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摘要:女子七项全能成绩是各单项成绩的得分之和,因此,女子七项全能各单项之间、各单项与最终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是影响全能成绩的关键因素,如何把握这关键因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中之重。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2届全运会与第15届田径世锦赛女子七项全能前8名运动员的各单项成绩和得分情况以及其对总成绩的贡献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总成绩存在较大差距,但是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单项成绩上。2)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全能运动员各项群的得分排序与对总成绩的贡献率结构基本一致,没有本质的差异。3)中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优势项目(100米栏、跳高、200米)”不强,“劣势项目(标枪、跳远和铅球)”太弱,而且项目之间差异较大,不具有均衡性的态势。建议:1)采用“木桶原理”的方法,狠抓劣势项目。2)树立“以速度项目为核心,以跳跃项目为主线,以投掷项目为突破”的女子全能项目选材观和训练观。为我国田径女子全能成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影响女子七项全能成绩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沈胜妃与2001年度世界女子全能前八名总分与各单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优秀女子全能运动成绩的各单项主要以速度力量为主,揭示了各单项在全能运动中所处的地位与它们对总成绩的影响,找出了沈胜妃与世界女子全能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操女子全能各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对女子体操全能的四个单项成绩进行关联性分析,以探讨各单项成绩与总分之间的关联度及其在全能运动训练中应占的地位,为今后科学安排训练和比赛,尽快提高我国女子体操全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能运动员良好的身体形态是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基础,而素质则是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成绩的关键,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全能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的比较,为我国女子全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全能评分表,用回归分析方法,求出了女子7项全能各单项的评分近似公式.并由此导出了女子全能总评分近似公式.教练员可以借此对全能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进行统筹规划.更重要的是:确定了女子全能单项的增分率,揭示并论证了各单项增分率的大小与各单项得分多少的内在联系,即各单项增分率的高低决定着它们对总得分影响的大小.从而弄清了影响女子全能成绩7个因素的主次.联系中外3次大赛的资料,就我国女子全能运动的发展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和世界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发展特征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1981-1999年世界和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历年前10名成绩的基础上,揭示20年来世界和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规律和动态特征:中国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发展以全运会为周期出现波浪式发展的规律,世界女子七项全能运动轨迹较为平稳,其高点一般在奥运年;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在近20年间经历了80~90年代初的发展、提高后,目前正处在震荡下滑阶段;当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在成绩结构上不存在本质区别,总体构成基本一致,但各单项及整体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世界优秀选手表现出相对全能型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30名世界优秀全能运动员的比赛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全能运动比赛效率的分布呈正态分布趋势;比赛效率评价指标98%为优,97%为良,95%为差;女子全能运动员比赛效率略高于男子;比赛效率与全能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专项运动年限、全能单项最好成绩间隔年限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同时还发现,比赛效率与全能单项最好成绩投类项目得分的相关性有显著性意义,而与跑、跳类项目的得分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纵观七十年代以来田径运动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女子田径运动技术水平之高,运动成绩之佳,是二十年前人们所不敢想象的.其主要标志是项目增多,技术复杂,难度和强度日趋接近男子.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女子全能运动于1981年正式由五项改为七项.这是自1934年第一个世界五项全能纪录产生以来,第5次较大的变动.这些变动,充分反映了女子的运动能力,同时也对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大学生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结构进行了因子分析,找出了影响我国大学生全能运动成绩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分别建立了我国大学生男子十项全能和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预测模型,旨在为提高我国大学生全能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12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五届奥运会,已经设立全能项目的竞赛,已有68年的历史了.1963年亚洲人杨传广(台湾人、他的十项纪录9121分.而9项成绩,已达8876分,比美国约翰逊的十项纪录8876分  相似文献   

11.
摘要: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和经济领域中,运用共生理论分析体育赛事与城市之间如何更好的互惠共生、相互依存为本研究的目的。基于共生理论,以不同体育赛事与城市的契合及层次开发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走访座谈法等,全面探讨体育赛事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五大领域与城市的契合。结果表明:体育赛事与城市存在共生关系,并且共生度和关联度极高,它们之间是一种互惠共生模式,其共生界面主要是政府和市场。建议:未来城市发展体育赛事选择要讲求循序渐进原则;树立梯级开发战略;选择植入、培育、开发与城市高度契合的体育赛事;注重传统体育赛事与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传承与挖掘。研究明确了体育赛事与城市的共生关系,会对城市更好的层次开发不同体育赛事,进而促进体育赛事与城市的互惠共生与契合产生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影响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竞技能力是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根本,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1)先天的遗传因素,如体格、体形、运动素质潜力、专项运动智力等;2)后天的训练及培养因素,包括训练、管理、竞赛等等。能否科学地处理好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形成和提高篮球项目的竞技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对影响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提高篮球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操基础动作的技术与教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及专家论证,确定了竞技体操各个项目的基本动作和基本难度动作,并对本项技术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典型动作的技术与教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各体育院校及专业队制订教学训练大纲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7-2018年短道速滑世界杯、世锦赛及平昌冬奥会中韩男子1500 m比赛进行分析,比较两国男子运动员的战术定位特征与滑行节奏差异。结果表明:(1)两国男队在1500 m项目上的成绩存在一定差距,韩国男队更佳;(2)比赛开始阶段的各圈滑行位置排名与最后名次关系不大,随着比赛圈次增加,两者间相关性增强;(3)韩国男子运动员在第1-10圈的位置排名并不靠前,但最后4圈处于领滑位置的概率高于中国男子运动员;(4)中韩两国男子运动员平均单圈用时差异主要表现在最后4圈且韩国男子运动员用时更短;(5)韩国男子运动员在决赛与非决赛阶段比赛总用时均比中国男子运动员短。结论:韩国男队在1500 m项目上更具优势,中国男子运动员在最后4圈对领滑位置的占领率较低且加速滑行与超越冲刺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奖牌榜总体反映各参赛国的综合实力,它较为直观清晰的反映该项目的大体竞争格局和和发展态势。大邱,柏林世锦赛和北京奥运会田径比赛奖牌榜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世界田径运动的总体竞争格局未发生重大的变化;2)金牌分布呈高度集中趋势,"强弱分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加剧;3)竞技实力格局极端不平衡,优势项群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4)欧洲是现在世界田径运动的中心,中北美则是世界田径运动的焦点;5)中国队的整体实力有一定的提升,但夺金点,突破点并没有明显有效的增加,女子投掷、男女竞走、女子马拉松和男子110m栏是中国田径队伦敦主要夺金夺牌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研究、录像观察、数据统计和比较等方法,并结合2000-2003年世界体操大赛情况以及规则的变化特点,对世界男子体操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男子体操团体赛名次的争夺难度有所加大,各单项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从而使世界男子体操越来越趋向于单项技术的突出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开展高等学校足球运动的新途径--五人制足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五人制足球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但它和十一人制足球有着明显的区别。运用体育统计方法,通过对所获取信息的对比,对这两种足球项目的技术、运动强度、教学训练和学校足球赛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提高高校足球课教学质量和足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定向运动在高校体育中开展存在问题.结果表明:区域间、学校间发展不平衡;普及与提高不平衡;发展模式体系尚待构建;师资队伍薄弱;场地、器材缺乏等.为此提出针对性建议:转变观念,推动定向运动存在高校普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持续发展的环境;建立以定向训练队、定向课程、社团定向协会组织活动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太极柔力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改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及球体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就太极柔力球的发源、发展及运动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并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今后更好发展该项目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2004 - 2008年完整的奥运周期内重大体操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认为:1)竞技体操单项对评分规则的适应是非同步的.2)吊环,双杠适应规则最为迅速,而自由操和鞍马则适应比较缓慢,单杠是比较活跃的项目.3)在适应规则的前期,单项的D分有着迅速的增长,随着时间的延伸,D分增长的速度明显降低,增长范围逐渐减小.4)与D分增长相伴随的是项目的E分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并不明显,在时间上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项目上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5)项目最后得分的差异主要由于单项D分间的差异造成的,增加难度以提高总分是适应新规则最主要的问题,在D分逐渐接近极限的情况下,提高完成质量将是获得优秀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