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博客概念的普及,博客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有一类不容忽视的博客即记者博客,它是专业媒体与博客圈汇流的代表领地,也是新闻事件呈现的另一个领域。记者博客对于新闻网站博客频道来说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记者应该充分重视,并积极拓展博客内容,确保真实、有效地发挥互动,使其在新闻网站博客频道中发挥出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记者博客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者博客"融合了博客与传统媒体的优点,成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渠道。但也出现了诸如传统媒体对记者博客认知的滞后、博主对自己博客的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传统媒体应注重使用记者博客,建立商业盈利模式,提供先进的博客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3.
胡忠青 《新闻知识》2007,(11):79-81
近年来,博客的发展突飞猛进。博客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继E-mail、ICQ、BBS之后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并拥有使用的一种新的网络形式,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博客迅速发展和网民广泛参与,使博客种类多元化、内容多样化。在众多的博客中,有一类博客异军突起,它们的主人是记者,博客里发布、传播的大多是新闻信息,这就是记者博客。记者博客不仅是一种记者表达个人思想的空间,而且成为记者们新闻报道的辅助性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琳 《新闻知识》2012,(8):49-50,5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博客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在多元化、多样化的博客社区中,有一类博客不容忽视,那就是记者博客。它既是记者的个人空间,同时也是新闻事件呈现的另一个场域,受众意见汇聚的自由市场。在记者博客写作中,应以高度的受众意识,充分发挥博客个人化、开放性和交互性的优势,打造出有社会公信力的网络舆论平台。  相似文献   

5.
魏寅 《新闻大学》2012,(3):147-152,121
本文以角色理论为研究视角,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考察记者博客如何呈现记者角色的自我想象和重新建构,以及新闻专业主义与上述两者有何勾连。研究发现,在知名深度报道记者的博客中,"专业的新闻采集者"这一角色正以话语表述的形式被记者想象并建构着。记者博客虽然存在着局限性,但对于记者践行专业理念存在着一定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个人博客——记者的又一阵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了互联网“博客元年”的2005年之后,博客(Blog或Weblog)已经成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并拥有使用的一种新的网络形式。在国内新闻界,博客不仅作为一种记者表达个人思想的空间,而且成为了他们新闻报道的辅助性手段。今年“两会”报道中也掀起了记者个人博客热。其中央视部分记者“两会”期间在新浪和搜狐网开设个人博客。如王小丫的“小丫跑两会”、柴静的“柴静两会观察”、崔永元的“小崔会客”、马斌的“马斌读两会”和撒贝宁“小撒探会”等,同时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谢亚芳、闾丘露薇也在凤凰网开设了博客,并特别设立两会专题,其中吴小…  相似文献   

7.
张德胜  张伟  嵇玲 《新闻界》2007,(3):107-109
体育博客包含了内容涉及到体育方面的博客以及从事与体育相关工作人士的博客。按照写作者身份的不同,体育博客可以分为体育明星博客、体育记者博客和体育迷博客,三类博客由于写作目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体育博客因为博客与体育的联姻,在博客的发展过程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呈现出商业化、新闻化、多媒体和以赛事为中心周期性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博’在‘两会”’是今年“两会”期间的流行语,人民网还以此为题做了2008“两会”特别报道。的确,时下的博客使用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网络日志”的概念了。“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通过博客搜集民意;记者通过博客反映“两会”实况,记录“两会”花絮;更多的网民是想通过代表、委员和记者博客建言献策或者诉说民间疾苦,传递弱势群体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今年的两会,博客成为一抹亮色.人民网的强国博客,王小丫等央视名主持人的博客等媒体博客不仅吸引了大量网民,也引起了美联社等境外媒体关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早在2005年初,中国记者网就正式开通了全国首个以编辑记者为群体的记者博客之家(www.areter.com/blog).2006年2月,人民网又开通了强国博客.不可否认,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媒体涉足博客.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三八妇女节,两个受欢迎的中国媒体人博客——《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晓峰和中国博客圈中的娱乐记者袁蕾的博客突然变成空白页,上面只能看到一行字:“因为众所周知不可抗拒的原因,本博客暂时关闭。”这本来是两位记者开的玩笑,没想到一位路透社记者把这件事情和中国正在紧张进行中的“两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见此消息,如获之宝,随即向全世界发布:“中国两个言辞大胆的博客‘按摩乳’和‘奶猪’被政府下令关闭,这是中国在控制整肃互联网的新一轮行动,尤其目前‘两会’期间”。随后,这篇报道在众多英文站迅速传播,BBC、美国之音等西方主流媒体立刻跟进,至少有200多家国际媒体报道了此亨。 3月1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了署名张从兴的文章,《“中国博客门”耍了西方媒体》,很快引起了中国大陆媒体的广泛关注,报纸和网站纷纷转载。本刊记者就“博客门”亨件对中外媒体产生的影响专访了新加坡《联合早报》驻中国首席特派员叶鹏飞。  相似文献   

11.
在博客传播大行其道的时候,记者博客开始出现在互联网上.2006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记者、主持人纷纷开设博客,成为一道风景,光是中央电视台就有小丫跑两会、柴静两会观察、伟鸿看两会、马斌读两会、小崔会客等,还有浙江在线、人民网都在这一期间开设了两会专题博客.  相似文献   

12.
博客传播成为大众媒体不可替代的新闻源博客由于广泛记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内容大集市中,蕴含着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信息源。专业记者和编辑可以在博客世界中积极搜索,挖掘宝藏。博客在国内地震中的表现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但是,将博客内容当作新闻,是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已突破1亿,中国博客数量也达到1600万,占网民总数的10%以上。清华大学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06《传媒蓝皮书》”预测,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6000万,明年可能接近1亿。博客研究专家、高级研究员梁春晓表示,众多网民热衷博客,是因为博客契合许多人的心理需求。记者分别采访名人博客、精英博客及草根博客各一名,并记录了他们的“博客心态”。  相似文献   

14.
刘顺 《今传媒》2011,(10):97-98
博客的快速传播和蔓延,为媒体挖掘新闻线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网络的快捷可以使信息迅速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从空间的角度来说,数以亿计的博客作者随时随地更新他们的博客,为记者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博客——可以使新闻记者捕捉到更真实的现场,可以对新闻线索进行深入挖掘和采访。  相似文献   

15.
公共新闻业的核心是公众对于新闻业的参与.博客传播打破了专业传媒机构对信息发布和交换的垄断地位,使普通公民充当业余记者承担起了新闻报道的任务,在推进公共新闻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博客的传播主体多为业余记者,缺乏信息采编的专业技能,难以驾驭复杂持久的深度报道.尤其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大量博客的信息加工仍然依赖于基于专业媒体的报道.因而,博客传播与专业媒体的汇流成为今后公共新闻业发展的一大走向.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通讯工具的成熟与普及,给新闻线索的采集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作者通过建立QQ记者群、记者博客、记者微博和记者论坛采集新闻线索,获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对记者在新闻实践中进行新闻线索的采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浪名人博客的开通,更多名人和明星开博,许多传统媒体记者也能从明星的博客内容上得到最新信息.可以说,博客的出现使文娱新闻的内容更丰富,来源渠道更广泛,但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八卦传闻、捕风捉影之事,或成为某些人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22日,我的同事,<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博客中发文,号召全国各地的网友拿起相机,拍摄自己身边政府的豪华楼堂馆所,然后将照片或线索贴到她的博客上,在文章的最后,柴静说了这么一句响亮的话:你是公民,也是记者!  相似文献   

19.
2010年3月17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称山西近百名儿童注射疫苗后致死或致残,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广泛关注.该事件形成的公众舆论效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记者王克勤在博客中的报道.他的博客对于该事件来说,是一个导火索、一面透视镜,在其曝光,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小视的传播作用.同时,记者博客作为一种公共话语场域,无形中推动了社会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20.
喜欢这句话:过程比结果本身更美丽。对记者而言,这次旅行和采访所带来的快乐和感触,远比付出要多得多。 一、行者,旅行者。 戴向阳是一个小有“知名度”的农民。先前,有报纸刊载过这个婺源县农民写博客的新鲜事儿。记者好奇,搜索他的博客《农民的声音》,细细看过博文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