感性强、理性差,效仿能力强、鉴别能力差,他们信任教师,甚至模仿教师。教师的品德和学问,甚至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的无穷力量来源于教师的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2.
刘玉珍 《青海教育》2003,(10):13-13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他们处处以教师为自己的榜样。因此,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薰陶和感召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初试人生,各种“病毒“、“细菌”都会侵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要保证他们正常发展,教育环境的纯洁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净化教育环境的首位就是教师,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为人师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去赢得学生的尊敬,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而且要用自己的人格与精神去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精神感召、人格榜样,成为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者的显著标志。没有精神感召,没有人格榜样,就没有完整的教育。或许每一位教师都懂得精神感召与人格榜样的重要,每一位教师都想努力去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但这种职业初衷或者说是职业理想,却往往面临着现实的考验。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素影响着教师走进课堂的心情。作为“人”的困惑,时时刻刻包围着他们,并没有因为高尚的育人理想而减轻。这一矛盾,将无数教师带入了心理困境。新时期的教师究竟面临哪些心理困境,他们如何才能走出困境?本期对此话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高红娟 《贵州教育》2009,(9):17-18,21
马卡连柯曾说过:“从”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教师的职责就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班主任工作是以班主任整个人格形象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育之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6.
杨军 《学周刊C版》2014,(1):181-181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教师是学生收获知识学会做人的导师和引路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多是通过平时细小的言行举止体现的。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教师的一件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的瑕疵,则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失望。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情绪激昂、精力充沛的教师定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形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刘海祥 《文教资料》2005,(36):61-62
如果说,老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博大真诚的爱生情怀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三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我:离开爱,教育也就不复存在;“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而用自己的真诚,帮助特殊学生点燃爱的心灯,让他们养成“爱”的习惯,学会“爱”的方式;获得“爱”  相似文献   

8.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最佳诠释。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这一过程中.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通例。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在学生看来.老师的形象是无比高大的,老师的威信是无可怀疑的,老师是真理和美德的象征。是一切美好的化身。他们期盼着从老师信任的眼神、微笑的脸庞、亲切的话语中,得到鼓舞和教诲。他们确信老师是自己可资仿效的榜样。然而,在教师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素养关系和影响着学生的终生。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表率,优秀的教师更是学生的偶像。有一位优秀教师说过:"用教师的生命状态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这说明了教师给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教师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所教的那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及对日常生活的态度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还应用自己的灵魂去感化学生和塑造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言传身教法。思想教育的感召力在于它的可信性。惟有可信,学生才能听而不疑,行而不惑;惟有可信,学生才能照做不误,坚定不移。而这种可信性取决于教师的身教。小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这就要求老师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学生就能自觉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矫正自己的行为。   榜样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榜样,使之时刻受到强烈的感染。这种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实践锻炼法。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使学生提…  相似文献   

11.
身教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教——用行动做榜样进行教育之意也。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应该以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领路人与道德标准塑造者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指的就是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做榜样,去影响、带动、教育学生,要比单纯用语言进行教育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师者熏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职业定义中流传最广泛的一个。古往今来,教育工作都把“传道”放在了首位。“道”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思想品德。教师如何传道,如何在学生品德教育中发挥榜样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身体力行的事。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榜样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之所以要为人师表,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的任务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重要的是用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是用自己的人格感化教育学生。为此。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  相似文献   

14.
“榜样示范”就是以他人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模范行为影响、感染、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其特点是形象、生动、具体、可信,符合学生模仿性强、崇拜先进的心理特征,易于为学生接受。这个榜样一是身边的老师、同学,二是革命领袖、革命先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等。让他们的感人事迹使学生的思想产生震动,然后,趁热打铁,以实践带动教育,以教育促进实践,进而对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教师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教师的“榜样示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布鲁纳说:“教师…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中舍生忘死保护学生,不仅给教师这个职业的从业者树立了良好榜样,更重要的是,作为教育者,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的。这就是说,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影响,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要重视言行的示范性。这当然是对的。但另一方面,学生在接受教师教育时,也在检验教师。每天,几十双学生敏锐的眼睛就象几十面镜子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教师的知识、能力、作风、修养,反映出教师的优点、缺点、长处和不足。这种反映一般说比较全  相似文献   

17.
榜样与榜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领导和教师,常常利用榜样来教育群众与学生。效果,当然有些是好的,但也有些是差的,甚至是反的。有时榜样,会变成“靶子”。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人格的评价标准越来越高。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必须是“真诚”,这是真正发自内心、表里一致、言行一致的良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受到感染、教育和熏陶,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在心理上形成、稳定、持续比较融洽和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必须要靠师生共同努力去建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阵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要求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品质得到提升.帮助他们成为自立自强、自尊自信,有责任感的人.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条,要求每位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这些话言简意赅,份量很重.它既是衡量学工作的标准,又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法宝,真正做到,并不容易.一般来说,数师偏爱聪明而听话的学生,疏运调皮的学生.但是,这样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更不是一个真正的灵魂工程师.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受到自己所教的全体学生的爱戴,甚至成为他们崇拜的偶象,以致于能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或是今后职业的选择,使他们终生受益.为此,教师不仅用“言教”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且用“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还要用“心教”来感动全体学生.使优等生品学兼优,使中等生力争上游,使差生更上一层楼,从而培养全体学生成为“四有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