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以及《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的正式批准生效为我国无障碍服务事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但《马拉喀什条约》的国内转化路径尚存在理论上的研究不足和实践中的实施不能。基于域外实践及我国无障碍阅读服务现状,现阶段我国应采取“链接+软法” 的转化模式,对被授权实体的确认采用备案制。在此之下,中国图书馆学会应该主持制定图书馆实施无障碍阅读合理使用的指导意见;图书馆应设置无障碍阅读办公室等专门机构,并借助馆际互借等途径扩充无障碍阅读数字资源,同时寻求外部数据库合作,构建无障碍数字资源聚合平台。参考文献52。  相似文献   

2.
我国应全方位修订现行《著作权法》有关盲人合理使用的条款,拓展合理使用的受益主体,增加无障碍版式的类别,规定从事合理使用的不同类型主体资格,将改编权、公开表演权纳入合理使用限制的范围,增加为视障人士的版权技术保护措施例外.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视力障碍者利用作品提供了新的条件,但也对著作权法提出了挑战。为了落实《马拉喀什条约》规定,2018年日本修改《著作权法》,制定了《无障碍阅读法案》及《无障碍阅读法 案基本规划》,以确保数字环境下视力障碍者获取无障碍阅读版本。 比较《马拉喀什条约》和日本修法, 我国 2020 年《著作权法》既未限定相关利用主体,也无法解决无障碍阅读教育资料供给不足的现实窘境,还忽视了著作权人与视力障碍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有鉴于此,需要通过完善图书馆法等配套法律 确认利用主体范围,明确对利用成果的再限制,确定商业可获得前置条款并增加无障碍阅读教育资料 法定许可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余苗  马璇 《科技与出版》2021,(7):155-160
数字时代的来临,深刻地改变着视障群体的阅读范式,推动无障碍阅读朝着有声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阐释无障碍阅读的有声变革表征,提出我国在无障碍有声读物制作、监管、扶持、传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推动数字时代无障碍阅读的作品版权保护、内容延伸与录制规范.数字时代无障碍有声阅读的发展进路在于强化人文关怀、便捷生活使用、丰富审美体验.具体实践策略在于加强国家立法、加大扶持力度以维持出版有序,避免泛化投入、创新精细化服务以坚守资源理性,提供技术支持、落地阅读保障以重申合作还淳.  相似文献   

5.
王清  邹卉 《科技与出版》2021,(8):101-107
结合域外国家为实施《马拉喀什条约》之立法情况,对我国最新修正《著作权法》向阅读障碍者提供无障碍格式作品之合理使用制度提出相关建议.立法者应当在未来修订《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时,对该项合理使用的受益人、作品类型、授权主体、商业不可获得性前提、跨境交易与限制的著作权权能范围等各方面做进一步限制与规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残障人士的阅读权益,无障碍阅读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鸟取县图书馆作为日本公共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服务较早的实践者,它在无障碍阅读服务方面做出的努力得到了业内的肯定。文章通过介绍、分析鸟取县图书馆开展无障碍阅读服务的实践和经验,借鉴其在立法保障、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加强定制特殊阅读资源的能力、扩大社会合作、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优化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无障碍阅读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东部地区8个省的91所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残障读者阅读服务情况的调研,重点调查了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无障碍阅读辅助设备建设、特殊文献资源建设以及无障碍阅读服务活动等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服务理念、制度保障、资源整合、社会支持等服务策略,以期对我国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信息无障碍建设消除数字鸿沟,以信息技术赋能社会群体,成为亚洲区域化传播和全球传播的共同议题;以无障碍出版推动无障碍阅读,成为新时代出版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除了技术层面提升用户体验的维度,还要以情感化设计理论补益无障碍出版的情感层面,满足阅读障碍者外观接触的新鲜感、使用过程的愉悦感、情感激励的成就感等情感需求。通过构建以阅读障碍者需求为核心,以新兴媒介技术为支撑,以无障碍格式出版物为手段的互动体验无障碍阅读路径,建立无障碍出版与传播一站式平台,助力阅读障碍者跨越数字鸿沟,完成“数字融入”,进一步营造我国立体化全维度的无障碍出版与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9.
软件的最终用户使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法律责任问题,在我国知识界实行法治并进入WTO前,已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出发,介绍了国际上各国与日本的做法,结合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的有关条款,就合理使用,强制使用,侵权界限与免责条款诸方面作了阐述,阐明了最终用户使用软件的行为规范.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浙江省视听障碍者的调查发现,虽然存在着使用障碍,电视媒体仍是他们最常使用的大众媒介.电视不仅是他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他们日常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电视媒体通过加配字幕、手语以及口述影像等服务,可以为视听障碍者提供无障碍通道.然而通过对我国电视媒体无障碍建设状况的调查发现,我国电视媒体的无障碍供给与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资金的缺乏、技术的不成熟以及制度环境的不健全都是造成我国电视媒体无障碍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笔者认为成立“无障碍频道”、集合社会力量、吸纳残疾人参与,加强立法和监督以及建立无障碍建设体系是解决当前我国电视媒体无障碍建设困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杰 《图书馆》2017,(9):55-60
我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所规定的图书馆例外条款较为简陋,难以满足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著作权人权益的保护。美国版权法108条图书馆例外条款9款的规定繁复具体,是图书馆例外条款的重要代表,其规定基础是具有美国版权法特色的107条合理使用制度。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大规模修订之际,借鉴美国版权法合理使用制度中的图书馆例外条款,对我国图书馆例外条款的补充和修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和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法律范本,就两者关于信息网络传播保护的相关重要规定,包括合理使用问题、技术保护措施、I S P免责条款以及权利管理信息等条款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对于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版权保护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揭示美国版权法对我国版权法制订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文学网站的用户服务协议普遍存在不合理僭越用户合法权益的条款.为加强数字文化产品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推动数字文化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应当重点规范文学网站用户服务协议有关著作权归属、作品合理使用、终端用户隐私保护以及网站免责义务等条款.  相似文献   

14.
王清 《出版科学》2021,29(1):21-29
批评最新修正《著作权法》将著作权客体类型法定修改为开放,评析向阅读障碍者提供无障碍格式作品之合理使用的优点与需要完善之处,建议立法机关在未来制定、修订法律、行政法规之时出具立法报告或者释法性规范文件.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开展视障者服务需要健全的版权合理使用制度作保障。《马拉喀什条约》关于被授权实体利用版权的规定,可以推动图书馆制作和为视障者提供无障碍格式版服务的发展。相较于《马拉喀什条约》的规定,我国合理使用制度尚有差距,需要从受益人和被授权主体、作品和无障碍格式版、商业供应检验与版权补偿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制作并向视障者传播无障碍格式版需要相应的合理使用权利,而我国立法的不完善对图书馆开展视障者服务构成了制约。从比较法角度考量,我国应坚持将合理使用作为视障者版权限制与例外的主要制度,并采取开放性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面对数字时代无障碍格式版供给不足的现实窘境,我国亟待构建《马拉喀什条约》之下的跨境交换机制。通过分析《条约》以及日本无障碍格式版跨境交换的实施机制,数字时代下我国应确认图书馆为无障碍格式版跨境交换的被授权实体,完善法定送存制度,鼓励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盲文图书馆加入全球无障碍阅读联盟,同时建立图书馆无障碍格式版跨境交换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盲校视障儿童展开问卷调查,分析视障儿童阅读现状及特点.以重庆图书馆自建“视障未成年人阅读数据库”为例,通过无障碍信息交互的方式,让视障儿童简单、便捷地掌握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探索公共图书馆视障儿童网络信息服务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铭轩 《出版广角》2022,(11):52-55
我国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规则存在僵化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与我国合理使用的封闭式立法模式、涵盖的范围过窄以及立法上的应对迟缓有关。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新增兜底性条款,回应了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条款将“其他情形”限定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可能会导致应对的效果相对有限。为了更好地解决合理使用规则僵化的问题,我国...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马拉喀什条约》.文章以《马拉喀什条约》的目标、"被授权的实体"、"无障碍格式"为研究基础,结合国外无障碍阅读的出版实践,分析我国出版业在中国批准《马拉喀什条约》后在强化无障碍出版意识、EPUB3技术的应用、发行渠道建设等方面的挑战,并给出相关建议,为出版社向全球阅读障碍者提供丰富的数字化知识服务,承担国际义务和社会责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