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溱湖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旅游环境容量理论,将溱湖湿地公园具体容量测算分为生态、资源、心理、设施及管理五个方面,并细化为若干项具体测定内容。运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该公园具体容量进行测算,得出各个具体容量数值或范围,并综合得出该公园旅游环境容量为9000人/次,期望可以有利于公园管理与发展,并对其它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宁夏典型的沙模——湿地型景区——黄沙古渡为例,通过对其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定因子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黄沙古渡景区的沙漠旅游资源容量、经济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较大,沙漠旅游生态容量较小。沙漠旅游生态容量尤其是水体生态容量成为沙漠旅游环境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保护水生态、使用清洁能源、设置必要的观鸟距离和生态恢复等措施,借以为沙模型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前提,对景区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文章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研究曲阜“三孔”景区的空间承载力,通过测算孔府、孔庙、孔林景区瞬时空间容量、日空间容量和年空间容量对景区的容纳能力进行定量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①孔府、孔庙、孔林景区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分别是18,000人/天、15,750人/天、9,000人/天,“三孔”景区年承载力为1,561万人;②目前,在“五一”、“十一”黄金周时段,“三孔”景区处于超载状态.在此基础上,从承载力角度对曲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保护优先,市场导向,品牌立市,放眼世界”的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加便捷、深入地研究游客对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感知,为山岳型景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以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以携程网、同程网、途牛网收集的网络评论文本作为数据来源,采用ROST Content Mining6.0软件中的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以及情感分析等技术,对天门山景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频词以名词为主,主要体现在景区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方面;认知形象成分可以划分为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与服务、旅游体验3个主类目以及8个次类目;网络文本的语义网络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三圈结构,“景色”“索道”“天门山”“景区”处于语义网络中的核心圈;情感分析中游客积极情绪所占比例为83.47%,中性和消极情绪占比小;最后根据不足以及需要改善之处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秦巴山区具有丰富多样的山、水、林等自然资源,开展生态体育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开发以休闲健身、探险、保健医疗为特色的生态体育旅游项目前景十分广阔。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秦巴山区生态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是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湖区应以生态旅游理念为指导,明确方向,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完善配套设施,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才能恢复湖滨生态,协调好滨湖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文章在分析羡余旅游资源产生的原因基础上,引入旅游资源生态位概念,认为其在羡余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以彭德怀故里乌石为例,提出完善基础设施、旅游资源错位开发、开拓新空间等生态位选择策略,以期为羡余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8.
"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将为本地的对外汉语学习热潮产生强大的助推力,至2015年和2020年本岛对外汉语的学习需求规模将分别达到4.76万人次和7.08万人次,分别是目前规模(500人次/年)的95.2倍和141.6倍。为破解难题,建议实施四点对策:把对外汉语教学置于旅游产品的地位加以开发;建设一支数量够用、资质规范、布局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现科学性、民族性和生活性结合;区别对待不同目标需求,灵活教、评方式,彰显国际旅游岛的个性化服务。做好国际旅游岛的对外汉语教学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也是在铸造国际旅游岛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9.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我国世界遗产地为例,对“生态文明”战略机遇期我国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创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世界遗产地具有丰富的体育健身旅游资源,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为发展体育健身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但在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基础设施建设、轻科学研究;制衡机制失衡;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基于此,课题组从实现我国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实现“生态文明”战略机遇期我国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创新的发展策略,即:构建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机制、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行政依法治理保障体系、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系和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我国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创新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山地城镇教育设施网络结构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多时段教育设施协作网络模型,计算其强度分布、网络密度、节点强度、网络腹地等指标,反映网络整体性、层级性、核心设施职能结构。结果表明:1)网络整体空间格局由“一核多翼”向“多核多翼”演变;2)不同层级教育设施呈现出“整体破碎-局部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3)核心设施职能分为“结对帮扶型”和“集团核心型”,“结对帮扶型”设施网络腹地受空间距离制约较小,而“集团核心型”设施网络腹地受空间距离制约显著。基于此,结合区位、政策、设施功能等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提炼设施空间格局演变模式,并对规划取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用电高峰期变压器容量不足导致电网可靠性下降,成为制约电网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更换变压器的成本很高,而对变压器进行动态容量管理,可以释放系统容量,缓解容量不足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风险的变压器动态容量管理方法,该方法使用分位数回归森林法对负荷和环境温度进行概率预测,利用油浸式变压器动态热模型对最热点温度进行估算,解决了风险估计中最热点温度难以直接获取的问题;将变压器因过负荷引起的绝缘热老化量化为变压器重绕所需的成本,获得相应的估计风险,从而指定采取的管理措施;基于实际数据从能量和经济两个角度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日益凸现,以普陀山为研究区域,从旅游环境容量的三个分量入手,对其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方法。目的是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加强其旅游资源整合,有助于提升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促进区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从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以及旅游资源的数量、品质、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武陵山区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的条件,进而提出"四中心、三轴线、四板块"的空间整合,五大类产品类型整合以及七条旅游线路整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基础教育设施研究偏重数量和静态视角的现状,以2006-2015年南京市8区基础教育设施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最邻近距离法分析空间集聚性、采用核密度法分析空间热点演化、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拟合模型探讨教育设施分布及联系网络特征,采用重心椭圆方法分析教育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幼儿园和小学空间集聚性增强,初中和高中则减弱,除初中外平均邻近距离均下降;除高中外各设施高密度区域范围显著扩大,小学大致呈单核结构扩张,初中呈双核向三核转变的趋势,幼儿园在江宁区形成新极核;名校设立分校的教育联系网络发展的空间差异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优质教育设施区位选择受行政界线制约的程度先增后减;教育质量的重心总体先向北后向西移动,高质区域总体呈扩大趋势,但主要仍集中于鼓楼区。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完善教育设施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广义容量概念,建立城市道路设施资源供需、道路网时空饱和度、居民出行方式与机动车道网动态平衡模型,并将所得结果运用于南京城市交通规划等多项具体工程。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京杭运河体育旅游产业进行研究,京杭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为相关地区体育旅游带来机遇,同时对运河生态资源保护,以及生态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挑战,生态体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新途径。在探讨运河生态体育旅游概念、内涵、和谐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分析运河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类型,进而提出建立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生态体育旅游运动休闲城市创意双轮驱动保障机制,生态体育旅游评估体系、生态体育旅游资源补偿机制,生态体育旅游资源遗产开发保护体系及生态体育旅游景区竞争力指标体系,为相关政府部门对京杭运河地区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以保证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体育旅游是旅游的组成部分,是旅游、生态和体育相结合,把体育作为主要活动的一种旅游活动。发展我国生态体育旅游业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应在加强合作、改变观念、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快我国生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荆山黄帝铸鼎原旅游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品位极高,开发潜力巨大。本文从荆山黄帝铸鼎原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出发,在旅游区性质与主体形象定位构思原则的旨导下,提出依托群山三水绕佳塬,祖山秀水育祖庭,以黄帝文化、考古学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以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黄帝文化旅游、仰韶文化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山地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黄金工业旅游,旅游功能设施完善的综合性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性质定位,设计概况出旅游区旅游形象:问鼎荆山下,敬祖铸鼎原,并对此形象塑造实现可持续旅游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江苏旅游不管是沿江还是内陆其他传统区域的旅游进一步发展已明显受到了旅游层次和深度的空间容量限制,再加上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和破坏,促使需求市场和供给市场的眼光逐渐转向了特色明显且开发潜力巨大的江苏沿海滩涂。为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明确旅游开发的方向,我们有必要对业界在江苏滩涂旅游资源开发评价、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产品设计及开发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思考与深刻分析,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扬长避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摘要:体育旅游空间结构是体育旅游活动在区域投影及空间表现形式,既揭示了体育旅游的空间布局,也反映了体育旅游的发展规模与发展程度。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日照市“水上运动之都”的空间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日照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日照市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城市名片,对城市体育旅游空间节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流、旅游空间布局和旅游空间影响力等旅游空间结构要素产生影响,促进了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和优化。分析日照市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发展停滞的致因,认为采取培育特色水上运动旅游空间、完善赛事旅游空间活动体系、扩大赛事旅游空间影响力、拓展水上运动文化空间、建立智慧体育旅游空间等措施,可为优化水上运动体育旅游空间布局,促进日照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