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并将应用型本科转型为高职本科,是解决目前高职专科招生难和应用型本科就业难问题的现实出路,也是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和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完善的方向选择。从主体维度分析,高等教育类型的横向贯通和教育层次的纵向衔接,都要落实于承担相应教育的执行主体——高职专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两者打开传统观念的桎梏,携手合作、协同发展,并在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中形成各自的生态位,从而在应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各自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转型升级使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同时也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当前发展高职本科教育主要有三种基本路径:新建高职本科院校、现有高职专科院校升格本科和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院校,其中,地方应用型本科的高职转型是最为理想的路径选择。要积极促进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合理衔接,加快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向高职转型,使区域内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整体规模、层次与素质结构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3.
学术前沿     
《职教论坛》2012,(1):54-58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内涵特性与内涵价值鲁武霞、李晓明在《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19期中撰文指出,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在教育内涵与属性特征上存在共性与关联。作者指出,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在内涵特性与内涵价值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两者在层次定位上存在同质性,两者  相似文献   

4.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是理性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外称之为"技术大学"的高职本科教育,在我国是一个众说纷纭、亟待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层次.一方面高等教育结构"残缺不全",虽有普通高等教育(学士、硕士、博士)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两大类型,但缺少高职本科教育;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体系"链条断裂",虽有中等、高等(专科)以及专业学位教育(职业性的硕士、博士)层次,但也是高职本科教育缺失.  相似文献   

5.
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产生是产业升级、教育民主化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三大动力作用的结果.依据国际高等教育分类标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专科高职与本科高职衔接的受限、教育分类标准问题.对策:通过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增强社会对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认同,建立专科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高职的顺畅通道,科学设计专科高职与本科高职的比例结构,适时调整政策,加强高职本科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应该有专科、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个层次。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应大力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加强专科高职的内涵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面向地方和行业的本科院校应定位在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博士层次)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专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为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当前国家推进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举办高职的政策背景下,专科高职院校对生存发展空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担忧,试图升格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学校生态位游离不定。专科高职院校必须理性研判自身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的地位角色和条件优势,坚持职业教育类型本色,安心办好专科高职教育,加强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矫正和优化生态位。  相似文献   

8.
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教育内涵上存在着共性,也互为关联。深入分析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关系,针对大连地区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适应大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有效路径,破解大连高职院校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改善大连地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和职教的双重性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高教与普通高教只是类别上的差异,不应是层次上的差别,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国教育事业与国际教育的接轨,我国职教也将出现初职、中职到高职(包括专科、本科一直到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双师型教师、产学研结合四个方面认识高职教育的特征,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等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和就业去向的基层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存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以自动化专业为研究载体,提出了"本专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并根据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自身的教育类型与层次特征,构建了具备各自特色又相互统一的课程体系,对高等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他工科类专业的"本专科分段式"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职的定位问题决定着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未来。高职是指"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关系着学校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关系着高职院校教学办学层次的设立,更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将来。高职院校是办高等教育还是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指向于低层次还是高层次,它们之间如何衔接?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德国和日本,其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很多值得探讨、研究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是关系到学校发展是否具有特色的关键,论文介绍了我校提出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培养模式是职场教育模式"办学特色;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能力及职场教育培养核心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我系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职场的方案,为我系的土木工程专业办出特色寻找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3.
裘俊彦 《成人教育》2011,31(11):23-24
通过对高职教育和企业培训之间进行比较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两者在概念、定位层面、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形式、流程、评价考核环节等方面的不同点,分析了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如何借鉴企业培训的长处来进行改革与创新,使高职教育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比较中日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现状,从学制、导师制、经费来源以及合作交流等四个方面对中日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管理方法进行对比,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提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应注重加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力度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部分高校认识不到位,不能充分理解和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学科评估进行对比分析,厘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在定位与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涵关系,提出学科建设视域下应抓住培养目标定位、导师队伍水平提升、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等三个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作为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教育史,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长期被忽略的原因,探讨了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以及教师教育中教育史课程的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等问题.笔者认为,教育史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史学科应当在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深入革新,以胜任其承担的教师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职业性与师范性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要凸显职业性与师范性的双重特征。这就需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准确定位体育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积极倡导"学园结合"的体育课程模式,继续优化体育课程内容,构建以职业性与师范性为导向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的科学定位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指导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存在的基础与意义,基础教育迫切需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本位转变。"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价值在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智能制造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加快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的人才须具有“知识结构系统化、技术结构高端化、能力结构多元化、素质结构人文化”的特征,这倒逼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加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但是,培养体系不完善、培养目标滞后、专业结构狭窄、技术结构单一、教学智能化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制约人才培养变革,须通过完善职教体系、科学定位培养规格、跨学科建设专业和课程、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智慧学习平台等途径和方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20.
当前,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沿性不够突出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重庆师范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创建了基于"生物产业化学院""生物行业企事业单位""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方平台的协同育人模式,建立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搭建三方育人平台,拓展育人途径,联合共建适应生物产业需求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创新丰富了协同育人内涵,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