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曹凯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25-128
普底仡佬语绝对程度副词与中心词存在三种语序关系:副词后置型、双副词型、副词前置型。副词后置型是仡佬语固有的语序,而双副词型和副词前置型则是语言接触促发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越南语和汉语重叠式形容词在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上均存在异同。相同的形式有AA式、AABB式、ABB式和BBA式,越南语中没有AXYZ和ABAB式;越南语形容词重叠后,有的意义加强,有的意义减弱,而汉语形容词重叠后往往含有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两种语言的重叠形容词都能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补语,都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不同的是,越南语重叠形容词不能作状语,而汉语重叠形容词可以作状语。  相似文献   

3.
汉藏语系语言分类在很大程度上用的是语言类型学的标准,但是语法类型的作用并没有被充分强调。本文以汉藏民族语言三类开放的实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为语法单位,从语言类型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语法化、语言接触等不同角度描述它们最基本的词法、句法类型。汉藏民族语言的语法类型大体可按语序分为使用OV语序的综合-粘着型语言(藏缅语),和使用VO语序的分析-融合型语言(侗台语、苗瑶语)。由于汉藏语系内部存在形态类型和语序类型的巨大差异,因此需要重新审视传统上认为虚词和语序是汉藏语系语言主要语法手段的说法,以及汉藏语系语言历史分类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汉藏语系有四个主要的语族: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侗台语、苗瑶语之间有好些等同的特点,最明显的是宾语在谓语动词后;这跟藏缅语族的宾语在动词谓语前正好相反.而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商时代的语言,作为汉语的古老形式,是否更多地保留了汉藏共同语的遗迹,单从甲骨文语序上似乎很难确定.  相似文献   

5.
柔若语形容词修饰名词有"名+形"和"形+名"两种语序。本文从音节、语义和语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两种语序与语法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两种语序类型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形容词、是否使用助词以及语言接触等因素会影响形修名的语序。  相似文献   

6.
以苗瑶语的软腭清鼻音■声母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探讨清鼻音■的历史来源。经研究发现,现代苗瑶语的清鼻音■有多种来源,也即来自古苗瑶语的*hm、*h?、*NGj、*?、*h以及借自上古汉语的*s?与汉语方言的h等。具体地,巴哼语和优诺语的■来源于古苗瑶语的*hm或*h?,矮寨苗语来源于*NGj,高寨、石门坎苗语来源于*h,油岭瑶语来源于*?;金秀瑶语的■借自上古汉语*s?,长垌、多祝分别借自当地汉语方言h。后起演变和语言接触是苗瑶语软腭清鼻音■来源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文山学院学报》2016,(2):62-64
形修名语序主要是指形容词修饰名词所构成的定中结构。汉语的定中结构都是"形容词+名词"的语序,比如"红花""蓝蓝的天"等。调查发现在文山苗语当中形修名语序表现了不同于汉语的特点,一般有"名+形"式和"形+名"式两种不同形式,并且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该文分析了这种特殊的语序类型,并通过和汉语的对比找出文山苗语形修名语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董淑慧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3):11-13,42
河北孟村方言中的“活Adj/V死”结构表示“程度达到极致”,进入该结构的多为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和少量动宾结构.从历时角度考察,该结构经历了从“生生/活活V”到“生生/活活V死”,再到“生生/活活Adj/V死”的形式转变,其中“活”和“死”也逐步虚化为程度副词,以“活Adj/V死”结构保存在少数方言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立足详尽的语料分析,对比考察英汉"指示副词+时/空形容词"的语篇不对称性,并加以认知功能阐释。研究发现:第一,英汉"指示副词+时/空形容词"具有不对称性;第二,汉语中不仅指示副词"这么"和"那么"存在不对称性,指示副词后面所跟形容词中表示空间的形容词与表示时间的形容词也具有不对称性;第三,英语中"this/that"作为指示副词时,一般出现在口语或非正式语体中,与汉语一样,英语指示副词"this"和"that"也存在不对称性,且指示副词后面所跟形容词中表示空间的形容词与表示时间的形容词也具有不对称性;第四,时空距离远近、心理距离远近、现实与虚拟以及熟悉度的高低都会影响英汉指示副词"this/that"和"这么/那么"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汉藏语条件复句关联标记位置类型不一,藏缅语多数是条件句后置型关联标记,少有前置型关联标记;汉语和苗瑶、壮侗语多是条件句前置型关联标记,且关联副词在区分条件关系上起着重要作用。较多藏缅语、苗瑶壮侗语的条件关联标记与假设关联标记同形。大多数藏缅语、苗瑶壮侗语对条件关系不作细的区分,但对无条件句,各语言都有明显区别于其他条件的标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英汉语言中"X+fy"和"X+化"的词化模式、对称与不对称性及其句法特征的异同为研究内容。研究发现:英汉语言中都具有"名词+fy/化"和"形容词+fy/化"两种词化模式;但存在语内和语际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英汉语在句法上存在差异。"形容词+fy"和"形容词+化"的句法相似,"名词+化"具有句法特殊性。英语两种词化模式所得到的动词都具有及物性,一般能带宾语,被动语,部分副词,祈使语。汉语中"形容词+化"和"名词+化"句法功能有差异,"形容词+化"能作谓语,不作宾语,用于被动句,不用在祈使句中;"名词+化"一般可作宾语,能用在被动句中,可受部分副词修饰,不能作谓语,不用在祈使句中。  相似文献   

12.
《宜宾学院学报》2019,(3):95-104
VO语(如:英语和汉语)以及OV语(如:日语和韩语),拥有的副词种类近乎一样,即言语行为、认知、评价、时位、程度以及方式副词。在句中,当两类及以上的副词共同出现时,它们遵循严格的线性语序"言语行为>评价_((命题))>认知>时位_1>程度>方式/评价_((事件))>时位_2"。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该副词共现顺序的共性归因于"语义距离象似性"及"跨范畴和谐理论",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可别度领先原则"及"焦点后置"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汉语程度范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事物性状程度的认知差异必然在语言中体现出来,形成语言上的程度范畴.程度范畴的本质是性状、动作等在数量上的差别,因此,程度范畴是量范畴的一种.汉语程度范畴的语表形式复杂多样,主要是通过词汇手段实现的;汉语程度范畴对句法具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完句性和规约性是其不同于印欧语的根本特征;一些典型程度词(如程度副词)都是由形容词或动词虚化而来的,程度范畴始终在走语法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序差异较大的主要是主语、同位语、定语和状语的语序。英汉语序的差异可以从语言形式和文化思维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语言形式本身分析,汉语是典型的分析型语言,语序较固定;英语是综合-分析型语言,语序既相对固定又灵活多变。文化思维差异也会影响英汉语序的不同,其中包括:主体思维和客体思维的差异、社会关系中群体和个体侧重点的...  相似文献   

15.
《歧路灯》中共有75个程度副词。就其句法分布而言,主要包括"程度副词+形容词""程度副词+动词/动词短语""程度副词+名词""形容词+程度副词""动词+程度副词"等五种结构。就其标量功能而言,《歧路灯》中的程度副词可以分为绝对过量级、极高级、次高级、次低级和相对最高级、较高级、比较级、较低级,标示极量、高量、中量和微量。就其扩展形式而言,《歧路灯》程度副词的扩展形式可以充当谓语、定语和宾语等。通过对《歧路灯》和《红楼梦》两部同时期的著作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程度副词的具体表现和使用频率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中,形容词、副词都有表示最高程度的表达方式。汉语语言中,形容词、副词最高程度的表达方式,最常见的就是在形容词、副词前面冠—“最”字。例如,“最高的水平”,“最佳的效果”,“最真诚地关心别人”等。但汉语形容词,副词最高级的表达方式,不限于用“最……”一种,它还有其他一些表达方式。例如,汉语中有“鹤立鸡群”、“盖世无双”、“天下无敌”、“无与伦比”等成语,虽无“最”字,却表达了最高  相似文献   

17.
夏丽蓉 《文教资料》2009,(19):43-44
无论是日语还是汉语,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都是其主要功能之一.但是,关于这个功能,两国语言中仍然存在着差异.本文旨在通过中日对比分析出两国程度副词在这一主要功能上存在的异同点,使日语学习者和教学者能更好地把握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8.
语言接触使不同语言之间彼此从对方结构中吸取有用成分。红丰仡佬语在语音形式上与所在区域其他语言有一些相似和接近的地方,而汉语借词的使用则不断影响着仡佬语的词汇生态,其借用方式主要有完全借代和非完全借代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探讨的是动词复合体(verbcomplex)中附加语在英语和汉语中语义成分——路径和体的表达。英语中附加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副词和动词词缀,汉语中附加语是动词的补语,具体表现形式为动词和形容词。英语和汉语使用附加语表示路径,有较多的对应成分。英语和汉语都可以用附加语来表示“体”,但是两种语言的对应成分较少。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大多是通过语言接触实现的,语言接触会引发两种语言元素的相互迁移。语言学界研究较多的是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而对借用迁移即目的语向母语的迁移较少关注。在中英语言接触环境下,英语元素也在不断地向汉语发生迁移,从而引发汉语语言系统的演变。本文根据Thomason等人的语言成分借用等级,举例说明英语元素在词汇、句法及音系形态等层面向汉语的迁移,以期对跨文化、跨语际的教学和实践以及对外来语的引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