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新诗自诞生始,已出现诸多派别,它们各自在新诗的探索、建设和不断发展完善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关于新诗各个方面的研究都相应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报刊编辑角度对新诗流派渊源的研究还没有。作为报刊编辑对新诗流派形成产生影响的代表性例证,施蛰存在编辑大型文学期刊《现代》的过程中,对现代派诗歌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金发及其诗作的异质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年代是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新诗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李2020金发的象征主义诗作与诗人当时身处的异域思想文化环境直接相关,诗人“接受”象征主义的特殊方式,决定了其意识和观念的异质色彩,也决定了他作为新诗现代主义发展进程中不能无视的一个链环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由于传统诗学对初期白话诗人审美心理的潜在影响,使得他们在进行新诗创作的时候,较多地借鉴了传统诗歌的诗境构造方式、语言形式,和“比兴”手法,因此一部分初期白话诗体现出了比较突出的民歌风味。传统的“比兴”在初期白话诗中的运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表层的“修辞学”的意义,体现了中国传统诗学审美思维方式的内在引力,生动地展示了在“汉语言文学”这一大文化背景下汉民族诗歌的“特殊话语形式”对新诗的原型影响;同时,这种运用也显示了新诗在表现方法上的无限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与徐志摩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创作中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文章从他们创作的承继与连贯,对新诗创作的影响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郭沫若与徐志摩诗歌创作特色的比较展示了浪漫主义在中国新诗的发展以及诗人对新诗繁荣的影响与推动。  相似文献   

5.
艾青为中国现代自由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总结自身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诗批评,始终坚持现实主义方向,同时又不断探寻新诗自身创作及文本规律,关注时代大众的接受意识,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诗学发展的一个高度。艾青的新诗理论以“大众的精神教育工具”说为基准,是一个由诗人“苦役”说、新诗“散文美”和读者接受反“晦涩”三根支柱支撑的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6.
谢冕同志在《断裂与倾斜:蜕变期的投影》,《极限与选择:历史积淀的导向》等一系列论新诗潮的文章中认为:中国现代诗歌在向当代的过渡中,由于多种历史原因,造成了五·四新诗传统的断裂现象,他论证的支点是“新诗改变了五·四时代的开放体系”,认为“新诗艺术的模式化宣告了艺术的倒退、新诗由于自身的变异而宣告了发展的极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的诗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他的诗歌创作,一方面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另一方面又借鉴了西方诗歌的现代性,对新诗由浪漫主义到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闻一多是第一个倡导诗的形式美的诗人,他创建的新格律诗,在感性形式方面,探索节奏、韵脚、语调、重复、对偶等诗体建构;在理性形式方面,追求逻辑顺序、联想运用、意象和情感式样、用典等诗性构思。他的诗集《死水》充分体现了他在形式美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翻开现当代各种文学史教材,除开评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外,绝难找到有关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论述,似乎现当代诗歌创作仅新诗一枝独秀一样。事实上,被称做文坛盟主的鲁迅极少写新诗,他一方面大力鼓吹要扫荡封建旧文学,一方面却创作了六七十首文质并茂的旧体诗佳作。性喜吟咏,兴到挥毫的郁达夫写旧体诗词更多达六百来首,也几乎不写新诗——而他们二人均为白话文学的骁将。即便许多反对旧形式并以新诗享誉文坛的优秀作家、诗人,到了中晚年亦大多致力于旧体诗词创作,并且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如今各地的诗词学会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然而学术界对此现象却采取了令人奇怪的态度——不予理睬,这实在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 ,艾青以其独到的审美理念以及创作风格在中国诗坛上占据重要地位。他打破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概念化、公式化的模式 ,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新诗艺术 ,完成了中国新诗史上中西文化“综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五四时期中国新诗人多数是译者,他们的译诗和创作密不可分。译诗,借它山之石改革旧诗体,对中国新诗起着启发作用,催生了中国新诗新鲜形式的出现。自由体、小诗、新格律诗、象征派诗歌等形式都能在外国诗歌中找到原型。  相似文献   

11.
在白体唱和诗风弥漫的背景下,宋初的部分诗人在复古思潮的导引下继承了白居易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在采诗意识的催动下写作了一些具有讽谕精神的诗歌,而且王禹偁以其瞩目的创作实绩为宋初诗风注入了新质。这些新质是北宋诗文革新的先声。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新民歌与原生态民歌的概念、体现和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认为新民歌与原生态民歌是相依互补的,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保持其民族性的基础上,体现民歌的现代美应是新民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是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需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现代文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当中,使民俗体育赖以生存的地域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变化使“活态”的民俗体育失去了孕育、滋养它的土壤,使其趋向于现代化,缺乏民俗体育自身的“本土化”风格特性,同时也使常年依附于形式背后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意识、精神内涵以及民族图腾等民俗特征也随之逐渐消亡。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演变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当今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演变与发展的规律。研究认为:1)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演变的因素主要是:职业性质的转变、活动区域的减少、功能性被取代、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传统节庆淡化的影响;2)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发展:迎合时代所需,确立合理定位、坚守文化内核,赓续民俗文化之基、盘活赛事运营多元主体,打造品牌赛事体系、秉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推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耦合共生,构建二者互利双赢的共生系统。  相似文献   

14.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釉陶是新疆独特的地理生态和人文历史的产物,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与维吾尔族的传统生活相适应,其独特的造型与装饰,不仅谙合着维吾尔族的精神信仰和审美取向,而且还凸显出多元文化相交融的文化合成特质。从陶瓷艺术的角度诠释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釉陶的造型与装饰,不仅能够更好地认知维吾尔族的手工文化,宗教传统和生活习俗,而且,对研究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间体育的再造——兼谈脚斗士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民间体育项目脚斗士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脚斗士作为一项民间体育活动,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对这项运动进行再挖掘与开发,需要丰富其文化内涵、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找准突破口以及借助政府的力量,使其成为全民运动并走向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民间体育文化是现代体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试图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中国民间体育进行梳理,对中国民间体育的深层文化意蕴、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特性、提倡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建设意义、中国民间体育和现代竞技体育的关系以及当前民间体育的生存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国民间体育文化的研究做一些文化思索.  相似文献   

17.
摘要: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回归不仅是我国民俗体育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诉求,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回避的话题,然而当前这种回归却陷入“土洋之争”的对峙困境中。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为背景,通过对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的症结进行论析,旨在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提出新的建议。研究认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应立足于本土文化流失、传统理论根基缺失、研究范式生命力缺失、研究定位迷迭的现实,剖析理论依附、文化失语、文化异化等问题;坚持学术批判与扬弃,构建自主学术理论;坚持整体思维的研究范式,促进研究范式多元互补;坚持研究内容的多元视角,加强民俗体育文化多元区域互动;坚持研究方法的交叉互补,拓展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坚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原则,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与时代衔接。  相似文献   

18.
探究流传两千多年而现今活力依然的龙舟竞渡,不仅可辨析其体系结构中的民俗活力和融入现代体育赛事后的发展机制,更可以透视竞渡活动之下的民众生活世界;认为龙舟竞渡赛制的规范与趋同是其国际体育化趋势的必然;在此趋势下特别需要关注其地域民俗化发展,特别是民俗取向下的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促成龙舟运动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9.
以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环境为切入点,分析了民俗体育的历史变迁,构建了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模型,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产业化与遗产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今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机遇,认为民俗体育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向是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山东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开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山东各地依托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推出民俗体育节庆游、民俗体育赛事游、民俗体育演艺游、民俗体育休闲游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但仍存在产品类型单一、地域发展不平衡,认识不充分、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有待完善,发展要素不足、旅游配套体系与产业链缺乏等问题。为此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推广,拓展市场空间;完善旅游要素配置,提升服务质量等对策和建议。为推动山东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实践及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