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理性行为理论,借鉴两栖模型,构建一个整合模型,分析技术接受模型的两个维度——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以珠三角地区的449家制造型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管理创新对成长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不仅对管理创新有正向直接影响,还正向调节管理创新与成长绩效的关系;感知有用性对管理创新与成长绩效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对管理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外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端武  刘国晓 《现代情报》2012,32(2):167-177
技术接受模型是解释和预测人们对信息技术接受程度的基础理论。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外技术接受的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分析。首先总结了技术接受模型的不同应用领域和不同用户群体对技术接受的影响;接着综述了技术接受模型中关键变量之间的关系,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测量,以及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外部因素。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3G套餐的复杂与繁多对消费者选择造成了困惑,为了更好了解影响消费者选择3G套餐的影响因素,围绕3G手机套餐市场消费者使用态度和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的主题,在TAM(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的回顾提出了影响消费者使用态度和行为的三个因素,并借鉴已有量表,结合实际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社群影响对感知易用性影响显著,对感知有用性并不显著;感知易用性对于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显著;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显著;使用态度对使用意向影响显著的结论。该结论对于中国运营企业制定和设计套餐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朱侯  李佳纯 《现代情报》2009,40(3):169-177
[目的/意义] 为研究中国情境下社交媒体用户隐私设置行为的影响机制,为隐私设置功能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 本文以微信活跃用户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隐私设置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隐私设置行为主要受到隐私设置意愿和感知控制影响;隐私关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隐私设置意愿;感知易用性、信任、交互公平正向影响感知控制;隐私关注和感知易用性都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团购的不断发展,这种新的消费现象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风险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网络团购的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感知风险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消费者团购意愿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LBS技术与团购相结合是一种新的消费方式,用户接受程度如何是商家关心的问题。以TAM理论为基础,构建影响用户LBS团购接受意愿的理论模型,运用情景实验法利用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对360份有效问卷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用户LBS团购接受意愿有正向影响,产品因素、个人因素、情境因素及网站因素又会影响用户对LBS团购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相似文献   

7.
李金海  何有世 《软科学》2016,(11):140-144
基于人际信任理论将用户对推荐系统的信任过程划分为从初始信任到交互信任再到推荐信任的三个阶段。探讨了影响各阶段信任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多阶段用户信任的综合模型,分析了平台的信任前因、个人的信任前因以及认知的信任前因对多阶段信任的影响,采用结构方程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及分析。研究表明,用户对推荐系统的初始信任主要受信任倾向、正规性和口碑的影响,交互信任主要受初始信任、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推荐信任主要受交互信任、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可靠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结合技术接受理论、社会影响理论探讨了社交网络中影响社交网络用户对平台中应用接受意愿的因素。本研究通过具体的社交网络平台新浪微博展开问卷调查并收集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对596个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两个外在影响因素,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两个内在影响因素对社交网络平台中应用的使用意愿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社会影响对社交网络平台中应用的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将受到社会关系强度的调节作用,社会关系强度会正向调节信息性社会影响与感知有用性、规范性社会影响与感知有用性、信息性社会影响与使用意愿、规范性社会影响与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探讨影响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我国政务微信服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过程] 借鉴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将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刺激,用户契合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政务微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移动性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对易用性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和信任两个社会因素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作为机体正向影响持续使用行为,用户契合对易用性感知与持续使用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进行了广泛探讨并给出了对政务微信服务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息系统、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理论,从一般技术因素、特定技术因素、消费者心理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整合的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我国移动服务背景下,以移动阅读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3.0和PLS结构方程分析软件验证模型和假设。研究发现:影响用户采纳基于工作环境下的传统信息技术和基于日常生活环境下的移动信息技术的关键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感知愉悦性、心流体验、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移动性是影响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主要因素,而感知有用性、感知货币价值和社会影响对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兆林  王敏 《资源科学》2021,43(7):1335-1347
宅基地退出是解决当前宅基地低效利用问题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感知价值理论,利用重庆市503份农户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机制。结果表明:①技术接受模型(TAM)整合感知风险(PR)的研究模型适用于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农户退地决策主要受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正向影响和感知风险的负向影响;②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决策各因素中,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最强,感知易用性次之,感知风险最弱,其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5、0.29和-0.18;③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宅基地环境通过影响农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风险间接影响农户的退出行为决策,是推进宅基地政策有效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的制定应契合农户的生产生活实际,体现易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应完善相关社会保障措施,并确保退地补偿按时到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以微信信息流广告为研究对象,构建受众信任研究模型,用以分析影响微信信息流广告受众信任的相关因素。[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法共搜集196份有效问卷,利用SPASS17.0和AMOS17.0软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为相关假设提供数据支持。[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精准性、感知风险和主观规范对受众信任有显著影响,且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愿,信任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愿,而感知有用性对信任的影响不显著。[局限]样本的代表性有待提高,模型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小型纯电动汽车使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结合创新扩散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提出小型纯电动汽车公众使用影响因素的综合理论模型。以中国小型纯电动汽车为背景,通过问卷方式采集248个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检验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兼容性和感知风险是决定小型纯电动汽车的使用态度的关键因素;小型纯电动汽车的使用态度对使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徐涛  赵敏娟  李二辉  乔丹 《资源科学》2018,40(4):809-817
探究农户节水技术采用的阶段性特征,对促进其持续采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滴灌技术为例,结合民勤县354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技术认知与补贴政策认知对农户采用节水技术的不同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初始采用阶段到后续采用阶段,农户感知技术的易用性有所提升,而感知技术的有用性与感知补贴政策的合理性有所下降;感知有用性对农户采用意愿的影响相对于感知易用性有所增强;补贴政策认知对农户采用意愿的影响有所提升,并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据此建议:技术宣传、培训与田间示范在技术推广中仍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从而提升农户技术采用的效果与持续性;适当调整补贴标准与方式,提高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红兵  张乐 《软科学》2017,(8):19-24
基于知识贡献动机(Knowledge Contributing Motivation,KCM)和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视角,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贡献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框架,以学术虚拟社区204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进行实证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乐于助人对知识贡献意愿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感知易用性也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地正向影响知识贡献意愿;信任氛围、激励均通过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间接地正向作用于知识贡献意愿,而自我效能的间接正向作用效应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开展电子商务将是中国社交网站的发展趋势.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借鉴品牌延伸和信任理论,构建了消费者社交网站购物态度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收集了379份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构建的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匹配度和信任对消费者社交网站购物态度有显著的影响,而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乐趣等因素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本研究基于个体认知加工的视角,探索消费者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过程和感知结果,并揭示在线评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机制。【方法/过程】本研究以120名大学生为被试,开展2评论类型(客观VS主观)×2认知需求(高VS低)的眼动实验,探索消费者对于在线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过程和感知结果。【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与主观体验评论相比,消费者对客观属性评论的注视时间更长,感知有用性更大,购买意愿也更强;(2)与高认知需求者相比,低认知需求者的注视时间较短,感知有用性较大,购买意愿也较大;(3)认知需求显著调节评论类型对注视时间的影响,但对感知有用性和购买意愿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据此,建议相关企业采取个性化匹配的措施,使得评论类型能够切合消费者的认知需求水平,以便提高在线评论的感知有用性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做出更为满意的购物决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研究模型,通过分析文献和研究调研并提出扩展,以社群影响、系统特性、相关经验、个人差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为自变量,分析这些因素对消费者LBS服务接受意向的影响,并对最终模型的假设条件用统计软件进行验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群影响、系统特性、相关经验、个人差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LBS服务的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技术特征的角度来解析信息技术制具,构建了技术特征影响用户接受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机理模型。对问卷调查收集的367份有效样本通过PLS结构方程方法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受到技术特征中的灵活性、可靠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显著影响,用户的感知易用性受到技术特征中的可及性和呈现性的显著影响。此外,随着用户使用经验的增加,灵活性和完整性对用户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将增加。本研究能够促进对用户接受和使用信息技术制具的理解以及为信息技术设计者、实施者和管理者驾驭信息技术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探究影响在线健康社区用户诊疗信息求助行为的外部因素、个体动机与形成路径,为在线健康社区生态圈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过程]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分析视角,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4个维度提炼出影响因素和个体动机,并选择技术接受模型为研究框架提出研究假设,进而构建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选取"好大夫在线"、"寻医问药网"、"39健康网"等在线健康社区为实证研究数据来源,采用"情境实验+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获取437份有效样本数据,利用SmartPLS2.0检验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求助自我效能负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健康信息素养、求助经验、感知易用性、信息准确性、相关性、及时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求助自我效能和健康信息素养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按照显著程度,直接影响求助意愿因素依次为求助经验、社会容认度、感知隐私风险、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平台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