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编研工作中“编”与“研”并没有协调发展,注重“编”而忽视“研”的现象比较普通。编研工作重点从“编”向“研”的转移是编研工作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为此,正确处理“编”与“研”的关系,在“精、准、深”上下功夫,是增强档案编研工作活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周阿江 《文献工作研究》2000,13(6):56-58,48
本文主要讨论档案编研中“编”与“研”的关系。笔者认为“编”、“研”在理论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工作实践中是两项关系紧密的工作。进而认为,档案馆应该同时重视两项工作的开展,但提出建立“档案编研学”却没有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的“热”与“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编研工作是开发与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举措。纵观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档案史料编纂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档案编研工作集体反思时期以及目前的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时期。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进一步研究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显得十分必要而有意义。本文拟对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作“热”与“冷”两角度的思考,在积极呈现档案编研工作新机遇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有关“编研”一词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1960年在档案专业刊物《档案工作》上使用了“编研工作”这一术语;198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文件中使用了“编研工作”一词。由此开始,一方面是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的继续深化;而另一方面却是新的研究领域,即档案文献编研理论的开辟。但在相当长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以来,南京市档案馆主动寻找档案开发利用切入点,档案编研成果丰富、精品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文章以南京市档案馆抗战档案汇编和“十三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等编研工作组织实施为案例,从管理学角度分析研究新时代档案馆编研工作怎样科学选题,加强团队建设,探索提高档案编研及成果利用综合水平的新模式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院校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档案工作人员以馆藏为基础,依据一定的要求,对档案内容进行研究和选编,为院校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是一项主动地、系统地、广泛地开展提供利用服务的一种方式。但以往编研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①被动性。总结院校档案编研工作经验,或从已编辑、交流的编研史料看,其选题的内容和形式仅主要以完成上级指令性的编研题目为主,能够反映院校特色的自选题目甚少。②单一性。多数院校把编研的重心放在编研档案的基础数字汇总上,反映院校特点和配合中心工作的选题少,内容单一,导致编研…  相似文献   

7.
从近年的有关档案编研话题的文章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对编研工作的现状表现出了不满,人们已习惯于用“困境”一词来描述档案编研工作的时下状态。……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档案编研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静 《浙江档案》2003,(8):36-36
档案编研是高校档案馆(室)日常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高校档案馆(室)是否重视编研工作,能否不断形成具有相当质量的编研成果,为各方提供有效的利用服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管理运作的正常与否,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学校乃至上级部门重大决策的科学与否。编研工作“怎么做”在某种意义上比“做什么”更具挑战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高校档案馆(室)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有以下两点不成熟的看法。其一,应该妥善处理好“编纂”与“研究”的关系,做到编研兼顾、以编带研。编与研的关系向来是档案学界的一个争执话题,随着社会对档案工作要…  相似文献   

9.
早在 1 984年 ,邓小平同志就发出了“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的号召 ,作为高层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要手段的档案编研工作 ,应当适应社会信息化的要求 ,努力开创新的局面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此 ,必须研究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规律 ,明确其发展方向。根据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大众传媒化、开放化和现代化。一、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档案编研工作的社会化 ,包括社会参与档案编研工作及档案编研工作以满足社会化需求为目标两个方面。( 1 )档案编研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理解档案编研工作本源和夯实档案编研工作基础,借鉴安达信咨询公司提出的知识管理公式--KM=(P+K)S,研究两者关键要素的可类比性,推衍出档案编研定义公式AC=(P+A)C,以期为档案编研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从各个环节扎实推进档案编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时代对档案编研工作提出新要求,需要加强高质量内容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顺应技术发展革新编研工作并关注用户信息新需求。“中央厨房”作为传统媒体应对时代发展要求转型的路径之一,对生产档案编研全媒体成果具有参考意义。因此文章试构建档案编研“中央厨房”模式,以一体化编研流程提高效率、提升效益,以总编研协调中心对全媒体编研工作和技术支撑工作的实时调控实现高质量成果产出、促进全媒体成果传播。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档案编研载体及传播媒介从有形实体向虚拟网络转变,载体形式的变化与新传播媒介的出现有利于档案编研工作发挥其服务作用,其互动模式更有利于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丰富了档案编研的技术手段,使档案编研成果更为直观、高效与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3.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实现档案编研工作的创新,对拓展档案利用服务的领域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创新谈点浅见。一、高校档案编研工作要有新的思路首先,要明确新形势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档案编研工作,既是整个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档案工作者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  相似文献   

14.
顾成昕 《兰台世界》2003,(12):21-21
所谓取材,是指档案工作为了某一些编研目的,直接或间接地从档案原始卷宗中收集或感受到的并运用于编研过程。通常,档案编研的取材工作是整个编研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档案编研工作者们在编研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面对繁冗的档案资料不知如何选择。笔者认为,为了使问题得以简化,取材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选择能突出主题的材料。所谓主题是指编研成果的主体和核心,是编研者经过对大量的档案资料分析、研究、提炼、升华而得出的思想结晶。一项编研成果的主题与其取材的关系就好比是“统帅”与“士兵”的关系。所以,必须围绕主题来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科技档案管理领域里应用和发展,传统的科技档案编研模式受到了冲击,利用计算机局域网开展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将会在各地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兴起。在计算机局域网环境下开展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是计算机局域网发展与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李淑春 《兰台世界》2002,(11):29-29
编研工作是档案部门广泛系统地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的有效途径,选题则是档案编研工作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编研工作的成败得失。必须走出“历史资料为历史服务”、“档案编研只能发挥社会效益”等认识误区,拓宽视野,面向社会,选择贴近中心和热点的课题,才能充分发挥编研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薛晔 《兰台世界》2005,(8):80-81
近年来,企业档案编研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编研成果多为原始档案的“翻版”和“集合”,仅是汇编、选编之类的初级产品,精品成果不多。档案编研工作,本身有两种含义:一为“编”,一为“研”,特别是“研”,就是指其研究性质。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那种认为“档案编研”即是“标题+目录+原件复印”的认识思路,或干脆将其他部门的研究成果贴上“档案利用”标签的做法,会把档案编研工作引入死胡同,最后恐怕连单纯“编”的路子也走不下一、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滞后的原因1.对企业档案编研工作认识不足,缺乏创新意识。首先,企业…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字时代,档案编研成品发生巨大变化,载体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突出特征就是:利用数字技术能把多媒体信息组织成一个集文、图、声、像于一体的组合,增加了立体化效果。具体说来,数字时代的档案编研成品,其载体既包括传统样式,又推陈出新,呈多载体并存局面,大概包括:一是传统纸质形式。这种类别时间最长,具备较成熟的编研理论和技巧,有着强大的历史惯性,许多经验至今仍适用数字环境。二是电子产品形式。它代表着数字时代档案编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如何处理好档案编研与创新、档案编研与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档案编研与基础工作、档案编研与保密、档案编研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及怎样加强档案编研宣传、领导、人才、培训、制度、机制、总结、反馈等方面对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档案编研工作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景象。因此,如何坚持“以利用为中心”的档案工作指导方针、拓展档案工作思路、加大档案编研工作力度,已成为推进档案事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从档案编研工作实践出发.就当前档案编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