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是我国古代产生的一种民族宗教。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它同儒家和佛教一道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道教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是其对养生学和养生术的研究传播。道教养生是中国古代养生史的一个主流,是几千年来道教养生家们留给后人的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试对道教养生的产生发展过程略加考辩,划分阶段、指陈特征、论其价值。一、神仙家与养生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指出:“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它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李约瑟博士的这个观点是十分精到的,道教养生的产生发展同中国古代这种神仙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联系,中国古代养生是不可能发展到今天所看到的这样一个水平的。  相似文献   

2.
接受视野中的孟子诗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和孔子、荀子相比,孟子对中国古代文论影响方式的最大不同,乃在《孟子》和孟子诗学中蕴含的思想智慧,是在接受过程中逐渐被中国古代文论发现和吸收的。按"言各有畛"的原则分析孔孟之间诗学主题上的根本变迁,可以看出,孟子"以意逆志"说中可以与西方文论、当代文论相呼应的思想智慧,中国古代文论在接受过程中对"以意逆志"说进行的重大理论改造及其意想不到的后果。中国古代文论对孟子"知言"、"养气"思想智慧的发现和吸收,表明了孟子对中国古代文论"大而化之"的影响方式的思想威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思想是随社会文化在时空中的变迁而变迁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社会文化时空变迁的必然结果。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演进的特征,对于开拓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研究的新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谈到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时,有人便会列举出民本思想,有人甚至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的民主思想相提并论。果真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吗?它真的能与西方近代的民主思想相提并论吗?本文拟就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5.
人物诗是中国古诗词中一束绚丽的花朵,其重要特点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诗人思想、刻画现实生活.这些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形态各异,翻译人物诗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再现其中的人物形象,将这些别具风味的形象介绍给译文读者,促进古代诗词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从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东西方都是以和谐自由为主。西方经历了古希腊的美是数的和谐、理念的和谐、形式的和谐到德国古典美学的自由说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中国古代的思想主要以中和思想为主,中和的内涵也就是和谐自由,可以说和谐为美的思想同样成为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胡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 ,他为宋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重视学校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以及注重教学方法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古代数学的神秘文化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数学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它与古人的精神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中国古代各种神话、巫术思想的浸润,中国古代数学从滥筋之时就被笼罩在神秘文化的帐漫之下。与神秘文化相互交织、相互依托,这是中国古代数学存在与演变的一种基本特征。只有深入到数学文化史的这一层面,我们才能对中国古代数学的缘起、发生、发展直至衰落有一个客观、全面、正确的估计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数学的社会文化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世致用”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实用主义基调。由于这种实用主义过于狭隘,致使中国古代数学呈现出逻辑性差、理论结构松散等弱点。由于未与古代科技建立良好的匹配和互动关系,中国古代数学丧失了一个强大的动力源。受中国古代静态农业文明和封建社会文化思想的制约,中国古代数学一直在常量数学的范畴内徘徊。中国古代数学语言始终囿于汉语体系,对数学的形式化十分不利。一种文化只有是开放的和兼收并蓄的,才会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本文期望从社会文化视角给出“李约瑟难题”的一个解答  相似文献   

10.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关于“气”的思想历史悠久、内蕴丰富,贯穿于中国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有的学者将中国传统文化称为“气文化”或“气感文化”。本文拟将先秦诸子关于“气”的审美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分析:老子首先将“气”纳入哲学范畴;其后,孟子和庄子较早在审美意义上使用了“气”范畴;管子和荀子的气论思想也在气论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庸 ,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关于对世界、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的为人处世的哲学 ,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和思想方法论 ,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指导思想。中庸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处世哲学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认识 ,也体现出中国古代思想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当今 ,在人类发展遇到种种困难的时候 ,在教育进步面临诸多问题的时候 ,中庸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渗透了中国人的政治、道德、行为、教育理念以及思想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发展伴随着古代中国文明的崛起、兴旺和衰落。对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游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竞技体育产生最早的国度之一,但在历史的进程中,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却没能使中国古代体育跻身其中,本文就这一现象的原因以中国文化的固有特点中,寻找阻碍古代体育竞技发展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4.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中的宝贵珍品,是徽文化学研究的对象之一.徽州古民居建筑中蕴含的文化意味,主要体现在对古代美学的家居运用上,徽州古民居建筑依山傍水、顺应自然、浑朴简约、富于变化、精雕细刻、造型独特等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中国儒家文化的致用性、教化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儒、道两家体育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冬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127-128,38
孔子的体育思想是一种伦理体育观,庄子体育思想是美学。两种体育思想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时而冲突时而互补,指导着中国古代体育循环式前进。  相似文献   

16.
“兴会”说是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的核心,是中国古代文论家对文艺创作构思活动中灵感现象的描述.中国古代哲学在自然观和认识论方面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由此,形成中国人重视直观感悟和直觉体悟的传统思维模式.同时,传统思想极为强调主体的道德学识方面的修养.而中国古代艺术灵感论——“兴会”说,则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统治地位.孔子作为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就不能避开孔子.孔子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三点:真美善统一、中和之美、理想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有着清晰的时代特征。以墨子思想研究为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有不同的理解。学人对墨子思想各具特识的诠释,为我们勾勒出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发展轨迹。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路径的历史考察表明,从思想产生的社会环境来研究思想家的思想,应该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应当重视中国古代心理学遗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就是这些灿烂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理这份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丰富和发展科学心理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国古代,虽然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科学,但散见在哲学、政治、文学、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影响和指导下,中国古代出现多次盛世.中国古代盛世的出现和古代和谐社会之构建,有许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