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国时期滇西土司制度变化探究——以南甸土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直到中华民国建立,滇西土司制度仍保存完整。民国政府对这一制度采取了渐进的改土归流,但它最终没能彻底革除土司制度。不可否认的是,民国政府对滇西土司采取的一些改土归流举措,动摇、瓦解了这一制度。土司的许多权力被新型管理机构或共同或单独行使,土司制度也逐步向国家统一行政建制过渡。这为解放初期滇西改土归流的彻底完成准备了条件,也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
明朝初期,漠北、漠西蒙古仍为之边防大患,基于甘肃特殊的战略位置因素,明朝政府在此实施了以"土流参治"、"以流治土"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土官制度。甘肃永登连城的鲁土司便是这一体制的产物。蒙古族土司鲁氏家族是甘青地区著名的土司家族,从明初归附到民国改土归流维系了五百多年的历史,对该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代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以加强中央王朝的控制。但在澜沧江以外的地区,包括今西双版纳地区,却仍然以土司制对其进行管理。在今象明乡,西双版纳唯一的彝族乡,清代设置了倚邦土司,通过土司管理彝族等边疆各民族,实现了国家权力在边疆的延伸。  相似文献   

4.
清雍正年间在土家族地区实施的"改土归流"政策给当地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改变,并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其婚姻形式受到汉族影响而改变,"哭嫁歌"由此增加新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此文对比了"改土归流"前后土家族婚俗的不同情况,并重点以"骂媒人"、"哭上轿"、"哭要嫁妆"为例,分析其背后的心理因素,试图了解"改土归流"如何对土家族哭嫁婚俗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古代元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以夷制夷”的土司制度,土司统治者设定“世统其兵”的土司军事制度,主动利用土司军事武术来组军征战,捍卫疆土,维护其世袭地位.因此,土司武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服从于土司军事战争的需要.土司注重军政建设,同时也推动和促进了土司军事武术的发展和繁荣.对“傣族武术”及“壮族武术”这两项具有鲜明土司特征的土司军事武术项目进行个案分析研究,进一步探讨土司军事武术形成的历史背景、特征及作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土司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采取的不同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土司制度的继承和摒弃。  相似文献   

7.
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期间,土司统治者为了抗御外敌,保疆守土,维护其世袭统治地位,采取了军事强国的系列策略。大力推崇军事制度起到了安土保境、巩固政权的作用,促进了民族武术、骑射、板鞋竞技、驭象术等土司军事体育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古代羌人族群中脱胎而出之日起直至中华民国末期,哈尼族创制了最玛制度、鬼主制度和土司制度。鬼主制度和土司制度都是最玛制度在逻辑上的自然延伸,无论组织框架怎么变化、外在形态存在多大差异,哈尼族的三种社会制度及其领袖人物,其合法性的依据和权威权力的来源,都奠基于神人一体的思想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摘要:采用文献调研、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从人类社会行为理论出发,对广西南丹黑泥屯的“演武活动”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演武活动的形成是基于黑泥屯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央王朝羁縻土司制度下的镇戍、平定叛乱、土司之间的仇杀、东征北伐及抵抗交趾安南等战事活动;土地领主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演武活动的形成体现了黑泥屯土司的政治策略和土民的生存艺术,符合工具理性的人类社会行为。而在发展过程中,地方性知识背景赋魅和丰富了演武活动的内涵,使之逐渐形成了“作为集体记忆的传统行为”。对丰富和充实“体育的多元起源”理论体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家谱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宏干崖土司的家谱碑及十三代两大世系墓碑所载状况等分析可知:干崖土司祖籍乃南京应天府上元人氏,其世系家族姓氏实为"刀郗"。干崖土司司署因天灾人祸,曾多次迁址。  相似文献   

11.
"会计委派制"对规范会计工作,遏制会计信息失真产生了积极意义,要从根本上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还需出台相关的条例和制度,要力戒形式主义,要加大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确保"会计委派制"的真正有效.  相似文献   

12.
学生干部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决定了高校必须注重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与培养教育工作;选拔学生干部的标准必须坚持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原则。确定任用学生干部必须遵循科学的程序;学生干部的培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生干部的管理要有配套的制度、完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搞腐败 ,必然建设出一支腐朽的干部队伍 ,而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就不可能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即使有再好的思路、设想、政策都是要落空。所以 ,只有遏制干部选择任用上的腐败 ,才能保证干部队伍的纯洁 ,保证党和国家永不变色。该文研究了目前选拔任用干部上的腐败问题存在的几种表现形式 ;论述了干部选拔任用上的腐败问题的危害性 ;探索了遏制干部选拔任用上的腐败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试论武术产生的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观点认为武术产生于中国明代以前,甚至可以上溯至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时期。根据“武术”的真正含义,分析了从“武艺”到“武术”的发展过程和从“技击’到“套路”的形成过程,同时观照了外国的类似情况,从而得出结论:中国武术产生于明代。  相似文献   

15.
借职制度是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初始目的在于填补武官袭替过程中所出现的武职空缺 ,最终是为了保障武官世袭的延续。借职发生的条件在明代前期与中、后期有很大的变化。从大量的明代档案“武职选簿”中有关借职的实例看 ,借职制度与其实际执行的情况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西周的“射礼”是上古中国人体运动制度化的集中体现,故分析中国人体运动制度化要从“射礼”入手;而要了解西周“射礼”的组织机理,又须从“射礼”中的官制入手。西周的“射礼”是竞技运动“举国体制”的萌芽,这一萌芽的分析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运动“举国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科技兴体”战略的实施,对人体运动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单位体制是支撑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基本构架.在单位体制下,体育管理体制因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划分而呈现出一种"二元结构".其中,群众体育以单位为组织载体,表现为"单位体育";竞技体育以单位为组织形式,表现为"体育单位".群众体育作为一种体育的普及形态,具有政治性、行政性、功利性和福利性的"单位色彩".改革开放,群众体育的"单位色彩"不断淡化,取而代之是社会体育的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18.
《舆地纪胜续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象之有没有著过记载北方各路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续编》?谭其骧认为没有。但以王象之自序为线索,从编排的次序、体例、政区名称、尊称宋为本朝四方面,分析明本《记纂渊海》卷17至卷25大量引用的《舆地纪胜》,则可确定它就是失传已久的记载北方各路的《舆地纪胜续编》。其写作年代大约在公元1235年前后。此书的史料价值在于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地理资料,保存了宋代的邸报资料、宋人传记及大量的宋人佚诗。  相似文献   

19.
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动态协调模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项全能被誉为“田径之王”,技术复杂,难度大。虽然我国的十项全能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世界水平相差很远。本文运用十项全能训练的动态协调模型,对中国及世界优秀群体运动员1986—1996年的平均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系统论的角度得出了几点结论,为十项全能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实现最佳化控制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评隋炀帝官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文帝改革北周官制,实际上只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职官制度的初步整顿,仍然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三省制没有真正确立,官吏名号重叠、队伍庞大,爵、散、勋以及品阶制度繁杂、混乱等问题。隋炀帝从大业三年以来陆续对官制进行改革,基本上消除了以上弊病,裁并郡县,减少冗官,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冲击了尚武、尚贵戚的任官旧风习,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些改革奠定了唐代职官制度的基础,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